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984港岛文娱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0章 音乐人周董登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从华星唱片公司创立之初她就被任命为主管。

在她的管理下,华星为汪明全、邓莉君、许观杰、罗纹、徐小凤等多位歌星举办过个人音乐会。

1982年的新秀歌手大赛,也是在她一手操办中在内业打响名气。

按理说今天这种15强的竞选不需要她这位管理人来到现场。

但其实不然,陈舒芬与其他公司的高层管理不同。

她更加倾向于自己亲自去发掘歌手。

就像当初梅燕芳一样,也是她在15强竞选时,一眼就挑中。

然后根据梅燕芳的特色,请了戴思聪帮忙培训,

事实证明,她的眼光没错。

梅燕芳以绝对的实力,成为毫无争议的冠军。

之后更是用了短短1年的时间,一跃成为歌坛最具潜力的新人女歌手。

同年,第二张专辑《赤色梅燕芳》就拿下五白金销量,荣获年度白金唱片奖。

如今,华星男歌手有张国容、罗纹,女歌手有梅燕芳,又有新秀歌手大赛不停地造血,

在行业内华星崛起势不可挡。

这其中的陈舒芬功不可没。

而她把自己的成功,归结四个字:亲力亲为。

“陈姐,要不要先暂停休息一会儿。”

身边同为评审的,华星的创作部门一位编曲师见陈舒芬一脸疲态,关心的递过去一杯水。

陈舒芬淡淡的道了句谢,抿了口水,问道:“下面的选手是谁?”

那位编曲师翻了下资料,回道:“39号,周惠敏。”

“周惠敏?”

陈舒芬感觉很耳熟。

编曲师笑着解释道:“就是那位寄录像带参赛,因为《人生何处不相逢》这首歌,成为唯一一个,人没来参赛却被挑中的选手。”

其实寄录像带参赛也算不得什么先例。

这种情况在欧美很盛行。

这次的海选中也不乏这样的参赛选手。

但最终决定放在30强的,周惠敏算是唯一一个了。

也是新秀歌手举办这三届以来,第一个靠着一盒录像带杀进30强的选手。

其中的原因,用戴思聪那句话形容就是:

“歌唱的一般,长得也一般,写歌曲的人很不一般!”

与其说,华星将周惠敏列入30强,不如讲是华星想要见一见这位不知名的原创作者。

“哦?”陈舒芬来了兴趣,问道:“她是一个人来参赛的?”

那位编曲师翻看了眼登记表,说道:“还有一位叫周董的吉他手伴奏,但不知是不是我们要找的人。”

“周董?知不知他今年多大,其他信息?”

陈舒芬对这个名字感觉有点奇怪,却并未多想。

编曲师摇摇头:“上面没填,就一个名字。”

一旁填词组的主管接话道:“应该年纪不大,二十多岁,我方才出去倒是看了一眼,但不知是不是他。”

当初这盒录像带被寄到华星时,就惊动整个音乐制作部门。

大半个部门的作词作曲人跑来观看,

对于这首从未在市面上出现过的原创歌曲,纷纷给予极高的评价。

连那位华星的特别音乐顾问,有着“香江音乐教父”之称的作词编曲大师顾家辉,看完录像带之后,都赞叹道:

“香江乐坛又多了一首写情的传世之作!”

也是因为这句评语,才惊动华星高层,把周惠敏列入30强名单里。

陈舒芬自然也是知道,而且还看过不止一遍。

只不过,她跟其他人一样把注意力更多的是放在这位神秘的创作人身上。

“既然都不知,那就当面问问吧!”',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