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三国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二十四回 天意难测 第二十五回 降汉 高光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荀彧恐关公有诈,操相信云长必不失信,遂引军退。

关公引兵入下邳,见人民安妥不动,径到府中来见二嫂,甘、糜二夫人听得关公到来,急出迎之。

关公将无奈投降曹操之事的来龙去脉详说于二嫂,特来请示嫂嫂的主意(上闻下达,淡泊明志)。

二夫人只是担心:日后曹操不容关公去寻皇叔。

关公表示自有主张,二夫人也便不说什么了,关公辞退,遂引数十骑来见曹操。

操自出辕门相接,关公下马入拜,操慌忙答礼。

操设宴相待,次日班师还许昌。

关公收拾车仗,请二嫂上车,亲自护车而行,操欲乱羽君臣之礼,使关公与二嫂共处一室。

关公秉烛立于户外,自夜达旦,毫无倦色(人须有志气、和气与浩然之气。志气为中,和气为表,内圣而外王)。

操见关公如此,愈加敬服,既到许昌,操拨一府与关公居住。

关公分一宅为两院,内门拨老军十人把守,关公自居外宅。

二、“美髯公”的由来

操引关公朝见献帝,帝命为偏将军。

曹操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款待关羽,关羽将所送金银和美女均送予嫂嫂。

操闻之,又叹服关公不已。

操见关公所穿绿锦战袍已旧,即度羽身品,取异锦作战袍一领相赠,关公受之,穿于衣底,仍用旧袍罩之。

操笑问关羽如此穿衣之故,关公言明:旧袍乃刘备所赐,羽穿之如见备面,不敢以曹操之新赐而忘备之旧赐,故穿于上(我有我的骄傲和坚持,不需要为他人忍气吞声妥协退让)。

操口虽称羡,心实不悦。

操见关公有泪容,问其故,关公言明:二嫂思兄痛哭,不由羽心不悲。

操笑而宽解之,频以酒相劝。

关公醉,自绰其髯,操问云长髯有数乎?

关公实言:约数百根,每秋月约退三五根,冬月多以皂纱囊裹之,恐其断也。

操以纱锦作囊,与关公护髯。

早朝见帝,帝见关公一纱锦囊垂于胸次,帝问之。

关公对答:羽髯颇长,曹操赐囊贮之。

帝令当殿披拂,过于羽腹,帝赞:真美髯公也!

因此人皆呼为“美髯公”(名人说的话叫名言;普通人说的话,无论多么有道理都是废话)。

三、宝马配英雄

曹操将吕布所骑赤兔马并鞍辔送与关公,关公再拜称谢。

操不解:操累送美女金帛,公未尝下拜;今操赠马,乃喜而再拜:何贱人而贵畜耶?

关公解释:羽知此马日行千里,今幸得之,若知备下落,可一日而见面矣。操愕然而悔。

操问张辽:操待云长不薄,而云长常怀去心,何也?

辽往见关公,辽问关公:关公在曹操处,不曾落后?

关公表示:深感曹操厚意,心念刘备,未尝去怀。

辽不解:刘备待关公,未必过于曹操,关公何故只怀去志?

关公解释:羽固知操待关公甚厚,奈羽受刘备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必立效以报曹公,然后去耳。

辽问关公:倘刘备已弃世,关公何所归乎?关公表示:愿从于地下。

辽知公终不可留,乃告退,回见曹操,具以实告。

操感叹关公事主不忘其本,乃天下之义士也!

荀彧宽慰:关公言立功方去,若不教关公立功,未必便去。

操然之。

四、不听良言

袁绍欲进兵赴许都,便商议破曹之策。

田丰劝谏:前操攻徐州,许都空虚,不及此时进兵;今徐州已破,操兵方锐,未可轻敌。不如以久持之,待操有隙而后可动也。

绍因问刘备的意见,刘备却表示:袁绍若不讨之,恐失大义于天下(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不无道理)。

绍遂欲兴兵,田丰又谏。

绍怒,田丰顿首言明:若不听臣良言,出师不利。

绍大怒,欲斩之,刘备力劝,乃囚于狱中。

沮授见田丰下狱(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乃会授宗族,尽散家财,与之诀,众皆下泪送之。

绍遣大将颜良作先锋,进攻白马,沮授劝谏:颜良性狭,虽骁勇,不可独任。

绍不听,大军进发至黎阳,东郡太守刘延告急许昌。

曹操急议兴兵抵敌,关公闻知,遂见操请求参战。

操婉拒,关公乃退。

五、关公再现高光

操引兵分三队而行,先提五万军亲临白马,靠土山扎住,见颜良前部精兵十万,排成阵势,操骇然,令吕布旧将宋宪出战颜良。

宋宪领诺,战不三合,颜良斩宋宪于阵前,魏续想为宋宪报仇,操许之。

交马一合,颜良劈魏续于马下,徐晃与颜良战二十合,败归本阵。

诸将栗然,曹操收军,良亦引军退去。

程昱向曹操举荐关羽来战颜良,操恐关羽立了功便去。

昱分析:刘备若在,必投袁绍,今若使云长破袁绍之兵,绍必疑刘备而杀之矣,备既死,云长又安往乎?

操大喜,遂差人去请关公。

关公即入辞二嫂,二嫂希望关羽今此去,可打听皇叔消息。

关公领诺而出,直至白马来见曹操。

操讲明情况,关公请求观之,操置酒相待,忽报颜良搦战。

操引关公上土山观看,操与关公坐,诸将环立。

曹操对关公大赞河北人马,关公认为其如土鸡瓦犬耳!

操又指认颜良给关公看,关公举目一望,认为颜良,如插标

卖首耳!

操劝关公不可轻视,关公起身许诺:去万军中取颜良首级,来献曹操。

张辽提醒:军中无戏言,云长不可忽也。

关公奋然上马,倒提青龙刀,跑下山来,凤目圆睁(关公睁眼,果要杀人),蚕眉直竖,直冲彼阵。

河北军如波开浪裂,关公径奔颜良。

颜良见关公冲来,方欲问时,关公赤兔马快,早已跑到面前,颜良措手不及(传言:关羽与颜良的武艺本身不一定相差甚远,只不过关羽的马快,颜良没来得及反应,所以才会被关羽一招了结!),被云长手起一刀,刺于马下(青龙偃月刀,据说宋朝才有之物。此处“刺”更应是槊、矛之类的冷兵器,刀用斩、砍、劈,方为合适)。

关羽忽地下马,割了颜良首级,拴于马项之下,飞身上马,提刀出阵,如入无人之境。

河北兵将大惊,不战自乱。

曹军乘势攻击,死者不可胜数,马匹器械,抢夺极多。

关公纵马上山,众将尽皆称贺。

关公献首级于操前,操大加赞赏!

关公谦虚:张翼德于百万军中取上将之头,如探囊取物耳。

操大惊,告知众人:今后如遇张翼德,不可轻敌,令写于衣袍襟底以记之(好脑子不如烂笔头)。

颜良败军奔回,半路迎见袁绍,报说被赤面长须使大刀一勇将,匹马入阵,斩颜良

而去,因此大败。

绍惊问:此人是谁?沮授指出:此必是刘刘备之弟关云长也。

绍大怒,唤刀斧手推出刘备斩之(生死大事,岂可只听一面之词)。

预知刘备性命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