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三国:我,赤壁周瑜,揽二乔脱离江东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65章 周瑜娶新妇,再获两贤才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成都。

刺史府。

大红灯笼高高挂,整座府邸散发着洋洋喜气,一看就知道是办喜事。

红毯一路铺设到后宅,婚房外挂着华丽的红绸。

房间内。

丫鬟们正在往墙上贴上喜字,一根根崭新的红烛插好,等待夜晚降临后点燃。

新妇一袭大红嫁衣,跪坐在梳妆台前。

两名老嬷嬷一左一右,站在新妇身旁。

“夫人请仰面。”

“可能会有些疼。”

吴苋微微仰脸,两名老嬷嬷先在上边均匀涂抹一层水粉,接着拿出两条麻线,挽成一个活套。

将其贴在吴苋的脸颊上,然后开始来回拉扯。

吴苋黛眉微蹙,脸颊上传来细密的刺痛。

麻线活套拉扯之间,把她脸上细密的绒毛全部绞掉。

从额头到下巴,包括两鬓以及脖颈后的位置,仔仔细细过一遍。

“好了。”

老嬷嬷收起麻绳,再帮吴苋擦去脸上的水粉。

“夫人可还满意?”

吴苋闻望向正前方,铜镜中倒映出一张白皙无暇的娇颜。

粉面桃花,光洁如玉。

绞掉细密绒毛的面容,光滑如玉、吹弹可破,宛如剥了壳的熟鸡蛋。

且由于绒毛被暴力拔除,皮肤受到刺激下,难免泛起微微的红晕。

白里透红,说的就是此景。

“真漂亮!”

“小姐太美了!”

几名侍女围上前称赞,吴苋不禁也抿嘴轻笑。

老嬷嬷退开之后,侍女们又忙活起来。

描眉、画眼、涂唇、施粉

一系列下来后,让本就出彩的面容,又在上一层楼。

贴身侍女站在身后,帮吴苋绾好秀发,佩戴上首饰头面。

“小姐娇靥如花,定能讨得舒侯欢心。”

“讨打。”吴苋嗔道:“休要寻我开心。”

“真的。”贴身侍女认真道:“小姐能找到好归宿,奴婢也替您高兴呢。”

“当年不是有游方术士,给小姐看过面相么,说您未来贵不可”

“慎!”吴苋脸色一变,“舒侯有正妻,这种话不得乱讲。”

“怕什么?”贴身侍女不以为然,“远在荆州呢,反正又听不见,何况奴婢也不是瞎说呀。”

“要不然,当初刘益州也不会亲自提亲,可惜是个短命鬼。”贴身侍女煞有介事道:“我看,小姐这命格,就应在舒侯身上”

“好了。”吴苋蹙眉打断,“江湖术士的诓骗之而已,以后不要总挂在嘴上,免得惹来君侯不喜。”

眼见自家小姐训斥,贴身侍女吐了吐舌头,没敢再继续说,转而道:

“别的不谈,小姐您嫁给舒侯,家主立马就官运亨通,走马汉中太守呢。”

“这是兄长的本事,跟我有什么关系?”吴苋开口道:“这话以后也少提。”

“这不许提、那不许说。”侍女抱怨道:“小姐嫁了人就是不一样,连规矩都变大了”

“你这死丫头。”吴苋笑骂道:“快闭嘴吧。”

庞统献策联姻,在刘巴的一番物色下,最终选中吴苋,也就是吴懿的妹妹。

吴苋小的时候,便有术士为其相面,说她将来贵不可潜台词说能当皇后。

吴氏兄妹早年丧父,他们的父亲生前一直与刘焉交情深厚。

刘焉出任益州牧后,全家跟随刘焉来到蜀地。

刘焉一直心怀不臣之心,在世时就琢磨着称帝,但最终没有付诸现实,便把希望寄托在厚待身上。

正好,听闻吴苋幼年的事迹,刘焉就为儿子刘瑁提亲,也就是刘璋的哥哥。

也不知是不是刘瑁扛不住,总之婚约定下后,这哥们就死了

若非如此,益州之主的位置,也落不到刘璋的身上。

吴氏虽然是外来世家,但由于与刘氏父子两代交好,早已站稳脚跟,发展成蜀中大族。

对于周瑜而,是不错的联姻对象。

还有一个原因,蜀中的世家大族,先前被刘璋杀的七七八八了

张松、秦宓、张翼、彭羕、李恢这些人可不是只是一个。

遭到多次背叛,早就杀红眼的刘璋,把他们身后的家族也灭了。

挑来挑去,愕然发现没有适合联姻的益州世家,反而是吴氏这个外来家族更合适。

有赖于这门婚事,吴懿走运的当上汉中太守。

丁奉以杂号将军坐镇汉中,缺少一名太守从旁辅佐。

正好,吴懿先前本就是中郎将,周瑜也没给他升官。

趁着达成联姻的机会,顺理成章为其安排职务,也算是两全其美。

“好了。”

侍女妆点好吴苋后,将其搀扶坐到榻边,把团扇塞进手里。

看了眼外边的天色,侍女取笑道:

“黄花大姑娘耐心等着吧,天黑后就有如意郎君来宠幸”

“死妮子!”

吴苋闻大羞,挥扇作势去打,却被侍女娇笑着逃开。

洞房装饰完毕,新娘也妆点结束。

“咯吱~”

随着众人退下,房门随即被拉上,屋内只剩吴苋一人,安静地坐在榻上。

螓首轻移,透过窗纸望了一眼。

外边天光大亮,距离日落还有一段时间。

侧耳倾听,前院的喧嚣隐隐约约传来,眸中流露出丝丝期盼之色。

本以为这辈子,就只能当个望门寡妇。

刘家势大,为其颜面考虑。

纵使不曾真正出嫁,也只能呆在家里守寡,岂敢再嫁他人?

