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三国:我,赤壁周瑜,揽二乔脱离江东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58章 周瑜:传教?让张鲁死了这条心!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河畔营寨。

“启禀明公,诸位将军已经各自掌控大军完毕。”

“三位辛苦。”周瑜轻轻点头,“坐。”

“谢明公。”张任、吴懿、费观各自落座。

在三人出面下,五万益州军由诸将统领。

陈武、凌统、董袭、徐盛、潘璋每人都搂了一万大军,直接跟甘宁、黄忠并驾齐驱,可见周瑜兵力膨胀之迅速。

当然,这也只是临时,后续还会细分,毕竟周瑜麾下还有不少将领呢。

例如有任务在身的丁奉、蒋钦,留守葭萌关的陆逊,身在成都的吕蒙,坐镇白帝城的魏延。

甚至,还有沙摩柯这种异族将领,后续都要给他们分润一些。

但饶是如此,每个将领能统率的兵力,依旧非常可观。

若是张鲁顺利归顺,算上成都的兵力,以及荆州留守的两万,突破十万大关轻轻松松。

后续再稍微招募一些,就能一跃跨过十五万的门槛,这个数字已经非常惊人!

由此可见,益州是多么巨大的一块肥肉。

周瑜一嘴下去,直接就成了个大胖子。

这已经是历史上,刘备的巅峰状态。

后续丢失荆州,蜀汉的兵力只能卡在十万关口,国力不支持继续提升。

“这次能顺利掌控大军,辛苦三位将军。”周瑜勉励一句。

“明公重。”

“都是末将应该做的事情。”

“分内之事而已。”

三人连忙开口谦辞,但周瑜也没画饼的意思。

先前庞统说过,要大力提拔益州将领,好教他们迅速归心。

“此差矣。”周瑜开口道:“赏功罚过,才是人主的分内之事。”

“张任。”

突兀点名,张任愣了一下,还是起身抱拳,道:

“末将在。”

“命你为护蜀中郎将。”

张任闻沉默,心中不禁生出感激之情。

中郎将的职位,仅在杂号将军之下。

相较于张任此前的职位,不知提升多少

由于出身不高,身为寒门子弟的张任,其实在刘璋麾下的职位很一般。

尤其,因触怒刘璋之事,张任还被贬一次。

两相比较之下,刘璋与周瑜可谓高下立判。

“怎么?”周瑜玩笑道:“将军可是嫌职位低?”

“岂敢?”张任连忙下拜,“主公在上,末将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相处这么久,周瑜深知张任性格。

既然这么说,就说明已然归心。

“起来吧。”

周瑜面带微笑,对于张任还是非常满意且看重。

自拿下白帝城后,入蜀期间张任功劳不小。

若非因他熟知蜀中水路航道,此战也不会这般顺利。

更别说张任还多次出面,利用自身威望镇住益州军,可谓功不可没,让周瑜省了很大力气。

“吴懿、费观。”周瑜再度点名。

“末将在。”

眼见张任受封,二人也是心中火热。

“你俩也是一样,同样位列中郎将。”

说一样,其实不一样

张任有封号,且被单独拉出来受封。

看似都是中郎将,但实则要高于二人。

毕竟,费观与吴懿的功劳,比之张任不可相提并论。

“谢主公!”费观立即道谢。

“谢谢主公。”吴懿则慢了一拍。

“嗯?”周瑜察觉异样,“子远怎么了?”

刚才跟张任是开玩笑,但问吴懿明显认真起来。

“没什么。”吴懿掩饰道:“末将太激动了”

费观低头不语,张任欲又止。

“子重但说无妨。”周瑜示意张任开口说明情况。

“启禀主公。”张任迟疑道:“子远将军的职务,本就是中郎将”

这样啊周瑜面露恍然之色。

一般而,投降升一级。

之前是中郎将,投降还是中郎将,岂不是白投降了?

周瑜也是没想到,吴懿以前就混得这么开,早已位列中郎将。

旋即微微蹙眉,不禁有些发愁

若按照惯例,给吴懿升一级,那就是杂号将军。

但此人先前,并未有什么亮眼的功劳。

就说费观,在陆逊前来接应时,至少留守葭萌关有功。

且没有异心,在周瑜抵达后,打开城门亲自出迎。

反观吴懿也就刚才跟着张任,一起出面安抚益州军。

仅凭此功直接升任杂号,未免有些勉强。

毕竟,这是周瑜目前能任命的最高武职,还是比较金贵。

麾下仅有黄忠、甘宁、吕蒙三位,给吴懿安排杂号,其他诸将肯定不服。

“主公不必为难。”吴懿察观色,道:“末将能力有限,担任中郎将足以。”

周瑜并未作答,而是陷入沉思。

“这样吧。”周瑜想了个折中的办法,“功劳权且记下,在下再有功勋,一并结算。”

既然不能给实质性的职位,那就先画饼充饥,给吴懿一个盼头。

“谢主公。”

吴懿心中稍稍失望,但很快平衡好心态。

他本就是靠裙带关系,才能在刘璋手下担任中郎将。

现在换了个主上,能保住原位也不错,何况周瑜还给了承诺不亏!

