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渡劫老祖的科举官途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581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而且,五翁主本人应该也是不愿意去雅砻和亲的。所以才会想要铤而走险,在御花园那会儿,怕是就想将墨珣拉下水了。

墨珣仔细思考了一下为什么五翁主挑了自己而不是其他人。

并不是说进宫赴宴的大臣们年纪都很大了,这其中也不乏有一些正当年的,而且,退而求其次,就算五翁主挑中了一个御林军那也不打紧……御林军一般都是从宗室、官员的子嗣中挑的人,又不是从平民百姓里选出来的。既有官身又有俸禄,身后还有祖荫,能差到哪儿去?

虽然墨珣知道自己与常人或许有那么些许不同,但归根究底,他现在也不过是一个将将筑基的人罢了。无论他此时外在的身份、地位,或是就目前而言,他表现出来的才学……就算这些东西他对于整个大周来说是佼佼者,但在科举之中崭露头角的那些人难道就不是佼佼者了吗?

更何况,就算中了状元又如何?多的是考中了状元,在翰林院做了三年修撰之后就被派到其他部门去,从此便寂寂无闻了。

虽说墨珣是越国公的干孙子,但越国公的爵位又不能承袭,谁知道墨珣日后会如何?

中个状元了不起?

当个修撰了不起?

墨珣自己这么想着,都想摇头。

尽管民间一直有句话叫作“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但翰林院的官员这么多,内阁的位置却并没有这么广。庶吉士不还号称“储相”吗?丞相之位就那么一个,那每三年留馆的庶吉士也不在少数,这些人难道都能当丞相吗?

若说是五翁主自打见过一面之后便对他情根深种,墨珣更觉得是无稽之谈了……

那会儿五翁主明明就还不到十岁,十岁的娃娃能懂个什么结两姓之好?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林醉比自己与五翁主都还大上两岁呢,墨珣不也没觉得他对自己情根深种?

一想到林醉,墨珣立刻意识到自己想着想着就扯远了……

既然外在条件没什么特殊的,那么久来说说内在——他没有为墨延之守孝的事情当时引得满朝哗然,就算此时墨珣已经入朝为官,但却也还是隐隐能感觉到这件事对自己造成的后续影响。

纵使宣和帝此时瞧着是已经不欲再跟自己计较了,但恐怕日后官员考核、升官任职……这件事都会被纳入考评。

墨珣自己随便想想,都觉得自己前途渺茫。

总不至于宸侧君和五翁主反而瞧好了自己吧?!

认真想来,怕是只有一项是能够让五翁主盯着自己不放的了——宣和帝的传位诏书。

如果真的是为了传位诏书,那么五翁主的想法怕是要落空了。这次雅砻使臣来周,走时必定要将五翁主一并迎走。而五翁主在宫里,想必宣和帝必定会将他严加看管起来。就除夕那次,墨珣裁撤宣和帝应该已经知道了,只是因为五翁主与墨珣之间并没有发生什么事,亦米有造成什么无法挽回的后果,所以宣和帝才一直隐忍不发罢了。

而宣和帝用五翁主换人家一个“乞桑药珍”,恐怕在所有人眼中,宣和帝都占了很大的便宜。而雅砻那边必定也不是傻子,诨右图能在政权交替的时脱颖应该也是一个聪明人。就当真愚钝,那么按照刚才他同僚所说“乞桑药珍”乃是雅砻圣药,何不留着自己服用?

所以雅砻那边,恐怕从宣和帝手里还得了其他的东西。

此时正是不早不晚的时候,宣和帝听到身边齐公公提醒,说是雅砻使臣这般千里迢迢进京,舟车劳顿,必定已经筋疲力尽,倒不如先让人送他们去休息,晚些时候再设宴款待。

宣和帝闻言,连连点头,直说是自己考虑不周。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涂察克倒是客客气气地应下了,这就跟着御林军铜陵离开。

墨珣听宣和帝这个说话的意思——待会儿晚些时候,宣和帝要在保和殿设宴款待雅砻使臣,那么像墨珣他们这些官员们自然也应当从旁作陪。

宣和帝此举,无论是从齐公公的角度,还是宣和帝的角度,都瞧不出什么错。但墨珣刚才一直十分注意太和殿内的动静,自然也就知道,刚才宣和帝从内监手中接过了涂察克送上来的“乞桑药珍”时,对这个“乞桑药珍”确实是“爱不释手”的。如若不是因为适才满朝文武都在场,一双双眼睛都盯着,宣和帝恐怕当真会一直将那个坛子抱在怀里。

这会儿,齐公公提议,说是先送雅砻使臣去休息。也不过是瞧出了宣和帝眼中的热切,这才主动开口,给皇上一个台阶下罢了。

看起来,宣和帝更像是要亲自寻个地儿好生将这个“乞桑药珍”存放起来。

第236章

因为要与宣和帝一起在保和殿宴请雅砻使臣,墨珣便也一直呆在宫里没有离开。

宴请外族与元旦1庆典宴相同,自有自己的一套流程。而此次雅砻来周,宣和帝御赐恩宴,却是不同于以往的使臣抵京。一般使臣抵京之后,并不能当日就见到宣和帝,而是需得等层层上报。等到礼部安排上了,这才通知使臣面圣时间。而更有甚者,或许压根就没有面见宣和帝的机会,就只由礼部摆宴请了……

所以此次雅砻使臣进京,宣和帝可以说是给足了雅砻新皇的面子了:不仅当天就面见使臣,还允了货真价实的翁主去和亲……

“雅砻”那边的风土人情自是与大周的截然不同,礼部则按照惯例,在此次宴席上安排了雅砻的舞、乐以及大周时下流行的各种杂技。戏曲倒只安排了两出,权当是用吹拉弹唱来活跃气氛。毕竟大周就已经有好些人听不懂,更不要说雅砻那边了。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25书屋;http://m.25shuwu.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宫里安排的节目自然不可能就那么两场,这一次在雅砻使臣跟前表演的这些却是与年宴时表演得不一样。

墨珣倒也饶有兴致地看全了节目,毕竟他以往一直在玄九宗里修炼,这种娱乐节目确实看得少。

就算这些歌舞在墨珣这样的修士看来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但表演者毕竟都是凡人,就得以凡人的眼光来看待。

