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布衣卿相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一卷 火中遗编 第五章 工械初鸣与郡守之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茅屋余烬未冷,焦味刺鼻。

阿嬷搂着惊魂未定的姜松、姜禾,蜷在临时搭的草棚下,眼神空洞。

田玥所赠救命粮,烧毁大半。

墨家抢出的粟米,染满烟尘。

生存,再次勒紧咽喉!

“阳儿…这日子…可怎么过…”阿嬷啜泣,声音嘶哑。

姜郕阳沉默。

他蹲在废墟旁,手指捻起一撮焦土。

冰冷,刺骨。

孟嚣!这仇,刻骨铭心!

但愤怒,救不了命!

他深吸一口气,压下翻腾的杀意。

目光投向怀中两个锦囊。

田玥的,已空瘪。

墨家的,尚存余温。

他取出秦漪所赠之物。

素锦褪去,露出半卷残破竹简。

墨迹尚新,古朴苍劲。

《考工记》!

虽非全本,却清晰记载着:

“攻金之工,筑氏执下齐…凫氏为钟…锻氏为镈器!”

目光定格!

“水潦所止,泥淖之所,设辕以引,其利转输…”

“橐龠(tuoyuè)鼓风,其焰炽烈,百炼精钢…”

文字如闪电,劈开黑暗!

“橐龠…鼓风…引水…”姜郕阳喃喃,眼中幽火重燃!

他猛地起身,奔向盐滩!

---

盐滩上,气氛凝重。

陈大带着几个同样面黄肌瘦的盐工,惴惴不安地站着。

他们听说姜家遭难,又感念前日赠盐救命之恩,自发前来帮忙。

“公子…我们能做点什么?”陈大搓着手,局促不安。

“能!”姜郕阳斩钉截铁,目光扫过众人,“重建盐场!需要人手!管饭!”

“管…管饭?!”盐工们眼睛瞬间亮了!如同饿狼见血!

这年月,一口饭就是命!

“陈大哥,你带人,按我画的线,深挖引卤沟渠!”

“你,带人去割碱蓬草!越多越好!”

“你,去海边捡光滑鹅卵石,拳头大小!”

“你,去伐坚韧硬木,要手臂粗细!”

指令清晰,分配明确。

姜郕阳将《考工记》残篇中关于水利和鼓风的部分,结合盐场实际,迅速转化为施工图!

“引水坡道,需缓而长…”

“橐龠鼓风灶,设于此…”

他捡起炭条,在礁石上快速勾画。

结构精巧,前所未见!

盐工们虽不懂其中精妙,但管饭二字就是最大动力!

荒滩上,热火朝天!

挖沟的、割草的、拾石的、伐木的…

姜郕阳如同战场指挥官,穿梭其间,亲自示范、调整。

“此处沟底需再平半寸!”

“木榫卯口,斜切三寸入!”

“鹅卵石,铺三层!缝隙填细沙!”

技术细节,一丝不苟。

秦漪不知何时又至。

她站在远处礁石,默默观察。

看着姜郕阳指挥若定,看着那前所未见的沟渠、灶台雏形。

“引水坡?鼓风灶?”她清冷的眼中,讶色渐浓,“《考工记》竟能如此活用?”

“师姐眼光…果然毒辣。”她身后青年低语。

---

三日后。

简陋却功能初具的工坊,矗立盐滩!

半埋地下的巨大陶瓮,瓮口斜接粗竹筒。

瓮侧设木架,悬巨大皮囊——此即“橐龠”!

皮囊以绳索牵引,连接岸边新立的水轮!

水轮简陋,以硬木为骨,叶片由破船板改制。

引卤沟渠的活水,冲击叶片!

吱呀…吱呀…

水轮缓缓转动,绳索拉动皮囊!

呼——嗒!呼——嗒!

皮囊如巨肺鼓动,强劲气流通过竹筒,灌入灶膛!

灶内,晒干的碱蓬草混着少量木柴,轰然腾起炽白烈焰!远超普通柴灶!

“神了!火!好大的火!”盐工们惊呼!

火光映亮一张张因饥饿而凹陷、此刻却充满希望的脸!

“快!架鬲(li)!熬碱灰!”姜郕阳下令。

巨大破陶鬲架于火上。

碱蓬草灰倒入,炽焰舔舐。

浓烈碱味弥漫,灰烬在高温下加速转化!

“省柴!火猛!出灰快!”陈大激动得手舞足蹈。

淋卤、过滤、结晶效率,随之倍增!

新出的盐晶,在炽焰映照下,愈发洁白晶莹!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