首页 给古人直播日常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给古人直播日常 第218节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这才阴历八月二十多,刚刚入秋,他的床榻上已经盖了厚厚的褥子,宫殿内的地龙烧起来了,床边还放了两个炭盆,无烟的银丝炭日日烧着。

为了方便他养病时观看天幕,特意在寝宫顶上开了个洞,装上透明的琉璃,还有活动的遮挡板,不想看时合上板子即可。

如今天成帝看天幕,都要让下人先看,没有让他不愉快的内容,他再看。

今日是逛园子,听说还是天人以前王朝的皇家园林,天成帝一听就来了兴趣,他也喜欢修园子,无奈一直被管得太紧,修得不多,十分遗憾。

跟着薛皎“逛”了一下午皇家园林,天成帝越来越生气,这园子比他修得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当然,丰朝的皇家园林并不比颐和园小,颐和园内水面面积就占去了四分之三,但天成帝不管这些,他只看总面积。

而且颐和园内有的他觉得好看的建筑,他没有。

这能行吗?都是皇帝,他比那什么清朝的皇帝差哪儿了?

跟天人比没法比也就算了,他们都没皇帝了,有皇帝的时候,他还不能比一比?!

天成帝的好胜心一下子起来了,朕也要修园子,修比天人这还大,还漂亮的园子!

因为卧病在床,天成帝已经有些时日没上过朝了。

而且他现在情绪上头,急不可耐,根本等不到第二日上朝,当即让人传召几位大臣,也不管宫门是不是快落钥了。

不管如何,天成帝还是皇帝,几位重臣得到传召,匆匆赶来拜见皇帝。

因为太紧急,传话的太监也没有说因为什么原因,大臣们还以为是皇帝不行了,要临终托孤,他们这些人,都能成为顾命大臣,心情复杂之下,还高兴了一下。

结果来了才知道,他们高兴早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皇帝看着病秧秧的起不来身,还想着折腾,想修园子。

不是!

大臣很想咆哮,您没看见吗?天女娘娘他们给几十块钱,就进去逛园子了,换算成他们丰朝的货币,都没花到一两银子,就去皇家园林游玩了。

您就没点儿警醒吗?修了有啥用,也收门票让百姓们去参观游览吗?

等等,这主意不错啊,反正皇家园林,皇帝一年到头也不见得会去一回,开放收门票参观游览,还能挣点银子。

可惜想归想,这主意是不能提的,皇帝不会同意,他们还想保住自己的官位,保住自己的脑袋。

他们这位陛下,自从病后,人就有点儿容易发疯,经常干一些让人想都想不到的事,像安排御前侍卫去暴打王爷,这是脑子正常的皇帝会做的吗?

而且他也是真会提刀砍人。

被皇帝拿刀砍死了,可没地儿说理去,难不成还能让皇帝赔命吗?说不定前一天本人被砍死,第二天就跟自家老小在地府重逢了。

即便没死,如果天成帝也让御前侍卫打他们一顿,也丢不起这个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于是这些重臣们面对天成帝,不约而同选择了同一种应对方法——拖。

反正皇帝病着,也管不了事,不要跟他对着来,他的想法不妥,拖一拖也就过去了,陛下脑子不好,拖一拖,他自己都忘记了。

就算拖不过去,慢点做,他也不懂,汇报的时候有话讲就行了。

因此,听见天成帝脑洞大开地说要修园子,而且还是眼瞅着天寒地冻,要冷起来的时候修,在场的大臣们,内心咆哮着,态度已经恭恭敬敬。

连个眼神都不用对,各自都已经想好了说法。

这个说:“回陛下,今岁多地遭灾,旱情严重……”

一连串灾情公文、赈灾物资罗列而出,听得天成帝头痛心也痛。

最后再喊穷:“陛下,国库实在吃紧,若要建园子,不如等明年税银收上来……”

那个说:“陛下,不知陛下想建多大的园子,是在原本的园子上扩建,还是重新选地方修,臣算了算,前期石材、木材需要……需征发民夫……各地进献奇石……”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25书屋;http://m.25shuwu.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一连串要求说出口,再给个让人听了眼前一黑的资金总额。

也不说不能修,可以修,拿钱吧陛下。

天成帝颤颤巍巍捂住胸口,他、堂堂天子,一国之主,竟然这么穷吗?

太难了,他这个皇帝当的,真的太难了!