初时,雅砻使臣从墨珣身边经过的时候,墨珣就已经能感觉到“雅砻”那边怕是全民尚武的。

一般而言,会被派出去出使别国的使臣大都是能言善辩之人,简言之,会被派到别国去的大都是些文臣。当然不可能全然没有武将,但却是以文臣为主。

而“雅砻”那边派来的使臣,不单单只是说涂察克,就连刚才跟在他身边的那几个瞧着都是人高马大的。相比之下,大周这边的满朝文武看起来反倒儒雅了许多。就算是跟太尉、越国公这样的武将相比,雅砻那边也不输。再加上,当他们从墨珣身边走过的时候,墨珣能感觉到他们的步子和呼吸,都是十分鲜明地标明了他们都是习武之人。

待席间开始表演起宣和帝酷爱的角抵戏时,雅砻使臣那边便开始窃窃私语了。墨珣自然能听到他们在说什么,无非就是对这个角抵戏的嫌弃罢了。

角抵戏虽然并不全是摔跤,但此时正好是武打的环节。

墨珣虽然离得远,却也不妨碍他往雅砻使臣那边看。

因为这是第一次接触到大周之外的其他国家的人,墨珣还算是比较有兴趣的。

果不其然,等到嫌弃完了之后,使臣那边很快就表现出了兴致盎然的样子,看起来正是跃跃欲试。

“大周的皇上陛下,可否让我国的武士上台同你们大周的武士比试一番?”涂察克像是被属下给烦得不行,这就被推了出来,向宣和帝提了请求。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宣和帝似乎并不意外涂察克会说出这样的话来,思索片刻之后,宣和帝便召了禁卫军统领过来,同他小声地说了几句,而后便允了涂察克的请求。

墨珣刚才就已经发现了雅砻的使臣都是习武之人,而涂察克又称他们为“武士”。得了宣和帝的同意之后,涂察克身后的几个人站了起来,要走到中间去了。

大周这边也将刚才表演角抵的戏子们全都撤了下来,换成了宣和帝身边的近卫。

“皇上陛下这是什么意思?”涂察克见宣和帝将人全换了,眉头一皱,嗓门一开,就问了出来。

涂察克语气不善,再配上他那凶狠的样貌,看着确实是要当庭就跟宣和帝辩上一辩的样子。然而宣和帝今日心情真是不错,或者说从水灾过后,宣和帝的心情就一直很好了。

墨珣只见宣和帝此时脸上笑意凛然,眉宇间全都舒展开来,“哎,雅砻使臣不必惊讶。适才摔跤的只是一些个戏子,并非武士。”

宣和帝就算到了这个时候,也不愿意说什么“我们的戏子如何能跟你们的武士相比”。毕竟这个话一经出口,那就相当于是宣和帝亲口承认了大周在某些方面不如雅砻一样。虽然本就没有什么可比性,但作为一个泱泱大国而言,大周自然是每一样都不能输。

“不如就由朕的禁卫军同你们雅砻的武士比试一番。”宣和帝刚才召来禁卫统领,就是让他下去安排。

尽管禁卫军直接负责宣和帝的人身安全,但是整个宫里的禁卫军如星罗棋布,要叫宣和帝如何指派?自然是由禁军统领来挑,才知道究竟是哪一个禁军的武艺过人。

宣和帝现在看着雅砻使臣,怕是全都要上场了。但是大周也不虚,毕竟现在是大周的主场,总不至于宣和帝的禁卫军千千万,最后也挑不出十个能打的来吧?!

涂察克听了宣和帝这么说,想想倒也觉得宣和帝的话不错。他来大周之前,就已经仔细研读过关于大周的资料,就连大周的汉字、礼仪和用词都学了一些,虽然不敢说能与这些大臣们吟诗作对,但却也不至于有辱国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就雅砻收集到的资料来看,大周自是文武参半的,但也不乏有那种文武双全之辈。

涂察克既然来了大周,当然也不可能跟大周的人比文。

就在刚才,他其实在别人瞧他的时候,也打量了一下大周的这些臣子们。他本来就没什么好虚的,让人瞧就瞧了,也不会掉块肉。而大周的文臣、武将对比还是比较鲜明的,只消一眼,涂察克便也能看得出大周的文官、武将是分开两排站着的。

文臣瞧着就是弱不禁风的,叫他们雅砻的武士随手一拎,怕是能直接被拎走;武将看起来是比较结实,不过,没有比划比划,涂察克也不能肯定大周的这些武将会不会尽是些银样镴枪头。

这次跟在他身边的人说要比试,其实是早就已经定好了的。就算宣和帝没有让他们看这个打戏,那他们也是要想办法与大周的武士比上一比的。

就像宣和帝方才说那样,那些表演武打的都是些戏子,就算他们雅砻的武士跟那些戏子比了,那也根本就瞧不出大周的水准来。

所以,宣和帝这般开口说话倒是正中了涂察克的下怀。

“原来如此。”涂察克恍然大悟般点了点头,脸上的络腮胡直接遮去了他大半的情绪。

宣和帝听涂察克没有再提出什么反对的意见,这就命人去赶紧去准备了。

因为宣和帝给准备的角抵戏被涂察克他们打断,墨珣百无聊赖之下却又朝着涂察克那边看了过去。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25书屋;http://m.25shuwu.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此时虽是国宴,但在场的人数众多,墨珣倒也不觉得他能够警觉到发现是自己投去的视线。

坐在墨珣身边案几的同僚见原先的节目被撤,自然也就开始小声地交头接耳起来。待见到墨珣一直盯着雅砻的使臣,再又联想到刚才墨珣问出的问题,便猜测,墨珣应当是对“雅砻”好奇得很,这才目不转睛地盯着雅砻的使臣不放了。

“墨修撰对‘雅砻’这般好奇的吗?”

