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李湛阿珍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77章 民风淳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白沙强走后,

办公室内的紧绷气氛稍稍缓和。

蒋哥和水生自然地在李湛对面的沙发坐下。

老周默默地重新沏茶,给几人斟上。

水生接过茶杯,脸上还带着些不忿,

“湛哥,那帮老狐狸,算盘打得精响!

既想拿咱们当挡箭牌,又舍不得放下那点家当,天下哪有这么好的事?

真当咱们是开善堂的?”

李湛放松地靠向沙发背,

从口袋里掏出烟盒,“啪”地一声扔在茶几上,示意大家自便。

他给自已点上一支,深吸了一口,缓缓吐出烟雾,

眼神在青烟后显得有些深邃。

“坐地起价,落地还钱嘛。”

他语气平淡,带着一种洞悉世事的淡然,

“都是一方霸主,称王称霸惯了,

手里的权力和地盘,哪是那么容易说放就放的?”

他顿了顿,嘴角勾起一抹冷冽的弧度,

“而且…

他们现在只是听到了风声,感觉到了威胁,

但还没真正体会到切肤之痛,还没被逼到绝路上。

不到黄河心不死啊。”

老周拿起茶几上的烟,给蒋哥和水生各派了一支,

自已也点上,沉声问道,

“接下来你打算怎么办?

如果不动用地下手段硬来,

光靠官面上的路子,

我们能做的确实有限,很难真正让他们感到‘痛’。”

李湛的目光投向窗外,看着长安镇的繁华景象,沉默了片刻。

他端起茶杯,慢慢喝了一口,

仿佛在品味茶香,也更像是在斟酌决策。

片刻后,他放下茶杯,

“硬碰硬没必要,伤敌一千自损八百。

先从根子上,掐断他们未来发展的指望吧。”

他转向蒋叔,吩咐道,

“蒋哥,接下来...

我们要参与东莞所有优质地皮的拍卖。

你跑一趟市区土地局,找周组长。

第一,问他要一份今年所有计划拍卖土地的详细清单和规划指标。

第二...”他眼神锐利起来,

“明确告诉他,让他想办法,

卡死其他那些镇话事人背后公司参与竞拍的资格和资金审核。

以前刘少怎么对付我的,

我们现在就怎么对付他们...”

以其人之道,还治他人之身。

李湛用起这些官面上的手段,毫无心理障碍。

蒋叔闻,毫不意外,点头应道,

“好的...我待会就动身。”

李湛又想起一事,问道,

“虎门港口那家港务公司,现在交接得怎么样了?

白沙强之前承诺的配额和关系打通,履行了没有?”

“已经全部交接完毕,手续都办妥了。”

蒋叔汇报道,

“目前我们的人正跟着白沙强指派的负责人,

逐一拜访海关、缉私、港务等各个关键节点,熟悉流程,打点关系。

这方面,白沙强倒是很配合,没有耍花样。”

“嗯。”

李湛点点头,对这个结果并不意外。

在白沙强还指望能和他谈判的阶段,这些明面上的承诺自然会履行。

他脸上露出一丝诡异的、充满算计的微笑,手指轻轻敲着桌面,

“港务公司是第一步,

卡死他们的土地是第二步…

但这还不够,还差一把火,得让他们真正感到恐慌和绝望。”

他的目光扫过在座的几位核心手下,缓缓说道,

“接下来,要想彻底压垮他们那点侥幸心理,

让他们乖乖按我的规矩来…

恐怕,我得去拜会一下我那位位高权重的‘岳父大人’了。”

他这话说得意味深长。

所谓的“岳父大人”,自然指的是林夏的父亲,省公安厅的林建业厅长。

李湛这是要借势,要巧妙地利用这层关系,

甚至可能是制造一种“上面即将动手”的紧张氛围,来最终迫使白沙强等人就范。

房间内的几人闻,心神都是一凛,

意识到李湛的谋划远比他们想的更深、更远。

一场不见硝烟,

却更加凶险的经济与心理围剿,已然展开...