……

颐和园太大,原本打算游完颐和园,再去圆明园看看,等逛完已经到晚饭时间了,只能先去吃饭。

来京第一顿正经馆子,当然是吃最有名的烤鸭,薛皎和爸妈吃过,爷爷奶奶还没吃过呢。

上次那家味道不错,也担心踩雷,这次去的还是那家。

薛皎提前定了位置,一家人去吃了美味的烤鸭。

薛爷爷表示,没想到这烤鸭蘸白糖,竟然这么好吃,还是首都人民会吃。

薛皎笑不停,爷爷对首都的滤镜超大,看什么都好。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吃完烤鸭,大家回酒店休息,今天一天也逛累了,明天一早还要出门,这几天都是在外头玩儿了。

洗完澡出来,薛珍穿着草莓睡衣滚到妈妈怀里,让妈妈给她擦头发,眯着眼睛幸福得不得了。

“妈妈,明天去哪儿玩。”小姑娘声音软乎乎的,听得薛皎心也软软。

“明天去看圆明园呀,看完咱们再去别的地方。”薛皎说。

薛珍眨巴着大眼睛:“可是妈妈,书上不是说,圆明园被烧掉了吗?”

第128章

薛珍今年开学才上小学二年级,薛皎记得自己小学高年级时有学过圆明园相关的课文,但当时年纪太小,印象不深,只知道侵略者可恨,后来是在中学的历史课本上,切实学习了解到关于圆明园被侵虐者掠夺焚毁的历史过往。

她有些好奇:“宝宝是在哪本书上看到的。”

“在妈妈的书上看到的。”薛珍头发还没擦干,小手拨弄着沾到脸侧的湿发,一字一句背着书本上的内容:“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化为了一片灰烬。注”

[老天,今天下午天女娘娘说过,这圆明园也是皇家的园子啊,就这么烧了吗?

[以史为鉴:换算小天女所言时间,一百多年前,天人的国家曾遭外敌侵略,于国土之上肆虐。]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逢考必过:不光是皇家的园林,天女娘娘讲,从清朝那位年号雍正的皇帝起,圆明园已经逐渐扩建成皇家离宫御苑,后来更是将整个王朝的权力中心转移至圆明园。]

[啥意思,能不能说明白点儿。]

[吃瓜群众:意思是,圆明园曾经是那个清王朝的皇宫?皇宫都让外敌闯进去,还烧成一片了?那他们的皇帝呢?]

[逢考必过:不是皇宫,天女娘娘说,他们还要去故宫参观,那才是清王朝的皇宫。]

[昵称最多九个字我试:有什么区别,不管是皇宫还是离宫,如今都是景点。]

[猛踹瘸子的好腿:票价不一样吧。]

[那啥英法,又是啥啊,哪路的叛军,怎么敢的,后来是他们当皇帝了吗?]

[天幕留学生:是天人国家之外的国家。]

[天女教教主:皇帝?恐怕从那之后,天人国家就再没有皇帝了。]

[山水旅人:有可能,如果后面还有其他王朝,为何不去参观那些王朝的建筑呢,可见从那以后,再没有王朝兴起,也没有皇帝会大兴土木,建造如此这般的园林。]

[那、那没有皇帝了,还修陵寝吗?是不是也不会再让匠人陪葬墓中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还是觉得不可思议,这就是天人国家最后一个王朝了?]

[对啊,这才过去一百多年吧,一百多年时间,国家便由弱转强,如此强盛了吗?]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女娘娘的国家,建国不足一百年,在那之前,国土之上皆是战火。]

[几十年就发展成如今这般……可怕的国家。]

……

背完,小姑娘仰着脑袋问:“妈妈,‘化为灰烬’,不就是都被烧了的意思吗?”

薛皎讷讷点头,摸摸女儿还占着水汽的头发,一时间不知道该从哪说起。

她从小到大的课本,爸妈一直都留着,没想到女儿会去看。

“妈妈的课本,珍儿都看完了,都背下来了吗?”薛皎忍不住问。

女儿太聪明,她有些慌,不知道该怎么办,开始忧心起孩子的教育问题了。

薛珍摇摇头:“没有,我还没看完。”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薛皎:……

薛珍不好意思地抓了抓脸:“妈妈,我没有背,随便记了一下,有的能背下来,有的背不下来,我这次回去背好吗?我背很快的!”