没想到峰回路转,不仅益州换了主人,自己也换了丈夫

听闻舒侯雄姿英发、高大威武,心中不禁暗暗期待,嘴角不由露出一抹笑意。

“啐~没出息”

吴苋暗骂自己一句,强自按捺住心中的波澜。

安静等待的同时,心中难免还是会憧憬一二,隐隐期待夜幕快些来临

前院。

热闹的喧嚣声从正堂传出,场中人声鼎沸。

益州的头头脑脑尽皆到场,包括刘璋原本的旧部,借着这个由头,也都被悉数召回成都。

周瑜端着酒杯,在堂上不停走动,与众人相互寒暄。

“去了南中好好干,我给你安排了一个参军。”周瑜开口道:“军师的弟子马谡,你们好好相处,同时也要监督好这小子。”

“长辈放心。”陆逊拍着胸脯保证。

“这么快就交到新朋友了,这两位是”

看着陆逊身边的两个年轻人,周瑜随口问道。

“长辈。”陆逊介绍道:“这位是宾伯将军之子,这位是桂阳太守之子。”

桂阳太守就是董和,刘巴推荐的人才,去荆州上任的三位太守之一。

听闻是费观和董和的儿子,周瑜笑问道:“叫什么名字?”

“小子费祎(董允),拜见明公。”

原本没怎么在意的周瑜,听到名字后眉头一挑。

怪不得蜀汉四相,当初只见到一个蒋琬,原来剩下这俩都在蜀中呢。

尤其,这俩人本来是荆州人,后来侨居益州。

“不错。”周瑜笑容更甚,“虎父无犬子。”

“明公过奖了。”俩年轻人连忙虚心谦辞。

“正好。”周瑜念头一动,道:“益州刺史府,尚缺少长史、司马,就由你们两个来担任。”

此一出,两个年轻人呆立当场,场中也是纷纷侧目。

两个小年轻没任何功劳、资历,就这么水灵灵一步登天,实在让人意外。

周瑜的前两对长史司马,可分别是陆逊、顾邵,以及马良、蒋琬,如今无一不是两千石的大员。

可以预见,费祎、董允已然入了周瑜法眼,未来也是前途无量。

“还愣着干嘛?”费观训斥道:“还不向主公谢恩?”

费祎立即回神儿,对着周瑜连连致谢。

相反,董和则来到近前,小声道:

“主公,犬子无德,岂能担此大任,还请您收回成命。”

当爹的刚升太守,儿子就又被提拔到长史的位置。

此等恩宠,令人感激不尽的同时,更令人诚惶诚恐。

毕竟,爷俩加起来也没啥功劳

“幼宰安心。”周瑜抚慰道:“我向来喜欢提拔年轻人,不信你可以问问。”

“府君。”陆逊帮着说话,道:“我也是从毛头小子时,就被长辈安排在司马的位置上,您可千万别误了休昭兄的前途啊。”

董和心中凛然,儿子能跟陆逊一个待遇,意味着什么还用说?

这下,拒绝的话再也说不出口。

“安心去荆州上任。”周瑜拍拍董和的肩膀,“儿子放在我身边,难道还不放心?”

“不敢。”董和连忙道:“能跟随主公左右,乃犬子的造化。”

“那就这么说定了。”周瑜举杯道:“年轻人,我看好你们,切莫让我失望。”

“喏!”

费祎、董允俩人激动的面红耳赤,腰杆挺直、大声回应。

蜀汉四相:诸葛亮、蒋琬、费祎、董允。

尽管,有些一代不如一代的感觉。

但三人能分别接诸葛亮的班,足以说明能力不差。

若真没能力,接也接不住。

又得到两位年轻俊彦,周瑜心情颇佳,举着酒杯来到刘璋面前。

“季玉,荆州我可就交给你了,益州我也会帮你打理好,尽管放心去吧。”

作为益州的前任统治者,周瑜没打算杀掉刘璋,但也不能让他留在益州。

只要人在,就肯定还会残留影响力。

要想抹去刘璋对益州的影响,最好的办法就是令其离开益州。

久而久之,自然就没影响力。

刘璋心中苦涩,强颜欢笑道:“君侯放心,在下到任之后,定然秉持无为而治,保持荆州原有的大好局面。”

态度非常端正,清楚自身定位,就是去荆州当摆设

“来,干杯!”

刘璋如此识趣,周瑜拉着他一起痛饮。

随即,周瑜又找上张鲁对饮。

和刘璋一样下场,张鲁也得去荆州养老。

甚至受到的监管,比之刘璋更甚。

荆州是周瑜的大本营,刘璋过去也翻不起任何风浪。

但张鲁不同,必须严加看管,不能让这厮在暗中传教,蛊惑人心、煽动百姓。

“唉~”

应付完周瑜后,张鲁坐回位置,苦闷叹息道:

“不能留在汉中,去了荆州也不能传教,天师道该何去何从啊。”

“天师无需如此。”阎圃安慰道:“往后可以修行自身、证道飞升,再不济也能注解经典、传承教义,天师道总归能传下去。”

“莫要安慰我,若不能传教,天师道只能慢慢消亡”

张鲁突然拉住阎圃,恳切道:

“你我君臣一场,最后帮我出一策,如何?”

阎圃脸色一顿,神色不停变幻。

但看着张鲁既可怜、又期盼的眼神,阎圃最终还是叹息一声。

“也罢,再为天师献最后一策,帮您把天师道传承下去。”

张鲁不禁面露惊喜,连忙询问道:

“计将安出?”

a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