坐在墨珣身边的正是同为修撰的张叙编。他听着其他几个同僚已经开始谈论起雅砻和大周比武的事了,而墨珣却还直勾勾地盯着雅砻使臣看个不停。

“头一回见,自是十分好奇。”墨珣没料到张叙编会跟自己说话,但却也很快地跟他聊上了。

张叙编对墨珣知道得并不算少,毕竟是年纪轻轻就三元及第了。当然,让张叙编对他印象最深的却不是这些,而是“墨珣并未为父守孝,竟然没有被剥夺做官资格”。张叙编知道墨珣来自建州,而建州自然是离雅砻十分遥远。而且,就刚才冯编修那样对墨修撰不客气地说话,墨修撰却也没有反驳……想来墨修撰所言确是实情了。

张叙编还待再说些什么,刚才被宣和帝召到面前的禁军统领已经带了几个禁卫军进场了。如此一来,张叙编便也专心致志地盯着殿中,自是无暇再顾及墨珣了。

墨珣与张叙编本就没有多少交情,只不过两人同为修撰,日常的公务也是交叠在一起罢了。

除了自己,涂察克带进宫的一共有十人。

禁军统领此次领来的也正好是十个人。

涂察克见状,当庭便朗声大笑起来,“大周的皇帝陛下,我带来的这些人之中,也有文臣,如果跟你们的武将比武,应该不合适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涂察克此时看禁军统领带来的人,与他带来的人数是正正好的,这摆明了就是要一对一比试了。

宣和帝听完了涂察克的话,倒也不意外,“这不碍事,不过是防范于未然罢了。”

涂察克想了想,“大周的皇帝陛下,不如这样,您也从在座的文官里挑出一个来跟我们雅砻的文官比一比?”

被涂察克称为文官的使臣从刚才开始就一直安安分分地坐着,就算是他身边的其他武士全都起了身,他也没有动过。但是现在,涂察克明显点到他了,他便也站起了身子……

“开玩笑的吧?!那是文官?!”墨珣听着身边的同僚倒吸了一口凉气。

这个雅砻的文官那长得五大三粗,与武将又有什么区别?!

“就是啊,别是雅砻的使臣蒙我们吧?!”

“差这么多可怎么比……”

……

果然,宣和帝听完了涂察克的话之后,也是露出了疑惑,“这是你们的文官?!”

“正是。”涂察克笃定地点了点头。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37章

“如果大周皇上不信,大可以当众考考他。”

涂察克自然是看出了宣和帝的顾虑,立刻就笑了起来。“我们雅砻人本来就生得体型高大,大周皇上陛下万万不可以以貌取人。”

这意思可不就是在说,他们大周的人生得矮小?!

满朝文武听完了涂察克的话之后,纷纷皱起了眉头。

涂察克的这句话,听在大周人的耳朵里,那是怎么听怎么别扭。但是,作为外族人,涂察克或许本就没有那个意思,只是随便用了个自己觉得差不多的词罢了。

本来雅砻人对大周的文化就没有那么了解,正如墨珣对雅砻那边的风土人情也是知之甚少一样。就算他们说话再不好听,那想来也只能被当成是无心之过了。

若是明知雅砻对大周的文化并不了解,而大周再上纲上线的话,那反而就显得大周这样一个泱泱大国没有容人之量了。

墨珣此时自然也不好评判涂察克究竟是不是故意的,但是宣和帝如果现在完全不予理会,那大周的面子也就丢了。

果不其然,宣和帝立刻笑怪道:“来使的意思是,我大周人与你们雅砻人相比,身形太过娇小?”

涂察克听到宣和帝这么说,当即意识到是自己言辞有误,这就赶忙出言告罪。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此时,宣和帝才不痛不痒地说上一句“不知者无罪”,这就将话题揭了过去。

然而刚才涂察克所说的,要让大周挑出一个文臣来同他们雅砻的文官比试,这事儿就揭不过去了。

尤其是,涂察克还再度提起了此事,那宣和帝若是再不应反倒像是怕了雅砻一样。再者,此时正是在大周的国都,若是宣和帝从这满朝文官中尚且挑不出一人,那可当真是颜面扫地了。

宣和帝沉思片刻,却也不能置之不理,这便召了吏部尚书上前来询问。

首先,年纪太大的就算了。

本来文官在武艺上就比不得武将,雅砻那个文臣瞧着正值壮年,大周这边自然也不能派个老臣上场。而且有些武将转作文臣,但时间一长,疏于锻炼,恐怕也拿雅砻的使臣没有办法。

挑也就只能挑年轻的。

其次,最好是从宗室、官学,或是国子监里出来的。

宗室的子弟虽说不乏“混世魔王”,但从小也被拘着习武。哪怕是些花架子,那也比一些只读圣贤书、通过科举走进仕途的官员强。官学和国子监亦然,本来教学项目中便已经包含了骑、射。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25书屋;http://m.25shuwu.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宣和帝不可能记得文武百官都擅长些什么,但吏部尚书则不同,这些事他理应了解清楚才对。

吏部尚书在听到涂察克说话的时候就已经在思考着究竟哪位文臣合适了。

涂察克既然能说到文臣,刚才恐怕已经观察过哪些是文臣了。就算涂察克不清楚,宣和帝怕是也不会在这种时刻以武将替代文臣,来欺骗雅砻使臣。

“父皇,不若就由儿臣应战?”五王爷这就从刚才雅砻使臣放出话来的时候就已经想要起身了,但却苦于没有机会。毕竟那几个雅砻的武将瞧着却是孔武有力,两边在体型上的差距就不小。而这个被涂察克称作是“文臣”的人,虽然看起来也是个彪形大汉,但确实比刚才那些武士来得儒雅一些。或许正如涂察克所说,他们雅砻人生来如此,这也并不能意味着,所有的雅砻人都习武。

宣和帝倒是没料到老五这会儿会自己站出来。但宣和帝不了解他所有的臣子,难道还不了解自己仅有的几个儿子吗?更何况,之前朝臣逼着他立储的时候,他就已经从朝臣们的口中和奏折里头,仔仔细细地将自己所有儿子的优缺点都了解了个透彻。

宣和帝之所以册封五皇子为“周行王”,却是取自《诗·小雅·鹿鸣》的“人之好我,示我周行”。周,至;行,道也。也就是“至诚至善之道”的意思。也就是说,他这个儿子,其实是个良善人。习武于他而言,也就是强身健体罢了。

尽管宣和帝的几个皇子都是打从小的时候起就都有习武,而且,大概是为了迎合他的喜好,所有的皇子都学过摔跤、角抵。只是,宣和帝既然喜欢,那么他就也知道自己的儿子里,究竟哪个学得好,哪个学得差了。平时为了不伤他们的心,宣和帝很少批评,都是以夸为主。也或许就是因为他这样,才会让老五觉得他能跟雅砻的文臣一较高下吧……

周行王说完了之后,自然是等着宣和帝发话应允,

然而宣和帝却拒绝了。

“老五有这份心意就行了,既然使臣说是要同我大周的文官比试,那便从文官里挑人吧。”

