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三国:我,赤壁周瑜,揽二乔脱离江东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49章 攻防大战?庞统真正的计划!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杀啊~~~”

广袤的成都平原上,正上演着一场决定益州归属的大战。

刘备刘璋、一南一北,自两个方向,对荆州军的营盘发动进攻。

瞭望台上。

周瑜看到这一幕,脸色的神色愈发轻松。

此时,荆州营盘的状态,只有两面临敌。

刘备、张鲁联军进攻北面,刘璋则进攻南面。

东面临河不用去管,而西面二刘选择默契放空

“主公,用点饭吧。”庞统端着两碗热饭走上来。

周瑜接到手中,努嘴道:“士元你看,二刘还耍心眼呢。”

庞统多聪明的人,扫了眼战场局势,就明白周瑜在说什么。

“这是互相都防着对方呢。”庞统讥笑道:“不管谁负责两面进攻,都会觉得自身吃亏。”

“倘若同时负责这面,又怕对方下黑手。”庞统扒了口饭,咀嚼道:“自然而然,西面就空出来不去进攻。”

荆州军的营盘一面临水、三面受敌,可偏偏二刘就只选择南北进攻,硬是把西边空出来,谁都没有选择进攻。

毕竟,多进攻一个方向,就意味着多拿出一部分兵力,开战后多一分折损。

刘备也好、刘璋也罢,都不想“舍己为人”。

多牺牲己方将士,给周瑜施压的同时,又让多方捡便宜。

双方互相玩脑筋,自然而然西边就空出来。

至于说双方各自拿出一部分兵力,合力进攻西边

这就更不可能,双方都担心对方会下黑手。

刘备兵多,但都是益州军,生怕一旦接触后,就被刘璋给诓回去。

尤其手头还缺粮,益州军天天饿肚子。

刘备非常不自信,怕刘璋用粮食把益州军诱惑回去。

刘璋兵少,属于单纯怕刘备翻脸。

前车之鉴、后事之师,人不可能在短期内,连续犯下同样的错误。

在双方各有顾虑的情况下,西边就被空出来,且双方都默契的谁也没提这事

“这下应付起来就更轻松了。”周瑜吃着热汤饭,惬意道:“两万兵力足以御敌也!”

由于二刘不能齐心协力,只选择南北夹击,荆州军方面应付起来就更简单。

两万大军平分开来,南北各自部署一万兵力。

剩下的八千正好埋锅造饭,把饭食问题先解决。

“来了!”庞统沉声开口。

周瑜也聚精会神,朝着场中望去。

“杀啊!”

“冲啊!”

益州军扛着提前准备的木板,铺设在壕沟上边,以此来破解“护城河”。

“嗖嗖嗖”

荆州军自然不会傻看着,箭塔上的将士当即挽弓,发射出密密麻麻的箭雨,朝着敌军一阵攒射。

在付出不小伤亡后,益州军成功越过护城河,冲到营寨近前。

但面对一人高的栅栏围墙,却再度被拦了下来。

双方的长枪兵隔着栅栏互捅,基本上谁也奈何不了谁,这种战斗很难杀死对面。

荆州军作为防守方,能够接受这种僵持,甚至于乐见其成,但有进攻压力的益州军不行。

“梯子!”

“上!”

益州军准备充分,又拿出提前准备好的梯子,架在栅栏墙上开始攀爬。

“噗!”

荆州军的长枪见状,趁着益州军攀爬时,从栅栏缝隙中刺出长枪,就能轻松斩杀敌军。

好不容易,益州军付出大量伤亡,终于有士卒爬上顶端,上去后却又傻眼

只见墙内全都是拒马、鹿角等障碍物,想往下跳都没地方落脚。

真敢纵深一跃,都不用荆州军动手,摔也会摔的半残。

看着呆愣在上边的益州军,荆州军不由都笑了。

“去死吧。”

一名荆州军端着弩机,朝着益州军扣动扳机。

伴随着一声惨叫,刚爬上顶端的益州军,就这么被轻松解决掉。

“火!”

“给我烧!”

不得不说,进攻方安排的也很充分,随即又拿出一种进攻方式。

栅栏都是木质,营寨是非常受到火攻。

益州军举着点燃的火把,试图从外围把营寨烧出一个大洞。

可惜,荆州军方面丝毫不慌。

益州军才刚架起火堆,没等燃烧起来,一桶冷水便从天而降,把火势直接扑灭

箭塔上,荆州军默默收起水桶,重新拿起弓箭开始射击。

其实,火攻的思路并没有错。

甚至可以说,是当下进攻方的最优解,但为何还是无法奏效呢?

无他,益州军缺少一样东西——助燃物。

不管是硫磺、硝石,还是木炭、桐油,只要先聚集起大量助燃物,然后再一把火将其点燃,荆州军想要快速扑灭,就会变得非常困难。

火,乃愈演愈烈之物。

前期很容易扑灭,后期根本无法遏制。

助燃物,就是帮助火渡过前期的疲软期,能让火势直接进入无法遏制的状态。

可惜,眼下益州军手中,并没有这些东西,或者说很少很少

行军赶路,对于这些物资,注定不会随身携带太多。

硫磺硝石、木炭桐油,这些东西一般都放在库房内,随用随取。

成都肯定有,葭萌关肯定也有,但两地已经不属于刘备、刘璋。

至于说从民间去收集,又要耗费多少人力资源与时间成本呢?

“孝直,战局不利啊!”

