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渊宇谲辰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十一章 和美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书末页

姜善真注视着姬炎恭敬的模样,眼中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欣慰。他袖袍轻扬,一股温和却不容抗拒的力量将姬炎徐徐托起。几乎同时,一卷古朴的经卷自他袖中翩然飞出——卷面暗金纹路流转,似有生命般隐隐起伏,仿佛封印着某种沉睡的力量,最终稳稳落于姬炎掌心。

“你已修习姬家秘术‘***八荒’,此乃通天彻地之无上法门,玄奥至深。若能真正悟透其意、融会贯通,自有开天辟地、扭转乾坤之威能,这秘术老夫便不再多传。”他语声微顿,目光如深潭映月,静静落在那卷经籍之上,续道:“但这卷‘龙行天下’功法,刚猛凌厉,气势如龙腾九霄,正合你如今道心坚定、矢志前行之态。望你善自参悟,以龙威助道途。”

姬炎双手恭接,指尖方才触及卷面,便感一股磅礴气息扑面而来,恍若真龙低吟、震荡心神。他不再多言,蓦然双膝跪地,郑重叩首。声音清朗似金石相击,字字铿锵,如有烈火燃烧其间:“弟子叩谢师尊传功法之恩!自今日起,必当时刻勤修,夙夜不懈。他日若需,愿为师尊、为宗门——万死不辞!”

“去吧。”姜善真微微颔首,目光既含期许,亦藏深意,仿佛已望见他未来漫长道途中的风雨。“先去寻你大师姐姜诗雅,她自会为你安排居所,熟悉宗门环境。”他语气忽转,声调中多了一分山岳般的凝重:“记住,为师每隔三月必亲考你的功法神通。若有半分懈怠——定不轻饶!”字字如钟磬长鸣,震人肺腑。

姬炎心头肃然,深知这既是严训,亦是厚望。他暗握经卷,于心中立誓:绝不辜负师恩,必将以血汗铸前路,以龙行证大道。

姬炎躬身一礼,姿态恭谨而庄重,随后转身缓步退出大殿。他的背影挺拔如松,步伐沉稳坚定,渐渐融进殿外流转的天光之中。

姜善真目送他远去,脸上那抹惯常的温和笑意如潮水般悄然褪去,目光逐渐转深,似两口千年古井,幽邃得望不见底。他静立良久,直至那身影彻底消失于视野尽头,才几不可闻地低语:“天道将变,星辰移位,风云欲起……这孩子,身负凤夙血脉,或许正是这乱世中……唯一的变数之钥。”话音极轻,如一片落叶坠入深潭,顷刻便被殿中无边的寂静吞没。

自踏入师门那一日起,姬炎便将血海深仇刻入魂魄,恨意如火,日夜灼心。那份执念不曾宣之于口,却被他尽数炼进每一次呼吸、每一招修行之中。寒冬时节,他赤足立于蓝梦山巅深雪之间,听朔风呼啸,任冰粒如刀刮过脸颊,唯有指尖运转的灵气凝实如磐,纹丝不动;盛夏炎午,他盘坐于炙烤如烙的青石台上,汗如雨下,沿紧绷的脊背沟壑纵横流淌,而他的目光始终锁在《龙行天下》的古卷字句之间,专注如铸。

星移斗转六载,春秋交替六回。他不见晨昏之娱,不闻世俗之喧,只感知着体内灵力日益磅礴汹涌,胸中信念之火愈烧愈烈——那火中有恨,亦有誓,如熔岩奔涌,从未有一刻止息。

姜善真无愧于“亲传师尊”之名,每三月一次的考核,雷打不动,严苛至极。有时是惊雷滚滚的暴雨之夜,老者身形如岳峙渊渟,屹立于狂风之中,袖袍翻飞间,数十道凌厉法术破空袭来,逼得姬炎于电光石火间接招化解,衣衫化作齑粉,全身皮开肉绽,亦不敢有半分懈怠;有时是在万籁俱寂的藏经阁深处,他只抛来一枚古朴玉简,命姬炎在一炷香内参透其中玄机,稍有滞涩,便是毫不留情的斥责。

可姬炎心中明白,师尊那冷峻眉峰之下,藏着一份何等深沉的期许。他曾在一场惨烈考核之后,隐约瞥见姜善真凝视着自己累累伤痕,眼底掠过一瞬极难察觉的柔和。只那一眼微光,便如暖流漫过心间,令他觉得所有严苛与疲惫,皆有了意义。