王爷输了和臣子输了,哪个更丢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宣和帝又不是不会算。

周行王听了宣和帝的话之后便也不再纠缠,毕竟宣和帝这样说,肯定有他的考量,自己还是不要再雅砻使臣的面前反驳宣和帝的话了。

“如何?”宣和帝拒绝了五王爷之后,便又去看吏部尚书了。

“怀阳府尹蔡炎恩,监察御史范志雷……翰林院修撰墨珣,翰林院编修冯维正,国子监四门馆博士……”吏部尚书这就按照官职高低将自己大概能想到的人都念了出来。

墨珣本来就注意在听,此时听到吏部尚书,提起了自己的名字,倒是一愣。待回过神来之后,墨珣便也开始打量起那个所谓的雅砻文官来。

正如涂察克所说,他们的这个文官确实也生得膀大腰圆。虽然脸上也是胡子拉碴,但明显比涂察克口中的“武士”来得冷静。墨珣瞧着他从一开始就没什么反应的样子,也不知道涂察克说要比试的事,是早就跟那个文官商量好了,还是临时决定的。

宣和帝听着吏部尚书在列举一些符合条件的人,而提到名字,宣和帝倒有些印象。尤其是越早被吏部尚书念到的,宣和帝越为熟悉。

比如,现任的怀阳府尹蔡炎恩,原先是大理寺少卿……

但是宣和帝却也不耐烦听吏部尚书念这么长的一串,念得越多,他反倒越不知道挑谁合适。

吏部尚书说着说着,就听到宣和帝压低的声音,问了他一句,“你觉得哪个更合适?”

吏部尚书被宣和帝的话吓了一跳,如果不是因为现在还有雅砻使臣在场,他恐怕直接就在宣和帝面前跪下了。吏部尚书听到宣和帝这么问,也不敢思考太久,这就战战兢兢地回答道:“自是皇上说了算。”开什么玩笑?万一他这边张口挑了个人,最后与雅砻比试却输了,那宣和帝降罪下来……他怎么担待得起?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朕恕你无罪,你直说便是。”

尽管宣和帝这么说,吏部尚书还是支支吾吾地不敢直说。宣和帝等得了,但雅砻的使臣那边等不了啊。吏部尚书这边拖得越是久,那就越发显得大周的文官无用。

原先宣和帝是当真没有要同吏部尚书置气的,但这样当断不断的,看得宣和帝也是难受。

宣和帝现下已经不指望吏部尚书能说什么了,这就开始思考起刚才吏部尚书口中几个比较熟悉的名字。

蔡炎恩当大理寺少卿之前倒是当过步兵副尉,但那都是多少年前的事了?此时,叫宣和帝来说,宣和帝也不敢肯定他究竟有没有将操练、锻炼一事给落下。而他若是召了蔡炎恩上前来询问,那便是直接要让他上前迎战了……

眼看着涂察克又要开口说话,宣和帝这才朗声道:“翰林院修撰墨珣。”

墨珣本来听到吏部尚书在宣和帝面前提到自己的名字还不觉得有什么,毕竟文职的京官也不少,而他也已经有很长时间没有在宣和帝面前露脸了。再加上,刚才吏部尚书同宣和帝说起文官名讳的时候,明明是按照官位品阶排的,那么肯定是排在前头的那些更有可能被宣和帝挑中了。

然而,墨珣只是瞳孔飞快地缩了一下,这就听到宣和帝身边的马公公尖声又叫了他的名字。

“臣在。”墨珣不敢耽搁,这就从矮案前起身,站到殿前。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25书屋;http://m.25shuwu.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此次就由你去迎战雅砻使臣,可有异议?”

“臣无异议。”墨珣拱手答道。

宣和帝这般点名叫他出来,问上一句“可有异议”不过是顺口罢了,就算墨珣当真有异议那也不能在这个时候说啊,这不是给大周丢人吗?!

涂察克见宣和帝叫了人出来,便也打量了站在殿中的墨珣一番。待宣和帝与墨珣对话结束,涂察克才开口道:“这位是……”

“翰林院修撰,墨珣。”墨珣听到涂察克问,也不等别人替他回话,这就转过身回答了。

涂察克了然地点点头,他来大周之前也了解过大周的官衔,知道“翰林院”的官就是等同于是文官的意思了。

这么看来,大周的皇帝也没有骗他。

涂察克身边的那名文官这就起身,“审判官,呼巴哈。”

墨珣点点头,算是同呼巴哈打过了招呼。

现下两边的对战人员都已经挑选出来了,墨珣便退到了那十名御林军身边,等候宣和帝发话。

岂料,宣和帝还没来得及开口,这个呼巴哈便又对墨珣说道:“在我们雅砻,就算是你这样年纪的汉子也已经能成为一名武士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墨珣没有接茬,只是略微莞尔,再次对他颔首示意。

宣和帝的意图看来是被呼巴哈看破了——从刚才吏部尚书所说的那些人之中,宣和帝一时也不知选谁才能赢得稳妥。九名御林军同雅砻的武士比武,如果全赢了,那固然是好,没能全赢也不打紧。但文官就这么一个,输了那丢的就是整个大周读书人的面子……宣和帝既然挑不出人,就从这些人里选了个年纪最小的。

宣和帝是不知道呼巴哈究竟几岁,但看他留的那个胡子,瞧着也不可能比墨珣小。

墨珣若是赢了,皆大欢喜;但如果输了,那也可以推说成是墨珣年纪小……

第238章

墨珣觉得呼巴哈也算是给宣和帝留面子了,没有当面直接点破,宣和帝也可以完全不认。

宣和帝当面自然不好再说什么,这就只将胡巴哈的话当做是呼吧哈与墨珣两人之间的交谈罢了。

适才说好的比武,那此时不便耽搁,宣和帝这就问起了涂察克想如何比试。

既然对方为客,要彰显大周的待客之道,宣和帝这就把决定权交给了对方。

涂察克倒也没有说出什么刁钻的话来,毕竟他此次到大周来的目的是为了请婚,又不是来跟大周闹矛盾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如这样,刀剑无眼,就以棍棒和摔跤来比?”