“不用。”薛皎连忙阻止,“妈妈不是让你背课本,你记你感兴趣的内容就好,珍儿已经很棒了,学习不用有负担,你自己开心最重要。”

薛珍弯起眼睛,开心地晃动两只小脚,虽然背书对她而言很简单,但她喜欢妈妈这样讲。

“圆明园确实被烧了,你看了妈妈的课本,上面的配图有看吗?”薛皎温声问。

薛珍点点头,用了一个对她这个年纪来说,比较复杂的词:“断壁残垣。”

“对,断壁残垣。”薛皎回想起自己在课本上看到的图片,也忍不住想叹息,“那曾经是非常非常漂亮的园林景观。”

“比下午看的园子还漂亮吗?”薛珍问。

她对比的方式很简单,同样风格的建筑放在一处比较,比如今天看的颐和园,跟她阿爹的宅子,还有曾经去过的皇宫很像,就拿来一处比较,觉得颐和园更有趣一些。

薛皎干脆打开手机,找到了圆明园的模拟复原图打开给女儿看,西洋楼、远赢观、十狗逐鹿喷泉大水法、十二生肖兽首、海晏堂、方外观、谐奇趣等等。

不光薛珍看得入神,天幕下的丰朝人也看得惊叹连连。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圆明园扩建的时候,园林景观设计有西方人参与,因此有许多带有西式风格的建筑,与当时传统的中式风格巧妙融合,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丰朝人的王孙贵胄见过数不清的园子,皇宫也去过,但这般精美的园子,着实头一回见。

本来被大臣们连番算账加要钱打击得颓废的天成帝,再一次支棱起来了。

太好了这园子,修得真好!

如果说下午看的颐和园,他还能比一比,这园子是一点儿比不了。

倒不是说颐和园比圆明园差,而是风格不一样,这种园林天成帝没见过,他可是天子!别的皇帝有的,他也要有。

明天再把大臣叫进来,这园子他一定要修,哭穷他也要修,谁给他修不了园子,就甭干了,换能修园子的来当这个官!

……

“真好看……”薛珍感叹:“盖园子也很有意思呢,能盖这么漂亮的园子。”

薛皎一怔,她闺女该不会又对建筑学感兴趣了吧?

“明天阿公阿婆,太爷爷太奶奶看到,也会喜欢的。”薛珍还在看薛皎平板上的图片,她最喜欢那个大水法,觉得特别漂亮。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薛皎欲言又止,突然有点儿后悔先给孩子看复原图了,明天看到,落差太大会难过吧。

第二天一早,薛皎一行在酒店吃过早饭后,前往圆明园。

早饭还是在酒店吃的,听说房费包含早餐,爷爷奶奶怎么也不肯出去吃早饭了。

不过酒店的自助早餐品种多,味道也不错,连豆汁儿都有,在薛青山的怂恿下,薛爷爷薛奶奶也尝了尝,薛奶奶只是骂了两句,薛爷爷直接赏了儿子一棍子。

由此可见,一家人都不太能接受豆汁儿的味道。

顾冬阳压根儿没试,跟薛皎坐一块儿看热闹。

吃晚饭去逛园子,昨天去看的颐和园已经够大了,今天这圆明园比颐和园更大。

但就单纯的观赏性来讲,圆明园没颐和园好逛,原因无他,建筑都没了,只剩下光秃秃的山包土包,对其历史不了解的游客去了,只能看个寂寞。

薛皎提前做了课程,先行了解过各处对应的景点景观,如果爷爷奶奶爸妈需要,她可以临时充当一下讲解员。

进门先检票,检票口这里原本也是有建筑群的,现在当然都没了,只剩下一个检票亭。

薛皎简单提了一嘴,听说是西洋式建筑群,大家还没什么感觉。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往里走是线法山,薛皎刚提了一下名字,薛珍已经想起来,大眼睛呆呆地看着眼前的土坡,“妈妈,亭子呢?”

薛皎苦笑:“没有了。”

薛珍张开手臂:“那————么大的亭子,怎么没有了,坏人怎么搬走呀。”

她知道的,妈妈课本里的课文里讲过,说圆明园里的好东西都被抢走了,可是那么大的亭子,怎么搬走呢。

哦哦,烧了,可是烧了,也会有痕迹吧,石头也不能完全烧没的。

“啥亭子?”薛爷爷问。

薛皎把平板拿出来,给他们看线法山的修复图,圆明园内部也有修复图展区,但薛皎觉得对比着看更直观。

“不愧是皇帝老儿,亭子都修得不一样。”薛爷爷感叹。

大家传看了一遍,看看平板上精美漂亮的图片,再看看眼前光秃秃的山,心里都有点儿不是滋味儿。

已经入了秋,山上的树树叶都落了不少,看着怪荒凉的,没什么好看的,大家继续往前走。

然后又看了一个喷泉遗址,这个比刚才那个强一点,还有破碎的基座在。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众人在遗址前沉默,转头又是远瀛观,薛皎介绍说,这里曾经是香妃的寝宫。

长辈们这个年纪,气势对王朝历史不是特别了解,但说到香妃,他们都知道。

“还珠格格里的那个?”薛奶奶问。

薛皎笑着解释:“是历史上真正的香妃。”

远瀛观还剩下几根柱子和倒塌的石材,大家看了一下薛皎平板里的修复图,心底的郁气更甚。

“真不是东西。”薛奶奶忍不住骂道:“抢就抢了,没见过好东西的,看见别人家有好的就想抢回去,那这房子碍他们什么事了!”

