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欺君之罪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32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内存不存在,请稍后尝试访问

books1.winbqg.

', '')('她实在没办法也不能独自担下来,便一个人带着方家的账册来到老国公夫人的院子。

老国公夫人拿过账册一瞧,老脸都臊得慌。

盈利逐年减少,且还是每年都较上一年骤减。

这还能说是经营不善,田产不丰,那账目上有一项巨额支出——姐弟俩的花销,便说不过去了。

每年足有几万两,两个孩子如何花的上?

国公府中有定例,四个娘子每月都是五两银子,加上衣食住行,偶尔要打些好的首饰做几件好衣裳,千八百两尽够。

几万两……

老国公夫人都觉得厚颜。

金河县主请示道:“祖母,表妹的嫁妆该如何筹备?”

老国公夫人闭眼平复情绪,良久才道:“你且先回去。”

现在这嫁妆筹备是烫手山芋,金河县主没有二话,立马告退。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她走后,老国公夫人吩咐下人,“国公回来了,叫他过来。”

“是。”

傍晚,忠国公魏高回府,径直来老太太院里。

老国公夫人直接将账本甩在他面前,拐杖重重地敲了敲地面,质问:“方家账上的钱呢?现在只剩下四万两,静娘的嫁妆怎么办?”

魏高丝毫没有心虚,甚至对母亲很坦诚,“咱们府里花销如流水,还要供养宫里的娘娘和成王,要拉拢朝臣……处处皆用钱,咱们养着妹妹的两个孩子,花用些也不为过。”

“旁的府里女儿出嫁,五千两一万两便是风光大嫁了,静娘有四万两尽够了。”

“那是你妹妹的女儿!”

魏高叹道:“母亲,妹妹若是在世,定然也愿意支援成王的大业,我也是为了国公府。”

别人的钱在手里放着,有心无心便用了,不需要心疼。

老国公夫人心口一阵一阵地疼,“方家的宅子要修整,静娘的嫁妆不能少,就算四万两够用,空空如也的账目,如何能看?”

从前她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过是觉得府里煊赫,他们也会有分寸。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时候她真是后悔了,哪怕常常过问呢?

魏高淡定道:“母亲无需担忧,定然教这婚礼表面上风光无限。”

“表面?”老国公夫人不敢置信,“你要如何?”

魏高记恨道:“平南侯府教咱们吃了亏,还想赚一笔嫁妆,怎么能如此便宜他们!”

老国公夫人重重地敲击拐杖,震怒:“你这是坑你外甥女呢!”

“母亲您便别管此事了,我自有分寸。”魏高不以为意,“日后我补偿她一二便是。”

老国公夫人眼前发黑。

她这样老了,管不了儿孙了,死后下去该如何向女儿女婿交代?

第16章

许活订婚这段时间,一甲前三的新科进士入了翰林院,状元陆屿为六品修撰,榜眼林牧和探花顾笑舟则为七品编修,徐泽安和李栩然在考核中成绩优异,进翰林院做了庶吉士,做起草诏书修史陪读的差事,待熟悉了政务,再行授官。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陆屿和林牧皆未婚,也一直未传出和哪家订婚,他们二人的婚事同样十分瞩目。

文鹤鸣述职后,并没有留任京中,而是如许伯山所说,不日便要去上州任刺史。

文家的长子文昶是上科的二甲进士,成绩中庸,没考进翰林院,在户部做主事,妻儿都随他在京中。

文家的次子文熙随父母外任,婚事在地方办得,妻子也是当地望族。

文大人想要唯一的女儿文馨的婚事定在京中,这次他赴任,夫人高氏便暂时带着女儿留在京城,待婚事了了,再离京。

嫁女嫁高,文鹤鸣从三品的官职,高氏眼光也高,来侯府做客时,对小姑子文氏念叨起京中的青年才俊,最许意的女婿自然也是那二人,“理国公府的状元郎和尚书令林老大人的孙子,家世人品满京城的郎君难出其右,也不知道中意什么样的姑娘。”