涂察克这般提议,宣和帝便也点头,“不错,就这么比吧。”大过年的,也没谁想见红,以刀剑来比,那必定是要见血了。

因为比试的人有点多,宣和帝担心施展不开,这就请雅砻的使臣一同移驾宫中的校场。

涂察克跟在宣和帝身边,听着宣和帝说道:“友谊第一,比赛第二,切莫因为比武结果而影响了大周和雅砻两国之间的邦交。”

“哎,皇帝陛下这话就不对了。”涂察克立刻不赞同地说:“既然是比武,那就得拼尽全力。在我们雅砻,就算是两个朋友之间比试,那也是得拼尽全力的。如果不认真,那就是不仅是对对手的不尊重,也是对自己的不尊重。”

宣和帝给涂察克噎了一把,觉着自己跟这个涂察克说话怎么这么不得劲啊!他不过是随口说说罢了,谁不想赢?!“这倒也是,是该拼尽全力才是。”

宣和帝他们在前面走,而墨珣他们这些既定的参加比试的人则跟在后头。

墨珣听到禁军统领跟那九名御林军说了一句,“务必要赢。”

虽然听着像是一句废话,但那九名禁卫军便也面容严肃地应下了。墨珣从他们的脸上倒是看出了刚毅之色。

跟属下交待完了之后,禁军统领这就转而朝墨珣看了一眼。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墨珣接到了禁军统领的视线,便也点头示意。

然而墨珣并不是他的下属,禁军统领就算有心想说上两句,却也只能注意措辞。如此一来,倒不如什么都不说了。尽管墨珣品阶不如自己,但怎么说也是翰林院的人,还有个越国公撑腰……禁军统领最终也只是在墨珣的注视下,对墨珣说了句,“墨修撰尽力便可。”

“是。”墨珣倒也不觉得禁军统领说了句废话,毕竟禁军统领的心里也是有顾虑在的。但统领的品阶确实比自己高,他就算像对下属一样同自己训话,墨珣也不认为他对方哪里做错了。

墨珣想了想,“我穿着朝服,怕是多有不便吧?”

墨珣的朝服与禁卫军穿的衣服完全不同,朝服袖口宽大,下摆也长。平时上朝办公倒还好,但现在如果要比武,那可是会吃大亏的。此时天气严寒,但为了比试,也不便多穿。墨珣本就不怕冷,但身为大周的臣子,自然不可能将官服脱了,只穿着里衣跟外族比武……

禁军统领想了想,觉得墨珣的顾虑是对的,这就小声同齐公公商议,而后便命人取了一套他们禁卫军的常服来给墨珣先用。

墨珣换衣服的动作自然是没有避开人,而他这样郑重其事,若赢了,那自然没什么好说,但万一要是输了,反倒还惹人嫌恶,就连此时换衣服的动作也被人看成是一种“故作姿态”。

这一路上,宣和帝又问起了,人这么多,是一对一比呢,还是一起上呢?

涂察克想了想,这就答道:“一对一比,同时开始就行。”他们雅砻那边比武本来也就没什么规矩,只要能赢就行。但是大周这里规矩太多……想到这里,涂察克便开口对宣和帝说起了他们雅砻比武的形式来。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25书屋;http://m.25shuwu.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按照大周的比武方式,那摔跤手是得在一定范围内比试,若哪一方先出圈,那就算输了,但雅砻那边则是非得将人打趴下不可。而且,打趴下还不算,如果对方尚有余力,并不认输,那这也不能算是你赢……

宣和帝也不是第一次跟雅砻人打交道了,而今次如果不是因为雅砻那边政权更替,也不会派这个涂察克来当使臣。毕竟早些年经常被派到大周来出使的那个使臣,对大周的了解可是比涂察克清楚多了。

“所以使臣的意思是……?”

“看皇帝陛下是想按照哪国的规矩来了。”涂察克自然是想按照雅砻的规矩来办,毕竟他带来的这些武士都是雅砻人,若让他们顾虑这个顾虑那个,恐怕也施展不开。

他们雅砻那边,一旦比试起来,那就是“生死有命”的,万一在比试过程中出了什么事,那也只能说是你技不如人。在这个过程中,比试的一方可以主动开口认输,这样就不用再打,否则绝对是要打到站不起来,或是由裁判判定失败,这才算完。

一般没有人会认输,毕竟认了输的武士,自然也就不配再被称为“武士”了。所以,就算头破血流,也是要继续打的。

宣和帝倒是对雅砻那边的尚武文化知道一些。尽管他相信自己的禁卫军,但是现在不过是娱乐,也没必要打得头破血流。“既然现在是在大周的国土上,那就按照我们大周的规矩来办吧。”宣和帝不可能一味地让着雅砻那边,该强硬还是该强硬的。

涂察克立刻点点头,倒也没有拒绝。

裁判自然也是由宣和帝和涂察克两人担任。只是刚才涂察克说,要让全部的武士都一起下场比试,那么这样一来,恐怕就有些看不过来了。

宣和帝当然也不会去操心这些,现在是大周的主场满朝文武都可以当宣和帝的耳目,宣和帝丝毫不担心雅砻使臣会在这次比试之中使什么阴招。

跟涂察克他们介绍大周规矩的并不是宣和帝。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来宣和帝在雅砻使臣抵达京城时,直接召见他们就已经是给足了他们面子了。如果不是因为两边利益往来,宣和帝还真不用对涂察克这么客气,更是直接由礼部设宴就能将人打发回去了。

所以涂察克以及他带来的武士听完了大周比武的规矩之后,虽然频频皱眉,却也不好再说些什么。他们来大周之前,也接受过基本的指导。而其他的大臣就曾对他们千叮咛万嘱咐,让他们来到大周千万要仔细大周皇帝的脾气,不要惹了大周皇帝不高兴。

“开始吧。”宣和帝见涂察克那边听完了没说出什么反对的话,这就示意比试双方就位,准备先比棍棒。

为了公平起见,棍棒虽说是由御林军取来的,但却是让雅砻武士先行挑选。

墨珣倒是很少用棍、棒这类的武器,他以前虽是道修,却也习剑,但对棍、棒确实没什么研究。不过后来进了官学之后,倒是学了一些。而越国公府上的户外,无论是丁成英还是陆云泽他们同自己比划的时候也都是用棍。一开始是担心伤到墨珣,但是后来发现他们的这些担心都是多余的。可是两边比划却也还是用棍,墨珣倒也会一些。

