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建安如今所任的大司马一职,被李穆夺去。
转而任命为大丞相。
听起来位高权重。
但是皇上已经把他的军权给卸掉了。
杨建安在文臣当中的声望还不足以让他发挥出他这个职位应有的权力。
所以皇上这一招相当于直接把他架空掉。
皇上这是铁了心的,要把杨建安给踹出朝堂。
同样这也体现了皇上对杨建安越来越不信任。
果然前面几次大败仗。
使得皇上对于杨建安的信任度开始降为负数。
但是。
在朝堂之上,有不少杨建安派系当中的人。
他们对这个任命非常的不满。
但是他们不好说。
如果现在直接说出来,很有可能导致皇上的病情恶化。
先不说究竟是不是真的恶化还是假的恶化。
只要是因为他们说的话,导致皇上的病情出了问题。
那他们想翻身都没可能。
所以他们必须要认下这个结果。
等到杨建安回来之后。
他们在同杨建安一同商议。
朝堂之上。
最为震撼的两个人莫过于李明时以及宇文亮。
他们两个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竟然会被委以如此重任。
后者是因为自己打了那么大的一个败仗。
竟然还能够被委以重任。
一时间感激涕零,泪如雨下。
宇文亮很清楚,皇上这是又给了他一次机会,很大的机会。
如果魏国军队想要打入长安。
那么就必须要经过几个关隘。
只要他能守住,能够击退魏国。
那么他在军中的威望就可以轻而易举的超过杨建安。
从而成为军队当中的领头者。
所以宇文亮才不断的磕头,感谢皇上给他的机会。
前者震惊是因为他虽然之前立了战功,但不足以让他获得如此高的职位。
同样他心中还非常纠结。
他先前在魏国时,所看到的那些事物完全是他梦想当中的国家。
尤其是他离开之前的那个晚上。
那个叫做曹葛的小孩,跟他说的那一番道理,本来早就被他揪到脑后。
他当时之所以答应接受他们的招揽。
不过只是权宜之计。
想着先跑出来再说。
但是那份道理那番话,
在他回长安之后见到长安城中,百姓被权贵肆意欺压这种场面,而重新想了起来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百姓如水,朝廷如舟。
如果他没有去过魏国。
那么他完全不认为现在的周国有多么的糟糕。
但是他去过了。
所以他看到了周国的糟糕。
而且他人微轻。
根本就没有能力来改变这个国家。
李明时在长安的这段时间。
甚至开始倾向于,接受魏国的招揽。
但是皇上现在突然间把他抬到了如此高的高度。
使得他瞬间就拥有了可以改变这个国家的力量。
所以他面露难色。
不知道该如何抉择。
是继续跟魏国相持下去。
还是接受魏国的招揽。s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3360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