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爸重回校园,我成金融大佬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505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现在咱证券行才挂了两家公司的牌,这一个柜台都快转不过来了。你想想,要是以后有几百、上千家公司要挂牌交易,咱们得开多少窗口才够使?”芦哲语气沉稳,但眼神透着锐利。

罗韩应了一声,点头道:“我一直在催进度,可眼下麻烦的是,国内懂电脑的人太少了,时间又紧,这‘三二三’系统......”

话没说完,芦哲抬手打断:“这事儿没得商量。计算机联网必须搞起来!缺钱?那就去银行借钱。罗副总,你可是南发展银行的头把手,这点事还定不了?还款也不难,拿日后的交易抽成慢慢还就行。”

罗韩立刻答道:“明白,我马上落实。”

这一天,是2017年12月15日,燕京五棵松那家有名的军医院外,一辆印着央视标志的采访车缓缓停下。车门打开,著名主持人带着摄像组走下车来。

“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主持人,今天咱们来到了首都顶尖的军医院。我们要采访的,是罗韩老先生。提起这个名字,您肯定不陌生——他是南江发展银行的掌舵人,更是南江证券市场、乃至整个国家资本大潮的奠基者之一。接下来,请随我们的镜头,一起走进这位传奇人物的内心世界。”

几句开场后,主持人一行人通过安检,穿过长长的走廊,走进特护病房,见到了正卧床休息的罗韩。

病床上的他头发花白,神情平静。面对镜头,目光忽然深远起来:“我现在年纪大了,很多事情都记不清了。可有一段日子,我死都忘不了——那是三十年前,一场谁也没想到的股浪掀翻了整座城市,还有一个人,是他把我们领进了资本的门,真正教会我们什么叫金融市场。那个人,叫芦哲。”

在场的人都愣住了。主持人小心翼翼地问出所有人心里的疑问:“罗老,三十年前到底发生了什么?您能跟我们讲讲吗?”

......

1987年12月中旬,东门区,南江市的中心地带,市委市政府都扎在这片地界。这里是全城跑得最快的地方,人人都在抢时间,早出晚归,脚步不停,谁都知道,一分钟都能挣出个机会来。

老王,本名叫郑吴周,熟人都这么喊他。每天天刚亮,他就得起身烧水,把前一晚准备好的叉烧包摆进竹屉里蒸上。这玩意儿是南江人早餐的命根子,所以他总赶在六点前开门。他知道,总有人骑着自行车、拎着公文包,顺路捎上两个带走。

我们这期节目《股疯里的南江》,就从这里开始......

旁白刚起了个头,老王立马翻了脸:“打住打住!不是说好拍股市那段吗?怎么又整成美食纪录片了?你是不是走串棚了?还是剧本拿错了?再说了,我名字是郑吴周,哪个字带‘王’了?咋就叫我老王呢?”老王话刚出口,突然一拍脑门:“哎等等,不对劲啊,我明明是87年出生的,咋会提这玩意儿?这年头哪来的《舌尖上的南江》?”

旁白君:别管那么多,剧情需要,先划船,待会你还得赶去证券公司呢。a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