“理国公府那样的世家,规矩最是森严,水也深,嫁过去恐怕时刻要谨言慎行;林家倒是清贵简单些,可老大人最是廉洁,嫁过去日子恐怕要清苦些。”

相比较,文氏自然是更倾向于林家,但这两家不是旁人想结就能结亲的。

文氏又道:“馨儿品貌双全,放开了找,京中这样多的人家,兴许有更合适的。”

“家世匹配,人品不见得合适,人品好的,家世上又有些不足,还要考虑立场、官风家风、是否和睦……实在难有处处皆合心的。”高氏叹气,不免又可惜道,“你们府上真是极好的人家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文氏开解道:“世事难料,不过嫁到我们府上,也不见得事事顺心。”

高氏不解,“这从何说起?”

“嫂子又不是不知道,我那妯娌瞅着温顺,实际没少与我别苗头,若是荣安娶了我娘家的外甥女,指不定要磋磨人,她是正经婆婆,我便是护,又能如何?”

这是极有可能的。

婆婆整治儿媳,根本不需要什么手段,高氏又不禁庆幸。

文氏宽她心,“我们婉娘议亲时,府里也是几番挑选,才选中了如今的女婿,有爵位,性情敦厚体贴,家里又和善……嫂子也不要太过着急。”

高氏点头,随即关心地问:“快回来了吧?”

“去信了,她就荣安一个弟弟,肯定要在成亲前赶回来。”

高氏犹豫片刻,又小心地问:“婉娘还没有信儿吗?这都几年了……”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25书屋;http://m.25shuwu.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内存不存在,请稍后尝试访问

books1.winbqg.

', '')('小黄门召许活太极宫觐见。

许活第一次进宫面圣,不敢行差踏错,从宫门到殿前,全程目不斜视。

入殿后,她步履从容不迫,头微低,视线微微向下。行至殿中,许活下跪叩首,拜见谢恩,一系列动作行云流水,声音稳重冷静又不失少年的清朗之气。

年逾天命的景帝威严道:“许卿这侄子与平南侯府家风一脉相承。”

平南侯府上至老侯爷,下至许活,都是一张冷面,区别是老侯爷和许伯山冷硬,许活年轻俊秀,似乎更近人些。

许伯山恭敬答话:“回禀陛下,许活乃是由先父亲自教养。”

景帝居高临下,睥睨而视,“退下吧。”

许活告退,退至殿外方才抬起头,从始至终未见天颜,且只隐约感觉到,殿内还有其他大臣。

风轻轻吹来,她后襟冰凉,无人窥见。

许活走出宫门,跨上马,行了几步,又勒住缰绳,回头望向威严屹然威严的宫墙,眼中熠熠生辉。

片刻后,许活转回头,“驾!”

她也曾羡慕旁人意气风发,肆意随性,而旁人看她,何尝不是意气风发正少年。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她生于天地间,今时已是侯府世子,他日岂能久居人下?

她生有鸿鹄志,必要青云直上胜苍穹。

第17章

许活正式成为世子,直接或间接地引起了不少变化。

外人眼里,这是理所当然。

平南侯府就她一个继承人,世子之位乃至于侯爵早晚会落在她的头上。

不过私认为的继承人和朝廷在册的侯府世子,一个是白身,一个有品级,身份地位自然是不同的。

国子监里,表面上大家都是监生,实际上家世背景身份的不同,大家互相之间态度都有差别。更遑论行走在外,身份不如许活的,皆要向她行礼。

许活内里心境其实发生了不小的转变,外人无从得知,只她自己体会。

但表面上,她一如从前。

高门出身依旧礼遇不如她的人,与她相交的寒门监生对她赞誉颇多,就连坊间提起平南侯府许世子,风评亦是极佳。

许活只能靠蒙荫,名声越好,对她将来出仕越有利。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当下,许活只要按部就班地学习,成亲后成为世俗意义上可立业的成年人,一年半载,最多不超过两年,她就能当差……