刘备忧心忡忡望着战局,眉头紧锁道:

“我见云长、翼德、子龙他们,已经亲率大军冲锋,依旧没什么效果。”

“主公稍安勿躁。”法正安慰道:“这才是首日而已,打的艰难些也正常,毕竟敌军的营盘在这儿摆着呢。”

“周贼已成瓮中之鳖,两军将其围在此处,动弹不得。”法正继续道:“既不能离开营寨,又没有后勤补给。”

“长此以往,营寨扎的再硬,早晚也会被咱们攻克。”

“反观我军”法正笑道:“尽管咱们也没粮,但刘璋可以从成都源源不断调来后勤,周贼早晚必破!”

“嗯。”刘备连连点头,“孝直之有理。”

听罢法正的分析,刘备瞬间安心下来,转而道:

“可恨!刘璋不肯把军师交还回来,否则就更加无忧。”

“走一步看一步吧。”法正无奈道:“待到灭周之后,咱们再把刘璋包围起来,料想他断然不敢加害军师。”

“只能如此了”刘备默默点头。

——————

“放我出去!我要见使君!我要见老将军!”

刘璋大营之中,一处偏僻的角落。

诸葛亮被关在一个囚笼之中,身边还守着四个守卫,对其眼见看管。

“不能打下去,我军中计了!”

诸葛亮双手扒着栅栏,冲着外边大喊大叫。

然而,四名守卫视而不见、置若罔闻。

就跟四根木头桩子似的,诸葛亮得到不任何回应。

成都陷落的消息传来,且被诸葛亮得知后,立即就喜提这种待遇,一直被关在囚车内,并安排人手严加看管。

这四名守卫都是严颜的亲兵,严格执行军令,不理会诸葛亮的同时,还要防止后者与任何人接触。

成都陷落的消息太过重大,不仅不能让刘备方面知晓,甚至都不能在军中散播开来,否则定然会引发恐慌,导致军心不稳。

眼下,成都丢失的消息,也仅限于刘璋、严颜等高层知晓。

自然而然,对于诸葛亮这个不稳定因素,必须严加看管起来。

一者,避免诸葛亮暗中联系刘备,通风报信、传递消息。

二者,避免诸葛亮暗中散播谣,扰乱军心、动摇士气。

事关重大,消息一旦走漏,结果谁都承受不起。

自然而然,诸葛亮作为敌军人质,受到何等待遇都不奇怪。

别说自由活动,吃喝拉撒睡都只能待在囚车里。

“几位兄弟,算我求你们了。”诸葛亮哀求道:“带我去见使君吧,我有重大军情告知。”

“你确实知晓重大军情,所以才不能放你出去。”一名侍卫回应道:“别吵了,惹得人心烦意乱。”

“这位弟兄,我说的都是真的。”

诸葛亮眼睛一亮,他不怕对方拒绝,就怕对方不搭茬。

只要对方接话,诸葛亮绝对有信心,凭借三寸不烂之舌说服对方。

“嗯。”守卫点头道:“你说的都是真的,可我不想听。”

另一位守卫插话道:“老将军说了,这匹夫非常邪门,一身本事都在这张嘴上,说什么都跟真的一样。”

对于诸葛亮的口舌之利,刘璋、严颜都见识过。

好像不管啥事从诸葛亮口中说出来,再不合理也会变得有道理。

“这人的舌头能杀人。”守卫继续道:“哥几个都是大老粗,难免被他诓骗,我看不如堵上吧,还能落个清净。”

“好办法。”

“就这么办!”

一时间,这项提议得到一致赞同。

诸葛亮则大惊失色、慌乱躲避,奈何人被困在囚车里,一把就被薅住。

眼瞅着守卫手持破抹布,就要往嘴里怼,诸葛亮急忙道:

“告诉使君与老将军,营寨只是障眼法,让他们小心上”

“闭嘴吧你!”

守卫一脸不耐烦,暴力的把抹布塞进去,把剩余的语堵在嗓子眼里。

“呜呜呜”

诸葛亮口中呜咽、神色急切,显然是想把话说完,可惜已经没机会了。

完了

诸葛亮两腿一软,直接跌坐在牢笼中,靠在栅栏上生无可恋,呆愣愣望向阴沉的天空,眼中尽是绝望之色。

诸葛亮心中满是不甘,痛苦的闭上双眼,心中知晓败局已定。

这两日刚想明白,此战的一个致命漏洞,很有可能会被庞统利用到。

非卧龙不如凤雏,实乃受制于人

冬日的暖阳在天空中偏移从东到西。

日落黄昏,战事已然持续一整天,喊杀声都没早上那般嘹亮。

瞭望台上,周瑜拄剑而立,看了眼天边的夕阳。

“时间差不多了”

“敌军强攻累了一天。”庞统笑呵呵道:“眼下正是时候。”

“看来卧龙没能识破凤雏的计策,此番又是士元赢了。”周瑜祝贺道。

“同喜同喜。”庞统拱手道:“恭喜主公得到益州。”

“哈哈哈~”君臣二人开心大笑。

“不过说实话。”庞统纳闷道:“以孔明的能耐,不该这么久还没意识到。”

庞统甚至一度自我怀疑,觉得诸葛亮在暗中谋划什么,打算给他来个措手不及。

但斥候一直有盯着刘备大营,这段时间没发现任何异样,庞统才逐渐放心。

能发现才怪了毕竟诸葛亮压根不在刘备身边。

“士元别胡思乱想了,形势一切正常,咱们按计划行事吧。”周瑜说着转身。

“嗯。”庞统点头答应。

待到君臣二人离瞭望台,一名亲兵手持火把上来,就这么直接丢在上边。

不多时,瞭望台上浓烟滚滚,直插云霄而去,像是对外界发出某种信号

a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