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如何拯救德意志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31章 时代的抉择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更何况,俄国国內的舆论也倾向於援助同为斯拉夫兄弟的塞尔维亚。而塞尔维亚的埃莱娜公主、黑山的公主们更是泪眼盈盈地向沙皇哀求,使得心软的尼古拉二世渐渐倾向於出手相助......

“但真的必须下达全国总动员令吗?承诺支援塞尔维亚,並下达局部动员令,难道还不够?”

沙皇依旧举棋不定,不愿迈出那关键的一步。

这让俄国的將领们感到无比焦急,几乎要被逼疯了。

在他们看来,这种局势下,局部动员根本毫无意义。

“陛下,若奥匈帝国抢先下达总动员令,我军將处於极端不利的局面。”

“是啊,我们必须儘快完成总动员,並做好战爭准备!”

“可......若我们下达总动员令,不就会刺激德国吗?”尼古拉二世仍有所顾虑。

“他们也有两线作战的压力,不会轻易主动介入。”

儘管沙皇仍在犹豫,俄军高层却毫不退让。

他们当然知道,总动员令极有可能激怒德国,但在他们的认知里,战爭的胜负最终取决於谁能更快下达总动员令,谁能集结更多的兵力。

而且问题在於,不只是俄国军方会这样想,各国军方都是如此认为的。

如果奥匈帝国抢先宣布总动员呢?

那俄罗斯將无力做出迅速的军事反应,只能眼睁睁看著敌人占据优势地位。

这意味著战爭的失败。

因此,无论风险如何,俄国的將领和贵族们都坚持,必须儘早未雨绸繆,下达总动员令。

他们都选择性地忽视了一点——或许正是这种想法,一步步推动著战爭的爆发。

“呼......好吧。”尼古拉二世终於做出了决定,“如果奥匈帝国无视我们的警告,向塞尔维亚宣战,那就立即下达总动员令。”

最终,他被將军们的劝说所压倒,不得不妥协。

然而,即便如此,那个挥之不去的不安仍在他的脑海中縈绕——

“这一切......真的对吗?”

......

“该死,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俄罗斯的答覆还没来吗?!”

与此同时,原本沉浸在两次巴尔干战爭胜利甜美果实中的塞尔维亚,此时却因为那个名叫加夫里洛·普林齐普的无名小卒,突然间就陷入了与奥匈帝国开战的局面,整个国家形势一片混乱。

“德拉古廷·迪米特里耶维奇(Дpaгtnh Дnntpn?eвn?)那混帐东西去哪了!”

“他已经收拾东西跑路了!”

“去找!把那个该死的混蛋,还有『黑手社』的混蛋全都揪出来,立刻处决!!”

塞尔维亚首相尼古拉·帕西奇(hnkлa Пaшn?)得知“黑手社”首领、塞尔维亚军情部门负责人、绰號“阿匹斯”的德拉古廷·迪米特里耶维奇,竟带著手下连夜逃走,怒不可遏。

这场灾难究竟是谁引起的,如今竟还敢丟下一切不管,临阵脱逃!?

之前未能及时肃清“黑手社”,实在是悔之晚矣。

“来自驻俄大使馆的紧急消息!俄罗斯决定支援我们!”

“真的吗?!”

正在帕西奇发誓若是抓住“阿匹斯”,一定要將其碎尸万段时,塞尔维亚驻俄公使紧急传来的消息,让所有塞尔维亚人猛地站起身来。

奥匈帝国的最后通牒,没有给塞尔维亚留下任何谈判的余地,要么屈服,要么战爭。塞尔维亚政府一直陷入两难,不知该如何抉择。

当然,早在波士尼亚危机时,塞尔维亚就曾叫囂著要向奥匈宣战,但谁又能想到,战爭竟真的降临了呢?

如今的塞尔维亚,已是四面楚歌,而这来自圣彼得堡的支援消息,无疑是久旱逢甘霖。

“俄罗斯要帮助我们!”

“绝不能向奥匈屈服!战斗到底!”

塞尔维亚政府上下群情激奋,誓要抗击奥匈帝国,最终,他们拒绝了最后通牒。

当然,即便有俄罗斯的支持,塞尔维亚也无法真正与奥匈帝国抗衡。

而且与原本的歷史不同,如今奥匈因皇帝遇刺而怒火中烧,根本不可能再给塞尔维亚留有一丝活路,他们的態度无非是:“你是想乖乖去死,还是挨打之后再死呢?”

因此,此时的塞尔维亚,根本別无选择。

...

与此同时,奥匈帝国

“......终究还是走到了这一步。”

“陛下。”

“我明白了。贝希托尔德,向塞尔维亚王国宣战吧。愿主保佑奥匈帝国。”

奥匈帝国对此迅速反应,他们早已预料到塞尔维亚绝不会选择屈服。

“......综上所述,奥匈帝国政府特此通告,奥匈帝国与塞尔维亚王国即日起进入战爭状態。”

1913年7月10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

“比洛、法金汉。”

“请吩咐。”

“在帝国全境发布总动员令,启动施里芬计划。自1871年以来,我们德意志帝国再次迎来了战场的召唤。”

“遵命!”

奥匈帝国宣战仅一个小时后,德意志帝国隨即发布总动员令。

俄罗斯帝国

“德意志帝国不是说不会介入吗?!”

“陛下,我们已经踏上了一条无法回头的道路。现在,必须做出决断!”

“唉......发布总动员令吧。”

1913年7月11日,奥匈帝国宣战的第二天,俄罗斯帝国发布总动员令。

...

“继奥匈、德意志之后,俄罗斯也发布了总动员令!”

“他们竟然为了一个刺杀皇帝的凶手就要开战?这简直是疯了!”

“可如果此刻袖手旁观,俄罗斯就完了。整个欧洲的战鼓已经擂响,现在,已经到了必须决断的时候。”

“该死......愿上主保佑伟大的法兰西。”

1913年7月12日,法兰西共和国发布总动员令。

...

欧洲做出了抉择。

如今,是时候承受抉择的代价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