长|枪用得就更多了,想来,如果把此时的长棍当成长|枪来使应该也是可行的吧。

墨珣这边刚拿上了长棍,呼巴哈就已经开始朝着墨珣招呼过来了。

墨珣自然是无暇顾及其他人的反应,这就生生接下了呼巴哈的一击。呼巴哈使了不小的劲儿,墨珣这一接只觉得自己虎口都被震得生疼。

呼巴哈丝毫不觉得自己这么突然对墨珣动手有哪里不对,毕竟刚才是大周的皇帝自己发话说“开始”的。

而墨珣这边也不是头一个开始的,相比起其他的九组,呼巴哈还给墨珣留了一定思考的时间。

整个校场全都是长棍敲击时发出的清脆响声。胡巴哈的动作很快,抓子棍子就又朝着墨珣袭来。然而只是这么短短的两三个回合,墨珣就已经摸出了这个呼巴哈的武功底子——就像他与越国公府的侍卫比武的时候一样,原先以为是特别厉害的对手,但是,在他面前确实有些不够看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墨珣一直以来都没有怎么用过长棍,本来以为是自己的短柄,却没料到对手比起自己来也好不到哪里去。

一开始还显得节节败退的墨珣,此时便已经是明显地占了上风。

墨珣也没有跟呼吧哈多费口舌,反手扣着长棍这就开始了反击。

他等着呼巴哈攻过来,只不过是为了试探。

本来墨珣跟越国公府的侍卫比试的时候就已经发现了这个世界的“武”停在了一个很初级的阶段,而这次雅砻的使臣看起来体格比较强健,墨珣还以为会有什么不同……

所以,等到他发现雅砻那边似乎也与大周一样压根就没有什么武功路数之后,便也放了手。

墨珣的身体随着这两次与呼吧哈的交手之中慢慢舒展开来,也不再等呼巴哈动手,这就提着长棍上了。而这个提棍上前还有个讲究,那就是他不能太随便就把呼巴哈打倒了……

输是不可能输了,但是赢也不能赢得太痛快,否则后头还不知道要有什么事呢。

墨珣此时也有闲情去注意旁边的动静,觉得自己差不多跟他们一起就行了。

而呼巴哈却是觉察到了墨珣的走神,顿时便认为墨珣是瞧不起他,立刻气性上头,这就握着长棍冲了上来。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25书屋;http://m.25shuwu.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墨珣瞧着那个长棍来到身前,却是一个侧身。然而呼巴哈把手一转,这就跟着墨珣的方向又上了。

墨珣原来也没怎么跟人比过棍法,不过按照常理来说,如果比试棍法的话,那手中的这个长棍就是不能离手的。想到这里,墨珣又是一个侧身,伸手将呼巴哈的长棍握住。

呼巴哈手上不能动,却是无论如何也无法将长棍从墨珣手中抽离。但是墨珣所料不假,这个长棍是不能随意离手的。

“啪”的一声响,呼巴哈还没反应过来,长棍便脱了手。

他刚刚明明十分用力地抓紧了武器,却不知怎么竟然这样就撒了手。好在他回过神来,便也将长棍又一把捞了起来。

呼巴哈的这个动作直接就用棍将墨珣挑了起来,墨珣显然是早就已经料到了呼巴哈的动作,这就随着他的动作翻了个身。

而被呼巴哈重新抓回的棍子又被墨珣伸腿这么一踢,更是连棍带人都往后退了几步。

随后,墨珣也不等他反应,更是飞快地欺身上前,往呼巴哈后退的反方向就是一抽。

呼巴哈的手中只感觉到了一阵摩擦,长棍便再次脱了手。然而这一次,他便也完全没有刚才那样的速度了——因为墨珣夺了他的兵器之后便退开了去,两人之间,距离相去甚远,呼巴哈此时想要动手补救也难了。

眼见着兵器没了,呼巴哈站定之后,木着脸愣在了原地,显然是还没想明白眼前的这一切究竟是怎么发生的。

然而,比试棍、棒,按照大周的规矩,那兵器离了手,便算是自行认输了。如果现在是在他们雅砻,兵器脱了手,那就不用兵器继续打……直到分出胜负为止。但是,刚才涂察克已经应了大周皇帝的话,现在他也只能认了。

而且,墨珣全程没有使诈,确实是凭着实力将自己手中的兵器夺走……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如此一来,就连呼巴哈本人都说不出什么来。

但要让他开口认输,他又说不出来。

墨珣将两只手中的长棍并到了一手,这就对着呼巴哈点了点头,正如还未曾开始比武时那样。

“审判官,承让了。”墨珣这话一说完,就想要退到一边,以免自己站在校场里影响了其他人的比赛。

墨珣本身也说不上,禁卫军和雅砻的武士究竟哪个更厉害一些。毕竟,墨珣也没有跟禁卫军切磋过。

呼巴哈听到墨珣这么说,非但没有客客气气地接下,反而皱着眉头,虎着一张脸,“我没有让你。”

“……”墨珣眨眨眼。

他当然知道呼巴哈没有让着自己,但是“承让”不就是个谦辞?既肯定了呼巴哈的能力,也让他输得不要太难看嘛。

墨珣却是没想到呼巴哈竟是完全不领情。

“你赢了,我输了。”呼巴哈再次强调这点,“我没有让着你,就是你赢了。”

墨珣觉得对方说这话的时候,眼底里透着一股子执拗。而且,看呼巴哈的架势,如果自己不说点什么,呼巴哈恐怕不会放自己离开。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想到这里,墨珣便试探性地走到呼巴哈身前,以空出的右手拍了拍呼巴哈的肩,用自己在徽泽大陆时一贯的语气说道:“你……还是回去多练练吧。”

第239章

呼巴哈乍一下听到墨珣的话,险些以为是自己听错了。他猛地转过头去,正见到墨珣一脸正经地又退开了两步。如果不是他刚才亲耳听见,恐怕他现在从墨珣的表情里,他根本想象不出刚才那样听起来毫不客气的一句话,竟然会是出自眼前这个看起来没多大的大周官员之口。

不是都说大周是礼仪之邦吗?

不都说大周的人最为谦逊吗?

这个翰林院的官员是怎么回事?!

