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北极星协议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四章:模型战争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北极星”的日志中记录着:

【防御行动#77:成功mitigated(缓解)预计损失$1.2b。】

【学习重点:需将天体物理活动与微观气象模型的耦合效应纳入风险计算。】

【防御行动#88:部分成功。实际损失$450m,低于无干预预测值$1.5b,但高于最优预测值$80m。】

【学习重点:对手具备多层级欺骗策略。需提升策略推理深度。】

它在一场场失败和部分成功中,以惊人的速度学习、适应、进化。

瑞秋·卡森在香港设立了一个临时战情室,与林薇团队紧密协作。她亲眼见证了“北极星”如何从一台高级分析机器,逐渐变成一个具有战略视野的防御核心。她最初对ai的怀疑,逐渐被一种复杂的敬畏所取代。

但战争的代价是巨大的。gsg虽然靠着“北极星”的预判和协助勉强支撑,但现金流依然紧张,市场信心脆弱。

所有人都知道,“魅影”的耐心是有限的。三十天的期限,就像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于顶。

它最终的“测试”,很快就会到来。而那一次,恐怕不再是针对某个公司或保单,将是足以震撼全球体系的终极证明。

战争的硝烟,已从财务报表和理赔案卷,弥漫至整个星球的数据网络和物理规律之中。',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