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三国:我,赤壁周瑜,揽二乔脱离江东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29章 舰走岷江,军临成都!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桂阳。

蒋琬正襟危坐在案几前,一丝不苟处理着郡中事务。

脚步声响起,郡丞从外边进来。

“收取食盐的情况如何?”

不等郡丞开口,蒋琬便搁下毛笔,率先开口发问。

郡丞欲又止,蒋琬见状黯然,叹息道:

“看来情况非常不妙”

“府君明鉴。”郡丞无奈道:“百姓们并不配合,对征盐之事全都装聋作哑,哪怕衙门的人上门收取,往往也是推三阻四,真赖不过去才拿出一星半点。”

襄樊、江夏两地前线吃紧,已经濒临断盐的边缘,不得已只能向江陵求助,奈何步骘与鲁肃也没什么好办法。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步骘、鲁肃能力再强,也不可能凭空变出食盐。

南郡已经征收一遍,百姓手中也没盐,最终这项任务只能落在荆南各郡身上。

江陵方面对荆南诸郡下令,命令各地太守在郡中征收食盐,先从百姓手上弄一些。

无论如何,要确保前线不能断盐,避免因此战败,乃至于荆州失守。

步骘与鲁肃在南郡民间征盐时,百姓们都非常配合。

不仅不会藏私,甚至会主动前来,把家中的剩余食盐送到衙门。

但同样的方式放到荆南,效果却变得差强人意。

“主公的恩德尚未惠及荆南。”蒋琬无可奈何。

周瑜入主荆州的时间太短,影响力尚未得到全境百姓的认可。

在南郡征盐顺利,是因为周瑜在江陵、襄阳推行免费的医疗教育,惠及南郡大量百姓。

自然而然,到了为难时刻,南郡百姓都有慷慨解囊的觉悟。

反观荆南方面,各项仁政、惠策尚未在当地推行。

周瑜之于荆南百姓,没有什么特别的恩惠,荆南百姓自然不买账。

“府君,要不强征吧?”郡丞忍不住道:“两害相权取其轻。”

“就算是强抢食盐,也要供给前线,否则荆州危矣!”

相较于前线战败,祸及整个荆州,强抢百姓食盐造成的危害,显然就不足为道。

“时间上来不及”蒋琬摇头拒绝,“前线不仅需要大量食盐,同时还需要快速送达。”

挨家挨户强征,需要耗费大量人力资源与时间成本。

等完成这个过程,前线恐怕早就出问题了。

故而必须要百姓主动配合,主动来衙门送盐,时间上才能来得及。

“这怎么办?”郡丞为难道:“治中下了命令,荆南各郡都要拿出一定份额,这甚至是军令啊!”

步骘以治中身份,对荆南各郡下令。

这不是普通的政令,而是直接以军令的方式下达。

目的不而喻,各郡太守必须完成任务,否则军法从事。

蒋琬沉默不语,不知在思考什么

“公琰!”一声呼唤响起。

蒋琬抬头看去,不禁诧异道:“季常怎么来此?”

来者正是苍梧太守马良,尽管与桂阳相邻,但一郡府君到处乱跑显然不妥。

“征盐之事,进展如何?”马良径直问道。

“堪忧。”蒋琬简意赅,反问道:“苍梧郡情况如何?”

“一样。”

马良说着在对面坐下,开口说道:

“我有个不成熟的想法,想来找公琰商量一下。”

“洗耳恭听。”蒋琬面色一正。

“从治下百姓手中征盐,终归不是长久之计。”马良沉声道:“莫说咱们这次征不上来,就算征上来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万一前线的战事继续僵持,食盐又不够用,到时候咱们该如何呢?”