这是计划中的顺序,计划外是,面圣十日后,崇文馆文书送到侯府,招许活入学崇文馆。

这完全出乎平南侯府的意料。

东宫有左右春坊,比照的是门下省和中书省,可以说是一个小朝廷,太子如若监国理政,左右春坊官员便可辅助太子处理政务。

崇文馆隶属于左春坊,是太子学馆,太子读书之所,也是宫中除陛下的弘文馆之外,另一藏书之馆。

而崇文馆学生定例二十,均是皇亲国戚及高官子弟,相当于伴读,日后若是太子登基,有这一段渊源,比其他官员更容易成为天子近臣。

不过太子已经二十八,早就入朝,第一批陪读的贵族子弟也已经在官场崭露头角。

当年,崇文馆的学生乃是景帝精挑细选的太子的伴读。

如今崇文馆的学生,年纪皆未加冠,学馆本身进学的意义更深一些。

今年的状元陆屿、二甲第九的李栩然都曾是弘文馆的学生,他们进了翰林院。另外还有两个学生,一个今年科举二甲中游的名次,一个通过武举入伍了,便空出四个名额。

崇文馆的学士皆是饱学之士,朝中文武大员时常去授课,即便不考虑附加的好处,只为了这样的先生和同窗,各家也抢破了头。

平南侯府没使力,旁人却不知,只道许活离开国子监去往崇文馆,乃是人往高处走,相熟的监生皆恭喜她。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唯有朱振得知后不甚愉快,“你若是走了,我在国子监岂不是孤身一人了?”

许活无情拆穿:“你一连五日皆有酒宴,歇一日,还与人约了踏青。”

朱振挺了挺圆润的肚子,安慰她:“呼朋唤友自是快活似神仙,可知己只三两个,怎么能与寻常友人等同?”

教他引为知己,许活并不如何欢喜。

朱振叹气,“你要去崇文馆,魏三郁郁寡欢不出门,寥寥知己便去二,你怎知我的苦闷。”

许活:“……”

“既是苦闷,应是无心宴饮,不如推了。”

“那不成!”朱振迅速翻脸,义正言辞,“我不能失信于人!”

许活平静地看着他,看透。

朱振不知尴尬为何物,“总之,你想要简单地一走了之,我这关是过不去的。”

许活道:“我设宴,你选地方,可否?”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朱振立马道:“珍味楼!”

珍味楼是名满京城的酒楼,网罗江南美食,甚至常有珍稀食材水果不远千里送到京城来。

京中皆传,背后的东家势力极深。

主要是极贵。

寻常菜品倒也罢了,一桌顶好的席面,一般官员都吃不起一顿,朱振吃一回也得手紧好些日子。

许活答应得极爽快。

朱振高兴,“不枉我为你新婚细心搜罗贺礼。”

许活问他预备哪一日,好定席面。

朱振毫不犹豫地说:“明日后日大后日……能定到哪天就哪天。”

他才说不能失信于人……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25书屋;http://m.25shuwu.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许活微微摇头,没有多说。

珍味楼近两天的席面都满了,许活定了第三天的。

当日,朱振晌午便迫不及待地来平南侯府找许活。

许活有私库,不用去账房支钱。

朱振很羡慕,“我爹骂我败家子儿,怎么你府里在钱财上对你这么松散?独苗这么好吗?”

许活睨他:“你不如自省‘败家子’如何来的。”

朱振不但不省,还又给了许活的婢女青菡一串绢花,“我回回来都是这丫鬟伺候呢?我特地从府里摸了带过来给你院里几个婢女的。”

因为其他婢女嫌他轻佻,青菡贪他的赏,自然每每都积极过来。

未时末,许活二人乘马车到珍味楼。

大堂有几桌客人,也都是有些身份的,他们不认识许活,却有认识朱振的。

对方与朱振一说话,便知道了许活的身份,顿时不少人都投以好奇的目光。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许活只对朱振认识的人微微颔首,并未理会旁人。