薛爷爷也说:“那喷泉,不就是喷水的玩意儿,这也抢也烧。”

薛珍瘪着嘴不吭声,她记性好,不用再看薛皎的平板,复原图就在她脑子里,脑海中的景象跟眼前的荒凉对比,更生愤怒。

怎么会有这么坏的人!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25书屋;http://m.25shuwu.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再继续走,就是很有名的“大水法”,复原图有多美,眼前的景象就有多刺目。

而且区区复原图是远没法跟现实景物相比的,如果这些景物建筑还在,可想而知是怎样让人惊叹的胜景。

“我看攻略,说这是来圆明园必去的景点。”薛皎轻声道。

顾冬阳:“因为名气大吗?”

他往后站了几步,找了个角度框出镜头,“课本封面。”

薛皎:“这么有名的大水法,其实在圆明园诸多景观中,根本排不上号,之所以有名……”

她仰望者眼前破碎的建筑残体,声音仿佛叹息:“因为主体建筑,都没了,什么都没了。”

大家想到了刚才看过的线法山遗址,什么都没了,就跟那个一样吧。

不光薛皎她们这些游客看得气愤揪心,丰朝观看天幕的人也破防了。

昨晚薛皎给薛珍看复原图,他们也都跟着看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如果说完全现代化的建筑让他们惊叹,但实际上,对于已经在固定环境中生活了几十年的丰朝人来说,古代的园林建筑才更符合大多数人的审美。

而圆明园更上了一层楼,风格融合,又不会突兀,也不怪天成帝心动了,普通老百姓看得眼馋羡慕,王孙贵胄都有不少动了念头,也想修园子的。

修不了那么大的,修一个两个景观建筑,他们还是修得起的。

但图片跟实景毕竟有区别,都盼着今天能好好看看。

当然,他们也清楚,这园子被劫掠过,也被烧过。

但房子里的东西能抢走,房子怎么搬得走呢?那么大的园子,里头的摆件没了就没了吧,他们自己重新布置,也挺有意思的。

即便烧过……木头能烧毁,石材也能烧没吗?好歹能看个大概结构,方便他们找匠人仿造。

结果来了一看,哈哈,全没了。

用“断壁残垣”来形容都显得多余了,哪有残垣。

但与此同时,他们对侵略者的认知也提升了一个高度,这是怎样穷凶极恶啊,山匪下山劫掠村庄,也不会把搬不走的东西都给烧了,他们还指望能抢第二次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况且,这圆明园,还是当时王朝的离宫,也算半个皇宫了。

连皇宫都是这个下场……王孙贵胄,高门子弟,高官贵族们,凡是想到某种可能,皆觉得浑身发凉。

皇宫保不住,京都能保住吗?

侵略者抢了王宫,难道会放过其他高门府邸?

“可恨的侵略者!”

这一刻,无数人感同身受,开始唾骂。

[惟愿衣食无忧:虽然这不是我家的园子,甚至都不是咱丰朝谁家的园子,我看着,还是觉得难过。]

[忧国忧民一书生:这般宏伟的园林,不知耗费多少人力物力,最后付之一炬,任谁看了,都觉心痛。]

[哪有好人:我就好奇,皇宫都被烧了,皇帝去哪了?死了吗?]

[肯定死了,说不定就是在里头被烧死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那不一定,有可能跑了,皇帝才惜命呢。]

[全家安康:这么大的火,京都的老百姓可怎么办啊,皇帝能跑,大人们能跑,老百姓往哪儿跑啊。]

[太可怜了。]

[美言几句:搞不懂,都已经过去的事了,这园子也烧没了,有什么好看的,看得所有人都不开心。]

……

“妈妈,为什么不重新修起来呢?”薛珍忍不住问:“这么漂亮的园子,重新修不好吗?”

“不能修。”

薛皎摸摸女儿小脑袋:“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暂且不提,宝宝你看,特意把曾经的遗址保留下来,给大家参观,是为什么呢?”

薛珍摇摇头,薛青山叹息道:“勿忘国耻啊!”

薛珍睁着圆溜溜的大眼睛,若有所思。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薛皎附和:“你阿公说得对,勿忘国耻,这是曾经侵略者留给我们的耻辱,宝宝你生活在咱们国家,是不是觉得咱们国家很好,很强大,很安全?”