“依季常之见,该如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蒋琬出请教。

“交州!”马良沉声道:“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我就不信交州没私盐贩子,咱们可以派商队过去,暗中探查、暗中交易。”

“我想,只要给出的价格足够高,定然有人敢于铤而走险。”

听完马良的讲述,蒋琬不由陷入沉思

“或可一试。”

半晌后,蒋琬给出意见,道:

“但我觉得这样容易暴露,一旦被交州士家察觉,定然会掐断走私。”

“公琰有什么想法。”马良请教道:“但说无妨。”

“我意,组建一支特殊商队过去。”蒋琬缓缓道:“既用走私的方式暗中购买,也在明面上与官府做交易。”

“直接跟官府做交易?”马良惊讶道:“士家惦记苍梧郡,明面上岂肯向荆州卖盐?”

“不是说了么。”蒋琬微微一笑,“这是一支特殊商队”

————————

成都。

四万大军分列东南西北,把城池围的水泄不通。

但也仅限于此,再无任何强攻的意思,成都进入短暂的平静期。

军帐内。

刘备与诸葛亮相对而坐,君臣二人正在对弈。

“主公,该你了。”

诸葛亮出提醒,刘备心不在焉随意落子。

“看来主公的心思不在棋盘上。”

“唉~”刘备叹息一声,“成都久攻不下,哪还有心思下棋呢?”

“这种事情急不来。”诸葛亮放下棋子,“攻城拔寨本就不是一件容易事。”

这是客观事实,攻城战动辄一年半载,三年五载也是常有之事。

若从史书上挑选极端例子,守十年几十年的也不是没有。

“此事也怪我。”诸葛亮歉意道:“先前的里应外合计策没能奏效。”

“这事怎能怪在孔明头上?”刘备摇头道:“你能断定城中会有人投降,这已然是料事如神。奈何许靖谋事不密,孔明在城外如何干涉?”

“可惜,除了许靖之外,其他人都惨遭刘璋毒手。”刘备唏嘘道。

许靖名气太大,刘璋不敢如何。

其他人就没这个幸运,全都身首异处,脑袋挂在城头上,向刘备方面示威。

“主公且宽心。”诸葛亮劝慰道:“刘璋如此残暴,注定长久不了。何况城中粮食总有吃完的一日,届时成都不攻自破。”

历史上,刘备公元211年入蜀,直到公元214年才拿下成都。

由此可见,篡蜀本就不是一件简单之事。

“我是担心时间久了”刘备眉头紧锁,“会不会出现什么变故?”

诸葛亮稍作沉吟,询问道:“主公是在担心荆州吧?”

“正是。”刘备忧心忡忡道:“万一周贼知晓蜀中内乱,想要趁火打劫”

历史上,刘备是先占据荆州,然后再来窃取益州,从而确保没有外人能够插手。

如今荆州被周瑜抢先占据,说不担心自然不可能,刘备的忧虑不无道理。

“此事我亦想过。”诸葛亮安抚道:“周瑜若敢兴兵西进,曹操、孙权肯定不会无动于衷。”

“尤其是孙权,家兄之前曾与我通信,称江东在快速扩军”

“但愿曹操与孙权二人,能够牵制住周瑜。”刘备缓缓道。

“主公宽心。”诸葛亮劝道:“就算周瑜要入蜀,还要先过白帝城这关。”

“可惜。”刘备惋惜道:“张任跟咱们不对付,否则我真想给他增派些兵力,确保益州门户万无一失。”

当然,这也是说说而已,给张任增兵完全是肉包子打狗。

刘备还怕张任兵多之后,掉头来救援成都呢。

“白帝城险峻,纵使兵力不多,也足够抵御外敌。”诸葛亮继续道:“至少能撑很久,给咱们足够的反应时间”

“当当当~~~”

正说话间,警钟之声急促响起。

刘备与诸葛亮都是一愣,难道成都选择突围?

不等他们起身,关张赵诸将就一股脑冲进来。

“大哥!”

“军师!”

“大事不好!周贼来了!”

刘备与诸葛亮骇然色变,拔腿就朝外而去。

只见成都城外的岷水之上,一支庞大的舰队遥遥在望。

中军座舰上的桅杆上,一面“周”字大纛迎风飘扬,教人不寒而栗

a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