而他们二人随着小侍穿过大堂上二楼雅间,大堂内的食客们话题却久久都在许活身上。

陆屿和李栩然下职后一同前来,身后还有个十五六岁、桀骜不驯的少年郎,乃是陆家的五郎,陆峥,在崇文馆进学。

三人进来时,恰巧在大堂听到一桌人高谈论阔,谈及许活满是溢美之词。

陆屿得知许活竟也在此,便派小厮去许活的雅间通报一声。

许活和朱振知道陆屿等人在,免不得便要过去打个招呼。

陆屿依旧容光焕发,笑容可掬,“荣安,一别数日,近来可好?”

许活道:“甚好,还未恭喜陆大人、李大人入翰林院。”

李栩然拱了拱手,回礼。

陆屿则微笑道:“荣安叫我陆大人岂不生疏,直呼姓名便可。”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许活微微颔首,算是应了。

陆屿又为许活和朱振介绍陆峥,而后对许活笑道:“可惜我和栩然离了崇文馆,若不然还能与荣安同窗共读。”

他竟然说“可惜”……

陆峥打量许活的眼神顿时更加挑剔。

朱振在许活身边,瞅见这小子的眼神,不得劲儿。

而几人寒暄几句分开,皆没有冒失地提合席。

许活和朱振离开后,陆峥道:“若不是忠国公府一场算计,也成全不了初出茅庐的平南侯府许世子的好名声。”

陆屿折扇轻晃,笑道:“有心使然,岂能说是旁人成全?”

“就算是平南侯有意为继承人造势,也不值当四哥你如此看重吧?”陆峥神色颇不以为然,细瞧还有几分酸意,“名不副实、沽名钓誉之流又少吗?”

李栩然想起那日一剑的凛然之气,些许难堪道:“许世子并非你所说那般。”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哼~”

陆峥不屑。

陆屿眼神闪过兴味,更加偏向许活,“荣安确实非一般人,小五,莫要轻视他。”

他越是如此看重,陆峥越是不服气,“那就崇文馆见吧。”

陆屿故作不赞同,折扇后,笑意却浓郁。

另一头,朱振如临大敌,“我一见到陆家那个笑面狐狸,就觉得他不怀好意。”

“……”许活侧头,“这是什么称呼?太失礼了。”

朱振严谨表达:“不像吗?”

许活想到陆屿笑容不落的模样,净是无法反驳。

朱振边大快朵颐边道:“陆家那个小子也不是个善茬,会不会找你麻烦?”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许活并不在意,“崇文馆不是等闲之地。”

朱振口中嚼着美味佳肴,仍旧不放心,眼睛转了转,起了主意……

许活入学崇文馆前一日。

许伯山叫她到书房,“不必去管背后是否有用意,能进崇文馆,于你的学业来说是好事。”

许活认真保证:“荣安定不会懈怠。”

“我知道你少年老成,向来分寸不错,不会为侯府惹祸端,不过……”许伯山话锋一转,“朝堂上的事,自有长辈们计较,少年人便要有少年人的意气,崇文馆皆是各家出类拔萃的子弟,不妨放开些,针锋相对也好,惺惺相惜也罢,日后纵然立场相悖,天各一方,回想年少时,好过乏善可陈。”

许活惊讶,没想到伯父会如此叮嘱。

许伯山目光中是作为长辈至亲的一片拳拳之意,“这么多年,与你交好至深的,只有朱振一个,荣安,去交些势均力敌的朋友吧。”

许活与朱振交好,是因为朱振先主动,一直粘着,自小相识且心思简单,情分累积至此。

但她始终与人有距离,难以交心。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势均力敌……朋友吗?