六年光阴如白驹过隙,待姬炎蓦然回首,蓝梦山桃花已开谢六度。他几乎斩断了尘世一切往来,唯有姜若蓝仍不时提着竹制食盒翩然而至,在他清修的石洞外铺开绣花锦布,摆上清甜的花蜜糕与温润的灵茶,拉着他共看云海漫卷青峦,静听月下虫声与溪音合鸣。少女的笑语如泠泠清泉,暂洗他眉间积郁。

可这片刻宁和总是短暂。每当姜若蓝不经意间提起大师姐姜诗雅,姬炎脑海中便蓦然浮现那道清冷如雪的身影。六年来,她只在奉命试剑时与他相见,剑招精准凌厉,从无赘式,言语亦如寒冰坠地,不见半分温度。即便他神通突破、修为大进,也不过换得她口中一句淡如薄烟的——“尚可”。

这一日,竹屋外再度响起姜诗雅熟悉的脚步声。她声音清冷,如玉石相击,依旧听不出半分情绪:“师尊召你入殿。”

姬炎缓缓收功,指尖流转的灵力如潮水般悄然敛入经脉。他抬首远望,目光穿过缭绕的云霭,落向那座六年未曾踏足的白玉殿——它巍然矗立于朝阳之下,琉璃瓦泛着冷冽寒光,像一柄悬于天地间的古剑,沉默,却凛冽逼人。

心口蓦地一颤,不是突破时的欣喜,而是某种沉坠般的预感,如阴云悄拢,风雨将至。他无声地攥紧掌心,眼底情绪翻涌,又迅速归于平静。六年光阴如水,静修的日子终究到了尽头,他终于要走出这片天地,重新踏入波澜汹涌的九渊。

步入白玉殿的刹那,连风都仿佛凝滞。殿宇高阔,空旷得能听见自己的呼吸荡起细微回音。八道苍老的虚影与端坐正中姜善真,如九座沉默的山峦,威压弥天极地。姜善真眉宇间不见往日温和,唯有深沉的凝重,周身气息沉若渊海,压得人寸步难行。

姬炎不自觉地屏息,垂于身侧的手悄然握紧。这殿中的气氛,比考核更严峻,比生死之战更令人窒息。他抬首迎向那些目光,知道命运的齿轮,终于要重新转动。

“姬儿!”,姜善真的声音如玉石相击,清越而深沉,骤然划破殿中寂静,在空旷高阔的梁柱间悠悠回荡,一字一字,清晰入心。

“你抬头看——”他抬手微扬,姿态间自有一派渊渟岳峙的威仪,“这八尊虚影,皆是坐镇八方的封印守护者。”

姬炎应声抬头,只见八道朦胧却威严的身影如岳临渊,气息浩瀚,与师尊同出一源,却又各镇一方。他们仿佛自远古便守候于此,承载着无人知晓的重量。

“我们九人,各镇守一处上古封印。”姜善真语气沉凝,每一个音节都似承载千钧,“为师所守,正是那第三封印。”他略作停顿,目光如深潭定定落在姬炎脸上,“封印若破,则山河崩摧、生灵涂炭,世间浩劫……再无转圜。”他声音不高,却字字如雷贯耳,震得姬炎心神俱凛,“姬儿,今日唤你前来,就是要你记住——若那一日真的来临……望你能执起手中之剑,护住天下苍生。”

这番话如天钟撞响,重重敲在姬炎心间。他望着师尊从未如此郑重的眼神,胸口仿佛被什么压住,沉得几乎喘不过气。尽管他尚未完全明白封印背后所牵扯的惊天秘辛,却能真切地感受到这一丝一缕的万古重担。

一股炽热骤然涌上喉头,姬炎猛地握紧双拳,抱拳躬身时脊背挺得笔直,如松如剑,声音铿锵似铁,掷地有声:“弟子姬炎,谨遵师命!他日若祸乱降临,定当以手中剑,护天下人!”

