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乡,尤其是故乡的野菜总是令人难忘。
小时候,每逢春天来临,屋后的青山万物复苏,日出山坳,林间溪水潺潺,百鸟啁啾,繁花似锦,各种知名的或不知名的野菜便夹杂其间,成为了大自然赐予儿时的我们最慷慨无私的美味和馈赠。
在家乡念小学时,那时初习作文,严格的老师要求我们作文草稿打好之后,人人务必用小字毛笔一字一句工工整整地誊写在作文本上。无钱购置笔墨,每天放学之后,聪明的姐姐便和我及邻居农家的小伙伴们一道,一边打猪草,一边仔细寻找一种叫蒲公英的野花,那种花含苞未放之时,花丝细若发丝,紧紧簇拥成一个小指头般大小圆圆的花苞,尖尖的花蕊,白里透红,轻轻地采摘下来,便是一个天然的小字毛笔笔头,再去山中削上一截细细的竹管,把花苞栽进竹管,便可蘸着三分钱一包的蓝墨粉和着清水兑成的的墨汁誊写作文了,既经济又实用。
进了三月青黄不接之时,儿时的我们便去田边地角挑“折耳根”折耳根,又称“鱼腥草”有圆圆的紫红的叶片,细嫩而白胖的茎,匍匐着星星点点地长在杂草丛中,看上去“折耳根”肥硕的叶片更状若满月小猪圆圆的猪鼻,正调皮地拱土而出,所以,儿时的我们更习惯把“折耳根”亲昵地称作“猪鼻孔”我们便常弯腰蹲身,银镰轻舞,熟练地挑起一朵又一朵灵芝般鲜活水灵的折耳根,拿回家中,舀上一盆清水,细细地洗净,掐去根须,放进碗中,浇上油盐,反复拌上几拌,便可入口,那味道真是又麻又辣,又香又脆!有时候,折耳根挑得多了,吃不完,我们便将其洗净了放进大篮盘里晾晒,晒上几个红花大太阳之后,藏进家中木柜,待到炎夏酷暑之时,取出当成健脾开胃清热解毒的茶饮。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3360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