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破浪三十年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65章 买不起房的万元户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观云县的老一辈流传下来一句话谚语:十月天短,无风就暖。

周末上午晴天,又赶上没风,天气有所回暖。

许志远搬了凳子坐在店门口,专心致志地看着一张一寸的照片,给老人画遗像。

一位中等身材、皮肤白净,戴一副眼镜的中年男人从店门口经过,他看许志远在画像,就走到他旁边看着他画,还不由地夸赞,“可以啊,画得透像!”

许志远抬头看了他一眼,笑着说:“谢谢夸奖。”

中年男人并没有走开,又看了一会儿,他忽然开口问道:“年轻人,农机产品能画吗?”

许志远知道很可能要来活了,他放下手里的画笔,礼貌地站起身,看向中年人,“能画,您需要画在哪儿?”

“我们门市部门口焊了一大块铁皮牌子,准备画在那上面!”

“没问题,我经常给各单位画壁画。”

许志远边说边掏出烟递给中年人。

中年人接过烟,拿在手里,对他说:“你记下我的电话号码,等有空去找我。”

许志远拿来纸笔,中年人接过,写下电话号码并在落款处写了个“宋”字。

“我在农机展销门市部上班,你有空打这个电话联系我。”

中年男人说完便离开了。

许志远继续画像,但手上的速度却不由得加快。

此时的他表面平静,心里已经开始盘算,这个生意要是能接下来,肯定能赚不少钱,离买房的目标又能近一步。

下午画完遗像后,他没给那人打电话,而是直接去了农机展销门市部。

门市部旁的路边竖着一块用铁皮焊的大牌子,牌子上面个别地方的漆都已经掉了,看样子已经焊好有一段时间。

许志远走进门市部,里面是个展销大厅,大厅里整齐地停放着各种各样的农机产品。

有个年轻人笑着迎面走来,热情地问许志远:“你想买啥样的农机?我给你介绍。”

许志远微笑看着他,反问道:“你们单位有个姓宋的中年人,戴个眼镜……”

他话没说完,就被那年轻男子打断,“你找宋经理啊?他就在办公室,我帮你叫!”

宋经理很快从办公室出来,见来人是许志远,便走向他,边走边说:“牌子就在外面路旁,咱一块过去看看。”

快出门时,他回头跟那年轻人交代:“小王,你把小四轮拖拉机和其他几个农机产品的说明书都拿过来。”

两人一块来到路边站着的大铁牌旁,宋经理介绍道:“这牌子高两米五、长六米,已经焊好一段时间了,因为太大,一直没找到能画好的人。”

说话间,小王递来一沓产品说明书,宋经理从里面挑出小四轮拖拉机的,指着上面的产品展示图给许志远看,“把这个小四轮画在大铁牌子上,空余的地方再画些其他农机产品。”

许志远认真看了看说明书上的图片,又看了看那块大铁皮牌子,“问道:宋经理,你有没有啥具体要求?”

宋经理倒也爽快,他笑着说:“就一个要求,咱是农机展销大厅,画的小四轮拖拉机得是往外开的,预示着都能卖出去。”

许志远点点头,又看了眼说明书上的图片,自信地说:“没问题!”

第二天一大早,天刚蒙蒙亮,许志远就带着工具和绘画材料来到大铁牌前,他站在牌子对面,仔细端详了一会儿,等心里有数了,就上到大铁牌前的脚手架上,开始作画。

大铁牌高两米五,他在一米六处画一道线,把大铁牌子分为上下两部分,准备在线上面画小四轮拖拉机、下面画手扶拖拉机、柴油机等农机产品。

许志远按照说明书上的图,先画好小四轮拖拉机的整体轮廓,经过一天多的构图、填色,一辆大红色小四轮拖拉机便逐渐清晰地呈现在大铁皮牌子上。

他从脚手架上下来,拿出一根烟点上,边吸边认真看着,想找出哪里还需要微调。

几个路过的行人都好奇地驻足观看,忍不住赞叹道:“这小四轮画得透像!看着跟真的一样!”

两个三十多岁农民打扮的人从旁边经过,其中一个看到铁皮牌上的小四轮拖拉机,高兴地说:“巧了!我正愁不知道在哪儿买小四轮呢!”

许志远一听乐了,还没完全画好就能招来生意,看来的确能起到宣传效果!

他连忙指向旁边的农机展销门市部,“就在那儿买!”

两人道了谢,快步走进门市部。

为了让画面整体不那么呆板,许志远又在画好的小四轮上方画上蓝天、白云做背景,四个轮子周围又加了庄稼和青草。

从远处看,像一辆真的小四轮拖拉机行驶在一望无际的田野上。

销售员小王站在路边看着,非常激动地对许志远说:“你画的小四轮真像!光这两天就招来好多人问价,已经卖掉好几辆了!我们宋经理可高兴了!”

