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摄凰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403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苏子衿摆摆手,示意无妨,转身朝杨府内走去:“郑大人来得正好,随我来,有要事交代。”

郑和连忙亦步亦趋跟上:“大人请吩咐。”

步入府内,远离了血腥的庭院,苏子衿脚步未停,“我欲让你暂代大理知府一职。你可愿意担此重任?”

郑和一愣,随即问道:“暂代?那那大人前往昆明赴任时,可还带上和?”

苏子衿脚步微顿,侧头看他:“若届时,大理知府一职寻得了合适人选接手,自然带你同去昆明。但若暂无合适人选”

她语气转缓,带着一丝安抚,“只能委屈郑大人暂且留在大理坐镇。不过,一旦有合适人选接替,你便可即刻启程前往昆明寻我们。留你在此,实有另一层深意。”

她目光投向回廊深处,“昆明局势,想必比之大理,更为盘根错节,水深难测。有郑大人你坐镇大理,稳固后方,便如同在我等前方留下一处坚实的堡垒。进,可为策应;退,亦是依托。此地,至关重要。”

郑和闻,心中豁然开朗。他并非愚钝之人,深知大理作为根基之地的重要性。苏子衿将此重任交托,既是信任,也是倚重。

他立刻正色,抱拳深深一揖:

“大人深谋远虑!和明白了!请大人放心,和定当竭尽全力,替大人守好大理!人在城在!”

苏子衿微微颔首,眼中流露出赞许。

她信步前行,穿过回廊,来到了杨府内的知府议事厅。当地土司采用了世袭制。

杨府既是杨氏大本营,也有知府的办公之所,其中单独划出了一个院子,设立了衙门公堂签押房,颇具规制。

建筑融合了中原官衙的庄重与彝族土司建筑的粗犷特色,梁柱雕饰着独特的图腾,透着一股异域边陲的威严。

苏子衿站在厅堂中央,目光缓缓扫过这颇具异族风情的土衙门。

心中涌起改土归流的念头。

云南之所以叛乱频仍,根源之一便是这世袭罔替的土官制度。

土司治下,百姓只知土司,不知朝廷,更遑论天子。若能趁此良机,上奏朝廷,废除土司世袭,改由朝廷直接委派流官治理

她脑中闪过后世清王朝在云南成功推行的改土归流之策,成效显著。

然而,念头刚起,又被她按捺下去。

时机未到!

如今云南百族对朝廷,对皇帝的认同感太过薄弱。若贸然强行推进,必定激起强烈反弹,届时叛乱四起,反噬之力恐怕远超收益,实乃利大于弊。

“急不得”她心中默念,“欲速则不达。还需耐心等待。”

待到汉学庠序如星火遍布大理乡野,待到华夏衣冠礼乐,诗书教化如春风化雨,浸润民心。

待那时机成熟,根基稳固,再行这改土归流之策,方能水到渠成,长治久安。

s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