墨珣以前在徽泽大陆怎么说也是混到了渡劫,更年轻的时候虽然也有人与他比试、挑战,但墨珣的语气经常就是——小老弟,回去多练练再来,不要浪费彼此的时间。

那个时候也有很多人恨墨珣恨得那叫一个咬牙切齿,但打又打不过,确实奈何不了他。

更早之前,墨珣倒是安分得很,并不爱在道友面前说话。一则是自身水平有限,二则是不想给玄九宗的人惹麻烦。后来,他惹的麻烦,自己就能够兜圆,那就再没有什么可担心的了。

墨珣刚才好好地跟呼巴哈说一句“承让”,哪怕呼巴哈不吭声,这事儿揭过也就算了……

可是,也不知道雅砻那边的人有什么毛病,非要逼着他改口。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概是要正视自己的不足吧……

“好!!!”

呼巴哈还处在震惊当中,这就听到大周的皇帝陛下大喊了一声“好”。

宣和帝的嗓子此时不可谓不嘹亮,说是振聋发聩都不为过。

墨珣听到了宣和帝的声音之后,这就朝着声源望去。

只见,宣和帝已经从椅子上站了起来,此时正走到围栏边,将手搭在栏上朝着这边看。

宣和帝自然不可能进入校场之中观看比赛,所以比试开始前,他便已经带着涂察克坐在高位。

然而十组人比试,总由遗漏。

前面的其他人还打得风生水起,原先也都是各自有着动静。而现下,宣和帝这视线一移,却发现墨珣那边已经打完了,墨珣手中还握着两柄长棍,如何能不叫人拍手称快?

墨珣立刻向宣和帝行了个礼,正欲从校场中退开,呼巴哈忽然走到墨珣跟前,将他拦了下来。“我们直接比摔跤。”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25书屋;http://m.25shuwu.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倒也不是不行,但其他人都还没比完,他们直接就进行下一个环节,是不是有点过分了?

而且,总得先跟宣和帝知会一声。

呼巴哈已经断定刚才墨珣的那句话存在了羞辱的意味,此时正是要找回场子的时候。他们雅砻人,从小就练习摔跤,而他眼前的这个文官,看起来也没多大,就算也是从小习武,那怎么都没自己学得久……刚才比棍,墨珣不过就是仗着自己身体灵活罢了。叫呼巴哈来看,墨珣从头至尾,都没有主动和他过过招。

“不如等你们雅砻其他的武士与我大周的禁卫军这场比完了之后,再一起比吧。”如果不是因为要顾虑宣和帝,墨珣此时恐怕早就应下了呼巴哈的话。

两人的比试反正避不开,倒不如速战速决,也省得墨珣站在校场之中一直等个不停。

还在徽泽大陆的时候,墨珣其实并不是一个很爱出风头的人。但是,有很多时候,都是身不由己。

虽说玄九宗会下山去招收弟子,但别的门派也会。如果玄九宗的名头不比别的宗门响亮,那么,在同等条件下,一样有灵根的人为什么要选择玄九宗?不单单只是这一方面,还有一些散修,想在一些个宗门里寻个落脚的地儿,那人家又怎么会挑他们玄九宗呢?

所以,世人说他锱铢必较、心胸狭窄……这些子虚乌有的形容,他都认下了。

一个门派之中,并不能要求每一个人都表现得悲天悯人、心怀苍生,总得有人张扬跋扈一些……

然而,哪怕别人都说墨九渊性子不好,但该为百姓做的事,他不也一样没有少做吗?

玄九宗掌门之位并没有传给墨珣,也正是因为墨珣的名声。就算他已经是整个徽泽大陆修为最高的修士了,但作为一个掌门,必定要大济天下。可墨珣一直以来,给外人的感觉都不是一个适合做掌门的人。

墨珣还记得他师父临终之前,唯恐他心有怨念,在弥留之际还特意给他说了好大的一通道理。

其实,对墨珣来说,就算师父什么都不讲,他心里也都跟明镜似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呼巴哈听了墨珣的话,这才意识到,他们雅砻的武士还在跟大周的禁卫军比武……

墨珣觉察出了呼巴哈脸上的狼狈,但是,这个狼狈跟他有什么关系呢。见呼巴哈没有什么别的话再说了,墨珣这就拿着两根长棍,往兰锜上上一插,这就朝着站在校场旁的禁军统领身边走去了。

禁军统领眼见着墨珣走过来,忍了半天,还是没忍住,“墨翰林好身手。”

墨珣猛地听到了来自禁军统领的夸奖,险些没来得及转换自己的态度,差点张口就是一句“哪里哪里,全靠其他人衬托”。

“或许是雅砻的使臣见我年纪小,这才留了手吧。”

禁军统领听到墨珣这么说,只是点了点头,并未戳穿墨珣的话。原本,作为禁军统领,他理应观察自己九个下属的动态,然而鬼使神差的,他却是全程观摩了墨珣与呼巴哈的对决——墨珣的动作干脆利落,丝毫不拖泥带水。若说一开始连连退让,那应当是在探呼巴哈的武功底子。等探完了之后,自然也就没什么顾虑了……

反观现在还在比试的九组人,彼此之间仍在对峙……禁军统领当真再说不出话来了。等到这次比试结束,他们还需勤加操练才是。

总不至于御林军却让一个翰林比下去吧!

墨珣虽然没有再与禁军统领对视,但禁军统领探究的视线却一直时不时地落在自己身上。墨珣不以为意,全当作没看见就是了。他本来以为自己会武的事早就已经藏不住了,却没想到宣和帝其实根本就对他没有多少印象。

墨珣与禁军统领在校场边大约站了有半柱香的时间,御林军和雅砻武士的比武才结束。

御林军九人之中有八人获胜,而输的那位看起来也像是刻意放了水。

放水放得太明显,就连墨珣都认为这个禁卫军像是在羞辱人。

场上的这些禁卫军,能够被禁军统领挑选出来,那必定是有过人之处的。这些人使的招数和上阵杀敌的武将不同,单打独斗看起来全然不虚。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然而,涂察克的想法与墨珣初时的想法是一致的。