薛珍点头,薛皎继续道:“可是在以前,往上数不过百年,我们的国家还在战火中挣扎,无数侵略者在国土上肆虐,民不聊生,如果我们生在那个时代,妈妈得去打仗抵御侵略者,你也不能安然的坐在学堂里读书……”

“把坏人都赶跑!”薛珍握着小拳头,气势汹汹道。

薛皎:“对,革命先烈们赶走了侵略者,建设了如今的国家,才有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忘记历史等于背叛,铭记历史,才会更珍惜当下,也激励着我辈青年人奋发向上,建设祖国,将国家建设得更强大,再没有人敢侵略我们。”

她语调不急不缓,不慷慨也不激昂,但字字铿锵。

“也激励我!”薛珍着急地表态:“妈妈,也激励我!我长大了,要……要造好厉害好厉害的大炮,比阿公看的电视里还大,让坏人进不来,把他们都打跑。”

小姑娘瞪着眼前的建筑残体,生气地说:“别想再抢我们的东西!”

薛皎忍俊不禁,薛青山把小孙女抱起来举高高:“欸,我们珍儿真有志气!”

沉重的氛围一扫而空,大家继续游园子,看看复原图,再看看面前什么模样都看不出的遗址,总归要骂一骂。

[忧国忧民一书生:忘记历史……等于背叛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以史为鉴:说得真好啊。]

[山长膳堂想毒死我们:以前觉得史书枯燥……我也去借几本读读。]

[来年我必高中:在下读过史书,但并无天女娘娘其言中的感受,王朝兴替自有定数,前朝灭,后朝起,跟我等有何关系。]

[学成文武艺:正是如此,灭前朝者乃今朝,我等皆为陛下子民,铭记前朝有何意义。]

[对哦,天人们不是都建新国了,那前朝同他们也无甚关系了啊。]

[沙场点兵:那是外敌来犯,如何能一样。]

[今人不识月:或许,天女娘娘她们认同的,是民族血脉,而不是某一固定的王朝。]

[你又如何晓得?]

[这般猜测,可有根据?]

[天女教教主:天人之国乃万民之国,无论何朝何代,凡有战乱,皆百姓遭灾殃。]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反正不一样。]

[莫愁前路无知己:丰朝难道无外敌吗?外敌若是入侵,不会烧杀抢掠吗?]

[杀光戎贼:说什么屁话,那些贼子毫无人性,在边疆之地,烧杀抢掠的还少吗?]

[咱们有边军,有关大将军!]

[关大将军又不是不会死。]

[万事无忧:关家代代守边,关将军又不是无子,有啥可愁的。]

[京城百事通:关将军诸子皆被留于京中。]

[真的假的?不是说关家几位少将军,皆能征善战,留在京都能干什么?]

[关雄也怂了是吧,把家眷妻小留在尚京享福,怕再死儿子?]

[边城一小兵:呵。]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莫愁前路无知己:是皇帝强留的。]

[山居客:陛下下旨召关将军诸子留京,唯一幼子随其归边城。]

[这是啥意思,关将军幼子cy多大年岁了?能骑马打仗了吗?]

[这还不懂,质子呗,皇帝也忒胆小了。]

[关雄拥兵自重,不可不防。]

[何日能还乡:关将军幼子如今不过总角之年。]

[这么点大的孩子,能干啥啊?把关少将军放回去吧,刀剑无眼,若是关将军出了什么事,边城可怎么办。]

[就是,哪有留质子留这么多的,留一个也够了。]

[放回去吧,放少将军们回去吧!]

[陛下,抬头看看天幕,前车之鉴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

圆明园很大,一共三个园子呢,但能看的景观实在不多。

看完大水法,又去看了十二生肖兽首,这个名气也挺大的。

圆明园展馆内有复制的十二生肖兽首,整整齐齐排列在那里,但大家都知道,十二生肖兽首并没有完全找回来。

薛奶奶:“洋人也有生肖?”

薛皎:“奶奶,他们不算这个。”

薛奶奶不解:“那他们抢了干啥啊,看也看不懂。”

薛珍气鼓鼓道:“坏人,看到好东西都要抢,太坏了,他们不会自己做吗?就要抢别人的。”

薛皎安抚地摸摸女儿小脑袋,又讲了一些关于十二生肖兽首的传说故事,爷爷奶奶都喜欢听这些,尤其是听到龙首出现又消失,都十分扼腕。

顾冬阳见老人感兴趣,提议道:“有关于十二生肖兽首的电影,等回去了,给爷爷奶奶放来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些历史文物什么的,老人家确实看不明白,但要说到电影……

“好,好。”薛奶奶笑眯眯夸赞:“阳阳是个贴心的。”