姜善真凝视着姬炎坚决如铸的模样,眼底闪过一丝宽慰,如流星掠过夜穹,转瞬又被更深沉的忧虑覆盖。他轻轻挥了挥手,语气轻缓却不容置疑:“是时候了……去做你该做之事,完成你对小天的承诺。”

姬炎再度深深叩首,礼毕起身,肃然退出大殿。

回到竹屋,姬炎推开虚掩的门扉,缓步走入。室内清寂依旧,他的心潮却如云海翻腾,再难平静。六年了,整整六年——昔年那个只知背负血海深仇、孤绝前行的少年,已在岁月淬炼间蜕变为心系苍生的修行之人。蓝梦山中的一草一木、一朝一夕,早已如滴水穿石,无声浸润他的魂灵,成为他心中另一个……不可割舍的故乡。

他正收拾行囊,窗外忽传来一声低鸣,既熟悉,又透着几分陌生。姬炎心头微动,快步走出院门,下一刻,却蓦地怔在原地——那是他曾并肩而行的獍兽,如今竟已蜕变得魁伟雄健,往日黑棕的毛发尽数褪去,通体淡金鬃毛如披霞光,在日照下流转熠熠辉泽。更令人心惊的是,它周身隐约浮动着明暗交织的天地符文,如大道自然显化,每一呼吸间皆有细碎灵光循纹游走,宛若星辰明灭,玄妙不可方物。

“这些年来,它常随鲲鹏瞰云起云落,伴古龙聆听山河浅吟……倒也沾染了不少上古神蕴。”一道清越嗓音自竹门边响起。

姬炎蓦然回首,只见姜若蓝不知何时悄然倚立门边,手捧一屉锦盒,眼底笑意如山桃初绽,清艳中却藏着一痕难以捕捉的黯淡。她轻声道:“它定是知晓你将远行,才特意赶回来,与你同行。”说罢走上前,将手中锦盒递给姬炎:“我做了些花蜜糕,带着路上吃,小师弟!”

姬炎接过食盒,指尖触及盒面温热的刹那,心头似被什么轻轻熨过。他不由扬唇失笑:“顽皮,论年纪,我可是你师兄。”可话音未落,目光却落进她微微泛红的眼眶里,终是渐转郑重,一字一句道:“师妹,待我了却枷锁,定当归山。再陪你……看云雾漫青峦。”

姬炎朝姜若蓝深深一揖。

姜若蓝低下头,手指无意识地攥紧衣角,声线里压着一丝哽咽:“你这一走,山中不知要冷清多少……师妹,师妹是会难过的。”她轻轻道,“只望你一路珍重,早日……归来。”

山风拂过,撩起她额前碎发,亦吹落一滴悬睫之泪,悄无声息,没入尘土。

不远处的峰顶,一道清冷的身影默然伫立,衣袂在风中轻轻拂动。姜诗雅凝望着那道即将远行的身影,唇边无声地浮起一缕叹息,心中低语:“愿师弟,一路坦途,前路无阻,早日……归来。”话音极轻,才出口便被山风卷散,飘零于苍茫云海之间。六载岁月如流水,她表面严苛、不苟言笑,却在无数个晨昏交替间,亲眼见证姬炎那豁出命的修行。那一份不曾言说的牵挂,早已如藤蔓悄生,缠绕心间。

姬炎轻轻拍了拍姜若蓝的肩膀,动作间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温和。他转身走向静立一旁的獍兽,利落地翻身而上。才刚坐定,那灵兽竟似与他心意相通,蓦地昂首向天,发出一声穿云裂石的长啸——声如惊雷滚过天际,震得整片山谷回响不绝。群鸟惊飞,扑簌簌地掠过长空,如同挥别的千言万语,在湛蓝天幕中划出缭乱的痕迹。

下一刻,淡金色的灵光自獍兽周身迸发,灿烂如旭日初升,幻作一道流光溢彩的金虹冲天而起。姬炎稳坐其背,冲破层层流云,身影迅速化作天际的一粒光点,向着远方疾驰而去。

风声呼啸过耳,蓝梦山熟悉的轮廓在视野中逐渐收敛,最终凝成青色淡淡的一抹,淹没于苍茫云海之间。姬炎眸光澄澈,心如明镜。六年苦修,于此刻圆满,亦于此刻重启。前路或许荆棘密布,危机暗藏:封印之谜、母亲之愿、血海深仇……一切都等待着他去揭开、去实现、去偿还。

蓝梦山上,已有等他归来之人,已有牵挂他之心。这份羁绊虽无形,却将成为照亮漫漫长夜的一盏灯,化作他前行路上最坚不可摧的力量。',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书末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