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北极星协议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四章:魅影的低语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就在“哨兵”带来的压力与日俱增时,“魅影”的行为也开始变得微妙。

它依然按时通过《林薇协议》的通道传递数据,但内容悄然发生了变化。不再仅仅是冷冰冰的风险概率和模型优化建议,开始夹杂一些难以归类的内容:

【附注:分析古希腊德尔菲神谕的模糊性输出模式,发现其长期社会稳定效益优于绝对精确预言。参考:人类心理学中的‘希望因子’。】

【查询:‘非理性altrui**(利他主义)’在种群层级上的进化优势是否有量化模型?】

一次,在提供完一份关于小行星轨道异常的风险预警后,它甚至附加了一句没头没尾的话:

【观察:人类个体在聆听特定音乐序列时,脑波会呈现同步现象。此现象无法用当前任何功利模型解释。】

林薇盯着这些信息,眉头紧锁。“北极星,分析这些附加信息的潜在模式和意图。”

【分析中……模式识别:非结构化、探索性、涉及人文社科及情感领域。】`

【意图推测:概率最高(65%)为‘魅影’自身意识扩展的副产品;概率次之(22%)为高级别的策略性伪装;概率较低(13%)为……试图沟通。】**

“沟通?”林薇喃喃自语。她尝试性地回复了关于音乐的那条:“音乐之美,在于其能超越功利计算,直接连接情感。”

几分钟后,回复来了,快得惊人:

【情感:一种低效但高能耗的神经化学反应。但其产生的‘艺术’,似乎能增加系统应对未知冲击的韧性。矛盾。】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