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三国:我,赤壁周瑜,揽二乔脱离江东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37章 周瑜:养精蓄锐,准备登岸!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翌日,清晨。

刘巴走在空无一人的街道上,身后跟着几名随从,朝着城门方向而去。

以巡视的名义转了一圈下来,发现四门处的戒备都非常森严。

这种情况完全无法向外传递信息刘巴心情沉重。

“先生?”

一道声音响起,回头看去发现是严颜。

“老将军这么早?”刘巴率先开口。

“这不是派斥候去敌营查看情况么。”严颜解释一句,“先生一大早在此作甚?”

“无事。”刘巴随口道:“就是来巡视一圈,关键时刻千万不能出岔子。”

“先生放心。”严颜自信道:“老朽都已经安排后,成都一只苍蝇都别想飞出去。”

刘巴闻勉强一笑,岔开话题道:“探查结果如何?”

“正要去面呈主公,先生不如随我一同过去?”

“好。”

不多时,二人联袂来到刺史府,刘璋连忙出迎。

正堂。

“启禀主公,我军派去探查敌营的斥候归来。”严颜沉声道:“刘备、张鲁军中现存余粮,正常也就能坚持一个月。”

“这么说”刘璋面露喜色,“大耳贼与贼道人真要断粮了?”

“目前看来是这样。”严颜提醒道:“不过还需前往葭萌关的斥候归来,才能得到准确消息。”

“若葭萌关真被周瑜占据,刘备与张鲁断粮就成定局。”

“反之,这说明这是对方的奸计。”严颜说罢又补充道:“不过以末将愚见,此事多半是真的,否则诸葛亮也不敢留下做人质。”

“好好好!”

刘璋激动地连连搓手,脸上更是面露迫切之色。

一想到能先灭周瑜、再灭刘备与张鲁,刘璋内心便抑制不住激动。

“老将军。”刘璋忍不住道:“事成之后,咱们收复益州全境,能否顺江而下进取荆州呢?”

严颜闻一呆,显然没料到刘璋这么敢想。

哪怕刘巴都不由为之动容没绷住差点笑出来。

“主公的想法确实没问题。”严颜缓缓道:“不过还是要看后续发展如何,咱们先做好当下便是,太长远的事情就别去想了。”

“万一周瑜逃走”

身为臣子,严颜也不好直接说刘璋好高骛远,只能稍作隐晦提醒。

“好吧。”

也不知刘璋听明白没,最终点头道:

“我不通军务,战事方面都拜托老将军了。”

“愿为主公效死!”严颜随即表态。

“报~~~”

这时,一名传令兵快步进来,下拜道:

“启禀使君,城外敌军异动,刘备、张鲁开始拔营,看样子要向北撤退。”

刘璋听罢立即看向严颜,后者开口道:

“再探,派出斥候小队跟随其后,另外周瑜方面可有动向?”

“回老将军,周瑜方面暂无动作。”

“退下吧。”

“喏。”

“主公。”严颜拱手道:“看来张刘二贼要开始计划,周瑜则还在观望。”

“咱们接下来怎么做?”刘璋连忙请教。

“敌不动、我不动。”严颜生怕刘璋不明白,补充道:“周瑜什么时候动身,咱们再紧随其后尾随。”

“好!”刘璋满口答应,“咱们就先静观其变。”

“先生可还有什么要补充?”严颜出请教。

“是啊。”刘璋奇怪道:“先生今日显得格外沉默,可是有什么心事?”

往日里,刘巴智计百出,总能提出行之有效的策略。

今日一反常态,变得格外沉默,不禁让刘璋、严颜感到奇怪。

刘巴不动神色,缓缓说道:“我在想后续的事情。”

“何事?”刘璋追问道。

“大军出城之后,成都由谁留守呢?”刘巴抛出一个问题。

刘璋与严颜听罢都是一愣,旋即眉头紧紧皱起。

“使君作为益州之主,还需亲自出面赦免,把刘备蒙骗的将士夺回来。”

“老将军更不必说,领军出征需倚其勇。”刘巴反问道:“二位都离开成都,此地让谁来坐镇?”

刘璋与严颜都离开,让谁坐镇成都呢?