薛皎斜睨了顾冬阳一眼,见这人得了奶奶的夸,脸上酒窝又出来了,手也痒,不知什么时候添的毛病,看见顾冬阳的酒窝就想戳一戳。

之后又去别的地方逛了逛,薛皎买票,带家人又坐了一回船,如今气温刚刚好,不冷不热,坐船看看风景,吹吹风,心底积蓄的郁气也一并被风吹散了。

园子没游完,实在太大了,大概看了看,坐完船就出来了,出来的那个门离薛皎学校很近,很多游客出门之后,就直奔北大去了。

薛皎想起自己查资料时候看到的,跟爸妈感叹道:“我们学校一部分区域,曾经属于圆明园呢,清华的西校区,也是在圆明园附属园林的旧址上建的,圆明园真得好大。”

“啥?”薛爷爷落后了两步,只听见一部分,“圆明园改成你们学校啦?那……”

老爷子想起刚才看到的复原图,拍着大腿骂:“遭瘟的东西啊,那是咱月月的学校啊!要是不烧园子,孩子在皇宫里头读书!”

薛奶奶连薛皎的话都没听见,只听见薛爷爷说了,呐呐道:“那、那是不是能住香妃住的那个宫殿?”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25书屋;http://m.25shuwu.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薛皎:……

第129章

天成帝再一次把大臣们召进宫,重提修宫殿园林之事的时候,薛皎已经带着家人到了故宫。

正威胁大臣,能修修不能修别干了的天成帝,看着天幕中薛皎介绍说,这是明、清两代的皇宫,一整个沉默了。

皇宫……两代王朝……

天成帝下意识环顾了一眼四周,他如今所住的宫殿,说来也是前朝皇室修建的,本朝太祖刚打下天下时,太穷,整个国家百废待兴,也就没有重修宫殿,直接住了前朝的王宫。

怎么说也是皇宫,在当时本朝太祖眼中,已经足够豪奢富贵。

但本朝太祖是家族头一个皇帝,往后的子孙后辈,出生即在高位,龙子凤孙,眼界越来越高,也越来越不满足。

到了天成帝,他始终觉得自己委屈。

他可是天子!住的还是上百年的旧宫殿,虽然时有修整,那也是旧的。

他可是天子!难道还不配住个新修的宫殿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前些年修了一些园子,都比较小,耗费不是特别多,太后拦不住,大臣不敢拦,修也就修了。

但这些年,各地灾祸频生,再往前就不说了,只说这几年,去岁冬日少雪,今年旱情蝗灾先后发生,又有苍北叛乱,糜烂一地。

后来叛军大部虽然招安,余部也已剿灭,对当地百姓的伤害已经造成,不说十室九空,十户里头起码有半数挂起了白幡。

也耽误了今年的农耕,缺衣少食,百姓流离失所,苍北一地的人口大量流失。

再往外看,今春草原诸部联合协攻边城,关雄领兵死战数回,又有许多仁人义士奔赴边城,天幕昭昭,在全天下人的监督下,今年边城的兵马粮草好歹是充足的,还有一些商行运去粮食、药品,死伤虽重,击退了草原诸部的进攻。

但边军损失同样惨重,需要补充兵源,缺人缺钱缺粮。

天成帝一直病着,朝堂运转全靠诸大臣共同商议,也不是没有私心,不是全然为公,但……但天幕就在头顶悬着呢,他们不管干什么事,总要有人去办,手底下的人以前都觉得可靠可用,但天幕那个弹幕,太出其不意了。

万一有谁泄漏出去,都查不出来谁泄漏的。

以前做了恶事,哪怕事发,也还有挽回的余地,知道的人不多啊!消息传递慢。

但如今要是再做坏事,被人在天幕上揭露,那就是通告给全天下人,谁受得了这个。

身居高位,生前求权求财求富贵,但临到最后,求的都是一个身后名,谁也不想遗臭万年。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当然,这些高官显贵,如今也有了一些应对之法。