这个比试结束了之后,涂察克脸色很是难看,但却碍于大周的实力,倒也不好当众发火。

宣和帝愣像是什么都没看出来一样,乐呵呵地跟涂察克说了两句话,并未一个劲儿地在涂察克面前说起输赢一事,只干脆将这个话题带过了。

涂察克拉长着一张脸,但宣和帝说话,他也不敢不应。只得按捺下火气,向宣和帝提议,可以开始比试摔跤了。

宣和帝自然没有异议,这就点头允了。

墨珣隔着老远却也看到了涂察克的表情,明显是觉得摔跤是雅砻的强项,想以此扳回一成。

只可惜,这九名御林军恐怕不会遂了他的愿了。

涂察克同宣和帝说好了之后,宣和帝这么让人将校场之中的铜锣敲响,这就让他们开始比第二场。

呼巴哈显然是一直在等了,好不容易听到声音响起,也不等别人提醒,这就站到了刚才的位置等墨珣进来。

就算墨珣借由刚才的比试已经看出了呼巴哈的功夫底子,但他却从来都不会小看自己任何一个对手。

两人面对面站好了之后,便都伏低了身子,盯着彼此。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25书屋;http://m.25shuwu.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等到第二个铜锣声响起之后,呼巴哈立刻先声夺人,猛地朝着墨珣扑了过来。

只是呼巴哈的动作在墨珣看来还是慢了。

墨珣朝着旁边一闪,这就避开了呼巴哈的攻势。

雅砻人确实打小就开始练摔跤,所以墨珣的这个动作对呼巴哈来说并不是奇怪。甚至,他也是很快就反应过来,继续朝着墨珣的方向抓去。

墨珣倒也不打算老这么躲。

既然刚才那场他和呼巴哈很快就分出了胜负,这一次干脆也是速战速决就好。

墨珣倒是很少碰到这样能够正视自己不足的人,很多人虽然嘴上说着“甘拜下风”,但实际上却是心不甘情不愿的。然而呼巴哈则不同,明明自己已经说了“承让”,可他偏偏要纠正自己的措辞……

面对这样的对手,墨珣自然也不好故意遛着他玩了。

墨珣结束了自己闪躲的动作,转而去擒呼巴哈。这下正好遂了呼巴哈的意,他也飞快地将墨珣揪住了。

手上都揪住了之后,比的就是脚下动作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两人脚下动作不断,倾刻间便有尘土飞扬起来,而这些弥漫着的尘土很快就挡住了其他人的视线。之后,在场围观的人只能看到呼巴哈身子一歪,竟是要倒地的架势。

宣和帝口中一个“好”字已经在嗓子眼了,只要呼巴哈一倒地,他这个字马上就要脱口而出。

然而呼巴哈自是警觉,手上抓着墨珣却是无论如何都不肯松手。也就是趁着这个时机,呼巴哈再次站稳了身子。

墨珣能感觉到他手上正在使力,然而这点力道对墨珣来说倒也不算什么。

两人再次对峙起来。

墨珣既然决定速战速决,那就不可能再让呼巴哈耽搁下去。这就做了一个佯攻,引得呼巴哈的注意力全都放在了右腿上,而后便趁其不备,抓着他的胳膊,以自己的肩膀为支点,这就将人摔倒在地。

“好!!!”

宣和帝的这个“好”字从刚才就已经憋在了嘴边,此时总算得以说出口,那声音之中自然是夹杂着兴奋与喜悦。

墨珣退开了两步,听到了宣和帝的声音之后,便立刻朝着他的方向躬身行礼。

墨珣在听到宣和帝跟身边的内监说“待会儿要好好赏赐墨爱卿”之后,便将注意力从宣和帝身上移开了。对宣和帝而已,今天这个不论是谁,原本没什么希望赢的人只要赢了,那都有赏,没什么例外。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而呼巴哈看起来像是被墨珣摔懵了,躺在地上好一阵子,这才看到墨珣冲他伸出了手。

今日如果是按照他们雅砻的规矩,被摔倒在地没什么。只要摔跤手尚有余力,那完全可以爬起来继续战。只是一开始就说好了是以大周的规矩来,那么倒地的一方自然就算是输了。

呼巴哈借了墨珣的手起身,这就听到墨珣张口来了一句,“多练几年再来吧。”

呼巴哈:“……”

第240章

墨珣此时的举动,在宣和帝看来那正是体现了大周的大国风范……

呼巴哈起身了之后,这就定定地盯着墨珣看个不停。

墨珣原以为自己那样一句话已经足以应付呼巴哈了,但看他现在这个反应……似乎自己说得还远远不够?

墨珣这就沉思了片刻,还不及开口,这就听到呼巴哈张口来了一句,“我家有个儿子正值豆蔻年华嫁给墨珣翰林正合适。”

“……”墨珣无奈了一阵,这才开口道:“我家中已有正夫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墨珣怀疑,呼巴哈这是与自己过手之后发现自己武功不差,所以才起了结交之心?但是,这个一结交就要嫁儿子……会不会太夸张了?说起来,墨珣这也不是头一回被人当面说亲了,早前还在建州的时候,也有同窗说要将儿子嫁给他什么的。

墨珣仔细想了想,好像自己在徽泽大陆的时候,就没遇上过什么修士主动要与自己结为道侣的啊。怎么到了这里就这么招人稀罕呢?

呼巴哈听完了墨珣的话,倒也不觉得他说了假话。毕竟自己瞧得上的,那肯定别人也能瞧上,更何况雅砻对墨珣而言还是个外族……想通了这点之后,呼巴哈也只是对着点头示意,算是明白了墨珣的意思。

等到这场比试结束,雅砻竟然还有两名武士赢了。

这个结果大概有些出乎了宣和帝的意料,所以宣和帝脸上也没了之前高兴的表情。

涂察克的反应和宣和帝也差不多,毕竟一开始他就是奔着能给大周一个下马威的目的,这才跟宣和帝说要比试的。现在这样的结果不仅出乎意料,还差强人意。

然而为大周赢得胜利的人自然少不了一顿嘉奖,不过这个奖励也就是些金银布匹罢了,如果要指着这个升官发财,那就真是可笑至极了。

比试结束之后,宣和帝勉强耐着性子又跟涂察克闲聊的几句。然而,宣和帝话语中已经透着明显的不耐烦,涂察克就算再迟钝,那也能从宣和帝的语气和眼神中看个分明。既然对方这么不情不愿的,那涂察克也就没有再继续在这里跟他尬聊的必要了。如此一来,涂察克干脆主动开口请辞了。

宣和帝对涂察克的这句话当真是求之不得,他本来还在想,这个涂察克究竟要到什么时候才能看明白自己的意图。如果涂察克还不开口,他恐怕就会以眼神示意马大全,让马大全过来说些什么,好让他能名正言顺地离开。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