第18章

崇文馆的学服乃是雨后晴山之蓝,纹样精美,料子也是上佳,一年四季文武皆有定制,每季两套,崇文馆会定期发放。

有些人家衣不穿旧,也会使银子自制。

许活仪态极好,一身学服加身,面冠如玉,清俊雅致。

七岁分席,十四五岁便已知人事,十七岁的许活已算是成人,平南侯府的长辈没有送学,她独自一人来东宫。

整个东宫分前中后三个部分,前为外宫,左右春坊皆在此,有四重宫门为盘查入东宫之人以及守卫东宫;中为太子生活寝居、进学、会见外臣所在;东宫六局分列在两处。

最后是内宫,住着太子妃妾。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25书屋;http://m.25shuwu.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许活虽是侯府世子,但于天潢贵胄的太子而言,也不过是个微末人物,不会特地召见。

是以许活入第三重宫门,先到左春坊拜见左春坊的领官左庶子蒋墨。

蒋墨不惑之年,蓄着短须,着深绯色官服,极为儒雅。

他语气也亲和,给她换完出入东宫的腰牌,道:“本官还有公务,不便亲自带领,许世子到崇文馆后,找常九明刘学士入籍,今日便可上课。”

许活有礼地躬身,“谢过大人,学生独自前往便可,不敢劳烦大人。”

蒋墨温和颔首,“许世子请便。”

许活告辞,离开出来,径直走向第四重宫门。

宫门口已有两名着相同学服的学生,其中有一个看见了许活,冲另一个人说了什么,随即另一个人也望向许活,视线停顿。

许活与他们对上眼神,打算走近后与二人见礼互通姓名。

然而两个学生对视一眼,便头也不回地踏进宫门。

许活身形不由一顿,转瞬又若无其事地继续向前,心头虽有几分疑惑,不过并未多想,在最后一道宫门处核实了身份,入门后右行方至崇文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崇文馆有单独的宫墙包围,内有崇文殿和崇文馆两座主建筑,殿内上课,馆中藏书。

此时还没到上课的时间,有几个学生站在檐下说话,许活一踏进来,他们便散开,走进殿内。

门敞着,人影晃动。

许活隐隐感觉到有视线在暗中观察着她。

一次可能是错觉,两次便不能当作是巧合,否则便有可能掉以轻心落入陷阱。

长辈皆在朝为官,都自小受家族教养,论理在外要保有起码的体面,虽然朱振称为“装模作样”,但这确实是礼数……

许活思忖着,不动声色地询问宫侍常九明学士在何处。

宫侍恭敬地指向西偏殿。

许活步履从容地走过去,待守门的宫侍敲门后,进入偏殿。

主殿内,几个学生在门后走出来,有的神情忐忑,有的眼露兴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就这样,还控制着仪态。

其中一个回头,对端坐在座首正中的陆峥低声道:“陆五,我看这许世子气质清正,咱们恐有欺凌之嫌……”

陆峥目光仍在手中书卷上,“你若是怕惹麻烦,便去与他亲近。”

平南侯府和理国公府,在这东宫里,自然是身为太子母族的理国公府更不能得罪,那学生立即止了话。

周围的学生们互相对视,皆保持沉默。

陆峥不是陆屿,陆屿在时,学生们以他为首,那是诚心折服,陆峥则更多是因为家世以及陆屿弟弟的身份。

有的不想惹麻烦,有的跟不认识许活没道理偏帮,选择沉默是最稳妥的方式。

门口查看的几个学生也回到殿内,众生安静地坐下,各自忙碌,有假装,有真的。

约摸一盏茶的时间后,殿门外传来脚步声,学生们更加专注似的。

常九明学士带着许活过来,眼神率先飘向的是前排。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崇文馆二十学子,五横四列排座,以如今这批学生们的身份地位,许活完全可以坐在第一排。

但前排人满了。

他视线向后移,只剩下最后一排角落的两个空位。

常学士为人圆滑,笑道:“许世子,你先随便坐,今日第一堂课是周寅周学士的大经,周学士严格,许是要抽查,早些准备。”

许活也看到了座位分布。

很多时候位置便是地位,若是自由更换,随意坐,她自然没有意见。可从今日种种看来,恐怕并非如此。

许活身为平南侯府世子,自然不能委曲求全,也不能接受含糊其辞,那是损害平南侯府和她自己的颜面,是以她直接请教道:“敢问如何论座?”

