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邓四平文集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折耳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那是家乡极普通的一种草,也是农村里极普通的一种草。城里人叫它“鱼腥草”家乡人偏叫它“折耳根”多几分亲切,多几分贴切。

小时候,每逢春天来临,屋后的青山万物复苏,日出山坳,林间溪水潺潺,百鸟啁啾,繁花似锦,在三月的泥土里,伴着布谷鸟清脆的鸣叫,那折儿根便似雨后春笋纷纷钻出地面,它们纷纷探出头来,撑开绛紫色的小伞,任和风细雨抚摸。

那折儿根圆圆的紫红的叶片,细嫩而白胖的茎,匍匐着星星点点地长在杂草丛中,看上去状若满月小猪圆圆的猪鼻,正调皮地拱土而出,所以,家乡人更喜欢把“折耳根”亲昵地称作“猪鼻孔”馋嘴的孩子们经不住一朵又一朵灵芝般鲜活水灵的折耳根的诱惑,扛着小锄,提着小篓,沿着沟渠一路赤脚寻去,照那绛紫的地方一锄头下去,一块土翻到脚跟,便可以收到泥土对根的情意。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