——

两天后,

广西桂林,兴安县,华江乡,

时值一月中旬,

正是当地一年中最寒冷的时节。

广西的冬天虽无北国千里冰封的壮阔,却自有其独特的魔法攻击——

湿冷的寒风无孔不入,

夹杂着漓江流域特有的水汽,能轻易穿透棉衣,直刺骨髓。

远山笼罩在薄薄的晨雾中,宛如淡雅的水墨画,

山脚下连绵的竹林在寒风中沙沙作响,竹叶边缘已染上些许冬日的枯黄。

村口那棵老樟树下,

几个穿着厚实棉袄、揣着手的老人正围着一个小火盆烤火闲聊,

呵出的白气瞬间消散在清冷的空气里。

就在这时,

两辆挂着广东牌照的黑色suv,

沿着蜿蜒的村道,小心翼翼地驶到了村口停下。

车门打开,下来四个穿着冲锋衣、打扮得像户外运动爱好者的男人。

为首的是个面色精明、眼神警惕的中年汉子。

汉子脸上堆起笑容,掏出烟散给老人们,

“各位叔伯,打扰一下,

我们是广东来的,想收点咱们这边的地道山货、药材,价钱好商量。”

他一边发烟,一边示意手下从车里拿出些样品袋。

一个缺了门牙的老头接过烟,眯着眼打量了他们一番,

操着浓重的桂柳话,

“收山货?这个时节,好东西不多嘞。”

“没事,先看看,有啥收啥。”

汉子笑着应和。

另外几人在村子主要道路上转了一圈,故意提高了些音量吆喝了几声,

“收山货嘞!收药材!”

但寒冷的天气让各家各户都门窗紧闭,几乎无人回应。

转了约莫一刻钟,毫无所获,

几人只得又悻悻地回到村口老樟树下,

围着火盆搓手取暖,继续跟老人们套近乎。

聊了一会儿药材品类后,

那为首的汉子状似无意地叹了口气,压低声音对九叔说,

“老叔,其实我们最主要想收的是一味特殊的‘药’,

就是不太好找…”

“哦?啥药那么金贵?”

缺了门牙的老头好奇道。

汉子凑得更近些,声音几乎低不可闻,

“就是…紫河车…就是胎盘,老叔您懂的。

听说要是头胎男婴的,价钱是这个数…”

他隐晦地比划了一下手势,

“我们老板急着要,配药引子。

村里要是有哪家媳妇怀上了,我们可以先预付定金的…”

听到这话,

老头浑浊的老眼里闪过一丝极快、极隐蔽的精光。

他还没开口,

旁边另一个一直默默烤火、耳朵却竖得老高的干瘦老头突然就挤了过来,

脸上堆满了市侩的笑容,

“哎哟!

老板要收这个啊?早说嘛,我知道!

我知道哪家有...”

那汉子心中一喜,但面上不露声色,“哦?老伯您说说?”

干瘦老头却不答话,

只是嘿嘿笑着,伸出粗糙的手指,

做了个全世界通用的数钱手势,脸上露出一种“你懂的”的笑容。

汉子心里暗骂,但还是笑着掏出两张百元钞票塞过去。

老头捏了捏钞票,揣进兜里,话却只说了一半,

“就村东头那家…

院子门口立着几个练拳木人桩的那家…

他家媳妇儿好像是从大地方回来的,怀上了!”

汉子强压激动,又塞过去两张,

“老伯,具体点呗?

啥时候方便去看看?”

老头再次把钱揣好,左右看了看,才神秘兮兮地说,

“那家人起得早,

每天要去镇上摆摊做生意,白天没人…

你们真想去问问,得天黑后再去,

那时候他们应该回来了…”

汉子几人得到想要的信息,连忙道谢离开。

他们在村里转了转,

果然在山脚下远远看到了那个有着高墙、门口立着几个陈旧木人桩的院落。

更巧的是,

正好看到两个年轻漂亮女人挎着个篮子从院里出来...

其中一个明显腹部隆起,

正是照片上的目标...

几人大喜,临走时,

还不忘给村口的老人们又恭敬地发了一圈好烟,

连连道谢,心里感叹着,

这趟太顺利了,

广西老乡真是民风淳朴啊......

_l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