“退下吧。”周瑜挥手道:“去挑选你们的本部人马。”

三人正要拱手告退,闻都是一呆

万万没想到,周瑜竟会给他们实际兵权?

看到三人的反应,周瑜嘴角微翘,非常满意他们的状态。

益州军不能给他们统领,这是为自身的安危负责,但荆州军完全没问题。

既给了三人实权,又不怕煽动麾下,两全其美!

“遵命!”

三人反应过来后,不禁大声回应,欣喜而去。

“一张一弛,御下有道。”

庞统笑呵呵从后帐绕出来,略略拱手,玩笑道:

“恭喜主公,又得三员良将。”

“差点闹笑话。”周瑜摆手道:“士元刚才肯定在偷乐。”

“没有的事情。”

庞统连连摇头,不过显然不可信。

“呼~”周瑜突然长处口气,“不知不觉,都快开春了”

庞统表情一动,询问道:“主公是在想二位夫人吧?”

“嗯。”周瑜点头承认,“算算时间,她们已经临盆,岂能不想?”

“主公还是忍忍吧。”庞统摊手道:“短期内,咱们还回不去荆州,少说要稳半年。”

“若是张鲁那边,再不识天数,跑回汉中负隅顽抗,耽误的时间会更久。”

汉中本就是益州的一部分,既然已经拿下蜀中,没道理放过汉中。

无论如何,这次都要一并收复,确保领土完整。

尤其,从汉中的沔水上游出发,顺流而下就能抵达襄阳与樊城。

出于这一点,汉中之地也必须拿下,可以更好串联周瑜的地盘。

成都、白帝城、江陵,可以通过长江串联。

汉中、襄樊、江夏,可以通过汉水串联。

如此,周瑜作用荆益二州,辖内就全盘活了。

“希望张鲁能够识趣点”

周瑜话音刚落,大帐外就响起一道声音。

“主公,属下回来啦!”

话音落下,蒋干便笑吟吟进来,一看就是谈判成功了。

“啧啧啧~”庞统打趣道:“子翼再立奇功,恭喜恭喜。”

“同喜同喜。”蒋干大大方方承认。

“主公又要发愁咯。”庞统揶揄道:“子翼担任说客、立功多次,这该如何封赏呢?”

的确,蒋干目前在周瑜麾下,都没一个明确的职位。

魏延、麋芳、张鲁都是蒋干说服投降效力,且对当时的战局有极大影响。

“我?”蒋干丝毫不慌,当即道:“功劳先攒着,未来直接当大鸿胪!”

大鸿胪,九卿之一,专门负责外交。

“子翼别胡说八道。”周瑜连忙叫停。

蒋干提的职位虽高,但不至于吓人,吓人的是背后蕴含的意思。

何人能任命九卿?

至少得是个王爵

“又没外人”蒋干嘀咕一句。

庞统乐不可支,周瑜哭笑不得

看透不说透,但真要说透了这种事情对周瑜而已,或早或晚而已。

“说正事。”周瑜扯回正题,“张鲁人呢?”

“妖道已经同意投降,已经不再继续行军赶路。”蒋干开口道:“派个人随属下一同归来,看样子是想谈条件。”

“好说。”周瑜平静道:“只要能兵不血刃,拿下汉中、吞并万军,什么条件都好说。”

“带上来?”蒋干询问道。

“嗯。”

得到周瑜的肯定,蒋干很快把阎圃领进来。

“在下拜见舒侯。”

“免礼。”周瑜抬手虚扶,“张天师有什么要求,阁下直说便是。”

“若是不过分,我都可以应允。”

“多谢君侯。”阎圃当即道:“天师希望可以得到君侯首肯,在境内自由传播天师道”

“不可能!”

没等阎圃说完,周瑜便直接打断,不客气道:

“回去告诉张鲁,让他死了这份心,我不灭他道统已经够厚待了。”

对于宗教这种事情,周瑜还是非常排斥。

无他,前车之鉴后事之师。

黄巾起义才过去几年,张鲁就想正大光明搞这个?

开什么玩笑?

当然,虽说同为道家,天师道与太平道有所不同,但还是选择压制为好。

别看天师道在后世时文化遗产,放当下绝不会被主流认可。

“君侯。”阎圃据理力争,“这个要求并不过分”

“砰!”周瑜拍案而起,“此事没得商量!”

说罢,径直拂袖而去,留下脸色难看的阎圃不知所措

a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