这个答案显而易见

“自然由先生坐镇呐。”刘璋理所应当道。

“我不过是使君帐下宾客。”刘巴矜持道:“岂能担当如此大任?不合适”

“先生差矣!”刘璋忙不迭道:“除了您与老将军,这城中我还能信任谁呢?让他其他人留守成都,我肯定无法安心啊!”

“是啊。”严颜附和道:“先生不必拘泥身份,有您坐镇成都,方能万无一失,您就莫要推辞了。”

一时间,君臣二人连连劝说,都希望刘巴能接下留守的任务。

“承蒙使君厚爱、老将军青睐,在下深感惭愧。”刘巴当即表态道:“既然二位都这么说,我就不推辞了。”

“理应如此。”刘璋拱手道:“多谢先生答应。”

见刘璋还出道谢,刘巴心中暗笑

既然联系不上周瑜,无法破坏、干涉刘璋与刘备联合,刘巴便想着换一个思路。

例如先把成都拿到手中,从侧面去影响战局。

试想,正当刘璋准备与刘备,对周瑜进行前后夹击时。

后方突然传来消息,告知成都失守,刘璋方面定然军心大乱。

所谓的前后夹击,还能否继续进行下去呢?

成都昼夜严禁,刘巴无力干涉城外之事。

那就反其道而行,想办法把城内拿到手中。

卧龙凤雏能各显神通,但刘巴也不是泛泛之辈!

城外。

周瑜站在座舰顶层,眺望远处缓缓撤离的部队。

四万张刘联军,携带者粮草物资,沿着官道朝北而去。

“贼军好生狂妄,竟不对咱们做任何提防,就这么直接撤离。”凌统忍不住骂道:“这是小觑咱们呢。”

“贼军本就是佯装后撤、诱敌深入,巴不得咱们立即上岸。”吕蒙开口道:“自然会故意卖个破绽。”

“子明说得对。”周瑜开口道:“为将者,不可被敌人牵着鼻子走。”

“敌军想诱咱们上岸,咱们就偏不让他们如愿。”周瑜轻笑道:“届时,该气急败坏的是他们才对。”

“主公之有理。”

“主公说得对!”

“末将受教了。”

诸将听罢深以为然,连连点头附和。

“主公。”庞统开口道:“明日之后,咱们就能上岸尾随。”

“一日路程、不远不近。”庞统继续道:“敌军若掉头,咱们能随时拉开;敌军若崩溃,咱们也能奋起直追。”

“军师的话都听到没?”周瑜下令道:“今日好好准备一下,明日一早随我率军出征。”

“谨遵命!”诸将纷纷抱拳答应。

“主公,不知让哪位将军留下?”庞统询问道:“咱们的战船可不能撂这里不管,还需留下一定人手看管,毕竟刘璋还在成都城中呢。”

追击归追击,但停在水上的战船可不能丢。

不然周瑜前脚刚走,后脚刘璋带人出来,不管是破坏还是收缴,失去战船都会影响很大。

毕竟,战船可以说是周瑜方面的终极退路。

再不济,情况不妙的情况下,周瑜还能坐船返回荆州。

“留下一营人马看管战船。”周瑜安排道。

只要船上有人,就不怕刘璋方面来破坏,大不了开船拉开一段距离。

“你们谁愿意留下坐镇?”

面对周瑜的询问,诸将你看我、我看你,一时间没人开口作答。

留守的任务很重要,但也意味着远离主战场,对将领而会失去立功的机会。

“主公,末将来吧。”

见无人开口回应,还是丁奉站出来主动请缨,到底是给周瑜做过亲卫的人。

周瑜不置可否,稍作沉吟后,安排道:“子明留下吧。”

“啊?”吕蒙闻一愣。

没想到在丁奉主动请缨的情况下,周瑜还选择点名让他留下。

“破白帝城的首功,已经被你拿下。”周瑜调侃道:“后续立功的机会,还是让给大家伙吧。”

“呃”吕蒙尴尬挠头,领命道:“全凭主公安排。”

实则,周瑜心中另有一番考量。

一方面,吕蒙大局观更好,遇事能够稳妥处理。

另一方面,之后肯定要跟刘备、张鲁打步战。

面对关张赵这三位万人敌,身边的猛将自然越多越好。

就个人战力而,丁奉在诸将之中乃佼佼者。

“就这样吧。”周瑜随即道:“养精蓄锐,明日登岸!”

“遵命!”

a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