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惨了,那老登是我爷爷秦始皇?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41章 扶苏进宫见皇帝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长公子府。

经过一日的消化,扶苏才对儿子的看法有些明悟,不禁喜从中来,高兴之余便在府中走动。

父皇不让他上朝,朝堂政事他几乎没有过问了,却也显得轻松,不过这不是他想要的,他是长子,为父皇分忧是他份内事,即使父皇疏远他,他却不会就此沉沦。

不知不觉到了寝殿,却见姚氏正对着一物梳妆,时不时摩挲几下,甚是爱惜。

他很久没有见过夫人有如此心情了,便凑近一看,竟发现那物可清晰地将他照进其中,甚是新奇。

“这是何物?”扶苏问姚氏,姚氏笑了笑说,“镜子,子婴鼓捣出来的。”

“镜子?”扶苏仔细端详,竟发现美不可言,啧啧称奇,“闺中美物也。”

“自然,咱们儿子鼓捣出来的东西何时令人失望过。”姚氏沾沾自喜,又是摩挲着镜子,就似是禁脔一般。

扶苏妒忌了,一把夺过镜子道:“此物赠与儿媳,可否?”

他依旧惦记着右丞相的孙女,当然,好物还是要用在正确地方,夫人虽喜欢,却比不上讨个儿媳来得重要。

姚氏也算善解人意,回眸笑道:“自你上次见了右丞相孙女后就念念不忘,一直想让她成为咱们的儿媳妇,也罢,此物甚好,赠与嫣然也好。”

右丞相孙女叫冯嫣然。

“那就多谢夫人了,寻个时间咱们去拜访右丞相。”

“甚好!”

姚氏应允。

二人很久没有在一起好好说话了,便相挽来到案几旁坐下来。

闲着没事,扶苏顺手从怀中摸出竹简,上面写着‘戒子书’。

这是儿子写的,他越读越觉得有理,越读越觉得字字珠玑,句句说到心坎里去。

且文意通明,可谓大家之作。

读之爱不释手,弃之又恐丢失,遂深藏怀中,闲暇之余必品鉴一番,可惜许久无人来拜访了,无人能分享他的自豪。

这是儿子大作,他虽不及,却是倍感自豪。

“你在看什么呢?”

姚氏见扶苏捧着竹简看得津津有味,轻声问。

“自然是子婴之大作,对了,你快来看看,儿子有长进了,能写出如此大作,实乃天人之姿,我等皆小看他了。”

扶苏欢喜地说着,姚氏凑过头去看,见上面写着‘诫子书’三个大字,摇头笑道:“你给子婴骗了,这不是他写的。”

“哦!”扶苏不解,问,“是吗?我明明看到是他写的。”

“我能骗你吗?他亲口说是父皇写给你的,他只不过借花献佛罢了。”

“父皇写给我的?”扶苏一愣。

“自然!你不会看命名吗?诫子书,父对子的告诫,能是子婴写的吗?”

扶苏点头。

既然是诫子,自然是父写给子的,这么说来他真被子婴骗了,亏他还将之夸成天人。

“可,父皇不是讨厌我吗?为何要给我写诫子书?”他太了解父皇了,断然不会花费心思给他写如此至理之句。

“自然是想你改变,他表面上讨厌你,实质上不一定,他心里还是有你的。”姚氏也不知道为何父皇要写诫子书,但从内容来看,句句都是教导之言,实乃用心良苦,不难看出父皇的苦心。

或许他对扶苏还未失望,之所以疏远实在是恨铁不成钢罢了。

扶苏陷入沉思。

子婴说父皇是个孤独的人,之所以孤独,是因为他有期望。

“父皇依旧对我有期望?”扶苏突然想到什么,猛地站了起来,“父皇还没有放弃我。”

猛然想到诫子书里的‘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父皇这是告诫他不要太浮躁,三思而后行,才能明志,才能致远。

对,自己的确浮躁了,因政见不合就和父皇吵起来,因自己固执而偏见父皇太自私,现在想想,父皇真的自私吗?

明明是自己没有三思而后行,太浮躁了,而不顾及父皇的感受。

子婴说得对,父皇太孤独了,需要人体谅、关怀,而他却一点都做不到,此刻,父皇一点都不介怀,还给自己写诫子书。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