比如手底下需要办些私密事的人,先让他们确定天幕昵称,这样一旦他们在天幕上发了弹幕,带着昵称就知道是他们发的。

这种方法不能完全防备消息泄漏,因为他们还能传消息给别人让旁人代发,但与旁人接触,就会留下痕迹,总归有点儿用处。

话说回来,不管想什么应对的法子,最好的解决办法还是不做黑心事。

这些朝中重臣,到了这个位置,除非造反,基本上也没有太大发展前景了,那些私心,为的也不是自己,而是家族、后代、亲朋。

是人都有私心,无可厚非,只要不做得太过分,也没人会豁出去举报他们。

但有天幕在头顶悬着,对这些爱惜羽毛的大臣们依旧是一个警醒,为了不让自家成为天幕之上,天下百姓口诛笔伐的对象,行事纷纷收敛,不收敛的儿孙也会好好教训。

一时间朝堂风气竟然为之一清,办实事的多了,使隐私计谋的少了。

诸位重臣彼此克制,少了争端,关系比以前也好了许多,还要一同应付时不时发癫的天成帝,合作几回,又多几分默契,朝堂运转都比往年顺畅了。

他们如今不愁办差,愁的是他们想一出是一出的顶头上司。

还不如病得起不了身呢!这才刚好一点儿,就要修什么宫殿。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家天人,那么强盛的国家,能修都不修,断壁残垣留着警醒后人,他们陛下,别说被警醒了,还想着修园子。

大臣们头都很痛,推说没钱,皇帝就让他们滚回家吃自己。

幸好还有天女娘娘!

薛皎正在给家人介绍故宫,她查了资料,但没办法完全记下来,忘记了就低头看一眼再充当临时导游。

“……中间这个门,以前只有皇帝能走,大婚时皇后也能走一次。”

薛奶奶:“那咱走哪个门?旁边两个吗?”

薛皎笑着说:“奶奶,咱们走哪个都行,现在又没有皇帝了。”

薛奶奶毫不犹豫道:“走中间这个,咱也走走皇帝才能走的门。”

天幕下的天成帝与众大臣:……

虽然皇宫不一样,建制也不一样,但丰朝皇宫也有只供皇帝一人行走道路,皇亲国戚和文武百官也有专门的路,这都是不能走错的。

老百姓走哪条道?开什么玩笑,老百姓根本进不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现在好啦,什么皇帝,什么皇亲国戚,什么文武百官,整个故宫走着的都是普通平民百姓,人家走得理直气壮,交钱了的!

“……爷爷奶奶你们看,这是太和门,明清两朝的皇帝都曾经在这里御门听政,也就是上朝。”薛皎比划了一下,“清朝后来改在乾清门了。”

“这个我知道。”冯英说:“电视剧里演过。”

天成帝又捂住了胸口,大臣们也觉得浑身刺挠。

听政之地……那可是商议国家大事的地方,怎么能是游玩之所呢?

哪怕皇帝已经不在了,这也太不尊重了。

他们别扭着,薛皎爷爷奶奶对什么听政殿却并不太感兴趣,还没门口的那几只铜狮子更吸引他们。

看完铜狮子又去看了金銮殿,这个宫殿名气就大多了,影视剧里经常出现,大家拍了很多照片。

薛奶奶眯着眼睛看照片:“回去给翠芬她们也看看,咱这是来电视剧里头的地儿了。”

冯英哄着老太太:“把电视剧也给放上,一边看电视剧一边看照片。”

“好,好,这法子好。”薛奶奶想想都得意。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阿婆,什么电视?”薛珍问,小朋友总有许多好奇。

冯英掰着手指:“什么《康熙微服私访记》,《铁齿铜牙纪晓岚》,还有……”

“还有《还珠格格》。”薛青山提醒。

冯英:“对,还有《还珠格格》。”

薛皎听着不由莞尔,她小时候《还珠格格》经常重播,还有《西游记》,热热闹闹贯穿了她的童年。

“顾冬阳,你记不记得我们小时候一起看《还珠格格》。”

顾冬阳:“记得,还让我去抓蝴蝶,要扮香……”

薛皎一把捂住他的嘴:“好的,不许说了。”

薛珍眨巴着大眼睛:“妈妈?”

薛奶奶也回忆起来了:“这些电视都好看,怎么看都看不腻,好长时间没看了。”

才不是想给老姐妹们看电视剧里真实版金銮殿。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妈妈,‘格格’是什么?”薛珍又有问题。

薛皎简单回答:“就是清朝时候公主的意思……也不对,王公贵胄的女儿也能称格格。”

她看了眼女儿,如果丰朝是清朝,她的珍儿也是小格格。

不过那什么“格格”,不当也罢,她的珍儿以后会是展翅翱翔的苍鹰,不该是困于内宅的“格格”。

薛珍大致明白了,就是贵女的一个称呼,那‘还珠’就是封号喽。

她一下子起了兴趣:“《还珠格格》讲的是一个小公主的故事吗?”

“不是一个公主。”冯英笑着说:“是两个公主,还有皇宫里的事,反正怪有意思的。”

[天老爷,天人的电视剧不都是人拍的吗?公主也给他们演戏看?]