得了夸赞,许志远画得更带劲了。

他在铁皮上划的那道线下方又画了手扶拖拉机、柴油机等四个小农机。

人们步行或者骑自行车从这条路经过时,远远就能看到一张大铁皮牌子上,通过合理布局画上的几样农机产品。

这个招牌不但起到宣传产品的作用,也成-->>为县城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画好后第二天,许志远拿着开好的发票找宋经理结账。

宋经理当时正站在农机展销大厅里,他接过发票,很爽快地签了字,还高兴地带着许志远参观农机展销大厅里的那些农机产品。

展厅很大,足有一百多平方,里面有序地摆放着各种农用机械,大中小一应俱全。

许志远四下看了看,很快发现一个问题——展厅高,除了地面上摆放的那些农机产品外,四周都是空墙,他连忙提议:“宋经理,这墙面空着怪可惜,要是能把墙都刷白,画上各种农用机械,不显得咱的产品更多吗?”

宋经理一听,立刻喜上眉梢,“你这建议好!那你有空就过来,把这展厅的墙上全画上农机!”

他大手一挥,显得十分豪迈。

看着那偌大的展厅,许志远觉得这下肯定又能挣到一大笔钱了!

平时要上班,许志远只能利用早晚和周末闲暇的时间来画,就这样陆续画了一个多月,才全部画好。

画农机一共挣了六千三百块钱,这在当时算一笔不小的收入,加上原来的积蓄,许志远心里有了底气,周末就带着郑晓红一起去看房子。

两人来到城乡结合部,连看好几家,都没找到合适的。

原本一万出头就能买到的房子,现在已经涨到一万六七,不光住房面积小,门口还是土路!好点的那种独门独院的小洋楼又太贵,最便宜的都要三万六!

两人乘兴而来,败兴而归。

郑晓红觉得那么多钱暂时用不到,放家里又不安全,就决定存进银行。

离郑晓红家住的地方不远处有家银行,刚装修好,用的材料好,显得富丽堂皇,玻璃门左右两边贴着用大红色的即时贴刻成的大字:存款不问来路,取款不问去向!横批:为储户保密。

字周围还留有三四毫米宽的小白边,红字在白边的衬托下,显得更加醒目。

郑晓红推开玻璃门走进去,门旁站着两位身材苗条,身上斜披着大红色绶带的年轻女子,她们面带职业微笑,见郑晓红走进来,同时向她鞠躬,异口同声地说:“欢迎光临!”

郑晓红第一次见到这阵势,感到受宠若惊。

她以前到银行存款从没受过这样的待遇,顿时感觉有钱真好!

她径直走向银行柜台,里面坐着位年轻女职员,一见郑晓红就微笑着问:“请问你准备办哪项业务?”

“存钱。”

郑晓红边说边从包里拿出一沓纸币,女职员隔着玻璃橱窗向她介绍说:“现在存定期有活动,存一万送现金二十元。”

郑晓红忙问:“那存六千给吗?”

对方微笑着摇摇头,“够一万才给。”

郑晓红听后立刻折回家,从抽屉里找出两张存单。

这两张两千的存单都是存的定活两便,她再次来到银行,把四千全部取出,跟六千现金一起办了张一万元的一年定期存单,年利率百分之十二。

她拿着存单和银行送的二十元现金,迈着轻盈的步伐,高高兴兴地回到家。

许志远从店里回到家时,郑晓红已经准备好晚饭,不仅买了许志远爱吃的猪头肉和她爱吃的护心皮,还买了他们俩都爱吃的卤汤煮的花生米。

有菜,自然不能少了酒,心情好了,她就想跟许志远喝两杯。

许志远一看桌上的卤菜,不由得惊奇地问:“咋这么丰盛?有啥高兴事吗?”

郑晓红便把去银行存钱的事告诉了他,还举起酒盅敬许志远,“庆祝下,咱终于攒够了一万块钱!”

许志远举起杯子回敬她,“咱成万元户了,值得庆贺!”

喝完一个酒后,许志远扫了眼桌上的菜说:“三个菜有点少,我再炒一个,凑够四个菜,四是(事事)如意。”

最后一个菜端上桌后,两人几盅酒下肚,都有了些许醉意。

许志远看着老婆孩子,笑着说:“咱上对得起父母,下对得起孩子,以后千万别再委屈自己!该吃吃,该穿穿,别怕花钱!花完咱再挣!”

郑晓红笑着应下,两人酒兴正酣时,忽然听到对面堂屋里传来许东升愤怒的声音:“这个志高,他这是想气死我!我这张老脸都让他给丢尽了!我后悔呀,要知道他这样不让我省心,当初说啥也不让他顶替!”

段秀琴在一旁劝:“他爸,你坐下消消气,为他气病了不值得!”

“他妈,快给我拿救心丸!”许东升说话的声音变得越来越微弱。

许志远跟郑晓红感觉事情不妙,赶紧起身过去,等他们赶到时,许东升已经服下救心丸,睡在床上。

许志远小声问母亲:“俺爸咋了?”

段秀琴压低声音说道:“还不是被你二哥气的,他两口子又生气啦!你们回去吧,你爸休息一会儿就没事了。”

许志远不放心地看了父亲一眼,压低声音对母亲说:“需要去医院叫我。”

段秀琴点点头。

许志远怕影响父亲休息,就跟郑晓红一块回去了。

回去后,气氛就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许志远显得心事重重。

他仿父亲,爱面子,也觉得二哥给这个家丢人,本来高兴的心情还是被打扰了。

.b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