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摄凰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378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漆黑冷穆地龙栖殿,唯有龙榻处,一盏如豆的宫灯幽幽燃着,晕开一小圈昏黄的光晕。

“吱呀。”

沉重的殿门被轻轻推开。

仅凭着脚步声,楚宸便已知晓来人是谁。他举着书,神色未动,“何事?”

“陛下!”李仁和疾步上前,在离龙榻三步之遥处恭谨跪下,双手高高捧起一封密函,“苏大人有密奏呈上!”

楚宸随即放下书卷,他面上不动声色,动作却快了几分,伸手接过密函。

“这不知好歹地苏子衿,原还知晓上奏!朕倒要瞧瞧,他都写了什么!”楚宸口中冷哼,似含薄怒,嘴角却是压不住地往上翘着。

他一边说着,一边急切撕开漆封,展开信笺。还特意将身子凑近了宫灯,以便照得更亮一些。

片刻,楚宸发出一声意味不明的轻笑:“呵!好个苏子衿!要么是石沉大海杳无音信,这一来信倒好,开口便管朕要银子!上回平定云南之乱,耗费了国库多少雪花银?如今竟还要朕掏腰包给他们修栈道!”

他虽说着斥责的话,语气却无多少怒意,反而带着一丝连自己都未曾察觉的纵容。

李仁和悄悄抬眼,觑着皇帝的脸色,见那眉宇间并无雷霆之怒,悬着的心才稍稍放下,赔着笑道:

“陛下明鉴,苏大人向来心系社稷,行事必有深意。此举想必也是为了朝廷在西南的长治久安着想。”

楚宸斜睨了他一眼,轻哼道:“这话若是说旁人,朕定疑你收了银子。不过”

他目光重新落回信笺,语气微缓,“苏爱卿确是如此。除了要银子,他还提议收编马帮,成立官督商办。奏请广开民智,大力吸引汉人夫子入滇教学,遍设学堂”

他逐条念着,指尖在纸页上轻轻划过。

起初李仁和只是垂首听着,待听到广开学堂时,脸色骤然一变,忍不住脱口而出:

“陛下!云南诸族本就离心离德,若再让那些蛮夷学了汉家经义韬略,日后恐生肘腋之患,反过来对付朝廷啊!这”

“哎!”楚宸微微抬手,止住了李仁和未尽之语,目光深邃,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苏爱卿并非不晓大义之士,他如此做,必然有他的道理。朕该信她!”

几乎是苏子衿离京都城门的那一刻,楚宸心中便已生出悔意。

他不该让苏子衿去云南的!

但帝王金口玉,岂能朝令夕改?

他只能暗暗期盼,盼他途中遇阻折返,盼他上书诉苦求援。他便可顺理成章地施恩赦免,召他回京。

可偏偏,那人竟就滑溜溜地进入了云南腹地,期间更是片纸未达天听!

此刻,看着这封密奏上条理清晰的治滇方略,楚宸忽然明白过来。

他的苏爱卿,并非全然是负气远走,而是真真切切地要去治理那片化外之地。

既然他有这份心,他身为天子,又怎能不成为他最坚实的后盾?

否则,他这千里迢迢的奔波,所受的艰辛困苦,岂非白白承受?

楚宸霍然起身,“李仁和!传旨翰林院拟诏:拨库银一万两,押解云南,交付布政使调度。另昭告天下,凡愿往云南担任学堂夫子之秀才,朝廷授其正八品迪功郎散衔!凡举人功名者愿往,授正五品奉议大夫散衔,世袭三代!”

“奴才遵旨!”

李仁和心头剧震,几乎能够想象到明日早朝,这两道旨意一出,怕是要掀起轩然大波!

a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