[再看一集:你搞错了吧,是天人演了公主,不是真的公主去演戏,都没皇帝了,哪还有公主。]

[吃瓜群众:我想看这个电视剧,好奇皇宫里头的事。]

[再看一集:我也想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逢考必过:之前还有什么《康熙微服私访记》,我记得‘康熙’是天人历史上某位皇帝的年号?]

[有人演公主,有人演皇帝,呵呵。]

[再看一集:我都想看,天人的电视剧真好看,再让我看一集吧。]

……

薛珍对“公主的故事”非常感兴趣,薛皎领着大家一边游览,一边给女儿讲《还珠格格》,其他人也时不时插上一句,毕竟这种国民级别的电视剧,薛爷爷薛奶奶都看过,知道剧情。

“……这是弘义阁,是皇帝的内库。”

薛爷爷震惊:“内裤?”

薛皎连忙补充:“皇帝私人的库房,装他自己的银子、私产的。”

薛爷爷听懂了:“皇帝存私房钱的存钱罐。”

老爷子仔细看了看偌大的宫殿,“这存钱罐……忒大!”

天成帝坐起了半边身子,大吗?一般般吧,还没他的内库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比赢了,他又安然躺了回去。

这边宫殿一个连一个,大家赶路看宫殿的时候,薛皎给女儿讲《还珠格格》。

薛珍不介意剧透,她喜欢听妈妈讲故事,薛皎就简单描述了一下剧情:“……夏雨荷临终前,把身世告诉了女儿,夏紫薇带着皇帝留给她娘的信物,进京寻父。”

天成帝听得心驰神往,喃喃道:“朕还未去过江南,南方女子,真如此一般,照水温柔吗……”

众大臣:……

造孽啊!快别想了!

[然后呢?这夏紫薇找到爹了吗?与皇帝爹相认了吗?]

[我看难,一个民女想见皇帝,咋可能。]

[再看一集:肯定相认了,这电视剧名字叫《还珠格格》,天女娘娘都说了,格格就是公主,没相认怎么能称‘格格’。]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25书屋;http://m.25shuwu.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风流倜傥:还君明珠,果然是极好的称号。]

[平安喜乐:那夏娘子也是糊涂,怎么能……父不详诞女,不知要遭多少非议,难怪年纪轻轻便去了。]

[那可是皇帝!]

[皇帝咋了,皇帝还不是睡了就拍拍屁股走人了,也没管她死活。]

[莫愁前路无知己:夏娘子能独自诞女,并将女儿抚养长大,说明在当时,是可以立女户的。]

[何惧也:天人之国无法相比也就罢了,那同样有皇帝的王朝,不也有女户。]

[京城百事通:听说原本大臣们已经在议此事,也准备重新修法,太后娘娘也是支持的。]

[现在呢?如何了?]

[修今世求来生:太后病了,此议题搁置。]

……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薛皎给女儿讲了一段《还珠格格》,领着大家来汉字馆了,这里可以盖章,特别特别多的印章。

纪念品嘛,大家决定盖一本,于是只见工作人员娴熟地翻页,库库盖章,印章都不一样,还蛮漂亮。

薛珍看了两眼就不感兴趣了,追问《还珠格格》后续:“妈妈,紫薇找到她阿爹了吗?”

“找到啦,不过中间有一些波折。”薛皎又讲了紫薇跟小燕子的相遇,小燕子拿着紫薇认爹的信物闯进皇家猎场,意外中箭晕了过去。

薛珍虽聪慧,依旧是个涉世不深的小孩,听见这段,立刻忧心起小燕子的伤势。

被箭射中了,那多疼呀!而且会留疤吧。

天幕下的丰朝百姓,已经完全被曲折的剧情给吸引了,什么宫殿,嗐,又不是没有,看了也不会是他们的,还是这故事好听。

[小喜娘:小燕子不会有事吧,如果她因此……紫薇一定很伤心很自责。]

[青山常在:一个女儿家,如此莽撞无礼,皇家猎场也敢闯,也不怕被当成刺客,连累家人。]

[这小娘子也是一片好心。]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哪有好人:好心?我看不见的,她年岁与夏紫薇相近,又知道了夏紫薇的身世,就连相认的信物都到手了,若她要冒认身份,夏紫薇可就惨喽。]

[?]

[不、不会吧……]

[天女娘娘求赐好姻缘:若真如此,夏紫薇也太惨了。]

[小燕子不像坏人。]

[唉,这些宫殿有啥好看的,咱丰朝也有,再讲讲《还珠格格》呗。]

[俺也想听。]

……

盖章的工作人员动作利落,不一会儿就盖好了一本,薛皎一行便继续往下走。

“……这里是乾清宫,也就是皇帝的卧室,平时睡觉的地方。”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