她语气并不咄咄逼人,只是寻常一问。

不少学生正襟危坐,闭明塞聪。

常学士扫了眼座位,正欲开口,前方的陆峥看过来,眼神里带着几分挑衅道:“自然是按学识成绩排序,许世子才来,尚未有名次,坐后面理所当然,若不满意,我倒是可以给许世子让座,只是恐怕难以服众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许活目不转睛地注视着他。

陆峥微微挑起下巴,似是在问她敢坐吗?

暗潮汹涌。

头一天就对上了!!

会冲突吗?

平南侯府的应该会退吧?陆峥可是太子亲表弟……

其他人皆不出声,余光扫着两人的神情,内心活动丰富。

许活是平南侯世子。

能否服众是她的事,岂能被一个陆五郎给下马威?

许活微微扯起嘴角,傲然道:“那就烦请陆五郎起身。”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一句话,现场顿时一片死寂,甚至隐约能听到窗棂被风吹动的细微声音。

陆峥眼神骤冷,死死地盯着许活。

他竟然敢?!

学生们不由在这焦灼的气氛中紧张起来。

连常学士都露出些许意外,许活初来乍到,竟然毫不退让。

压力又到了陆峥身上……

这时,常学士身后一道极严厉的声音横插进来,“马上就要上课了,常学士你还在这儿作甚?影响学生们读书!”

常学士闻言,也不计较周寅当着学生们不给他面子,一拱手,迅速离开。

周学士踏进殿内,眼神一扫:“换座位了?”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25书屋;http://m.25shuwu.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随即,他得知缘由,不苟言笑地赞同:“早该如此,学生在学堂,便只有学生的身份,讲什么身份地位。”

一句话,便暴露了先前座位排序的讲究。

周学士又点了三个人名,极严苛道:“黎禺,郭朝,万奇山,你们上月大经考核全都靠末,哪来的底气坐在前面?”

被点到名字的三人面露尴尬。

黎禺便是先前在门边眼神兴奋的人,他是羽林卫大将军之子。

郭朝则是安西节度使次子,另外还有个同胞兄长,在门下省的弘文馆读书。

万奇山是河南道汝州刺史之子,独自在京中求学,也是他方才出言表示担忧。

郭朝成绩在整个弘文馆都算是差的,但也坐在了第一排的位置。

事实上,他来崇文馆读书,完全是被迫,根本不爱读书,更爱武道,坐在第一排每每受到学士们的关注,简直痛不欲生。

此时他一听周寅的话,立马激动道:“我去后面!”

壮硕的少年迫不及待地站起来,小山高,穿着文士雅然的学服,颇有几分不伦不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脚也重,咚咚地向后跑,一屁股坐在最后一排的空位上,表情上,似乎空气都是新鲜的。

郭朝父亲是封疆大吏,敬着理国公府,但不用怕他们,要是陆屿发话也就罢了,陆峥还差得远……他完全随着自个儿的性子想做就做了。

而郭朝这一动,同在第一排的黎禺和第二排的万奇山更加尴尬。

真要按成绩,俩人只能排在中后游,尤其是黎禺,他比万奇山成绩还要差一些,都得向后挪。

且不止他们,一动都得动,场面就不好看了。

这都是因为周学士的两句话。

陆峥神情发黑。

周学士视而不见,转向许活,也不给她个准备,直接考较起来,且净挑一些较为生僻的内容。

许活一一对答。

周学士面容稍缓和,却仍然严格道:“死背几篇文章不值得骄傲,你未曾做过策试,且确实才来崇文馆没有成绩,坐在最后也应当。”

许活对周学士此言,自然恭敬认下,微微一拱手,走向最后一排仅剩的空位。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周学士走到最前方,道:“莫要耽误时辰,其他人若要换座,找其他空闲,今日讲……”

殿内响起翻书的哗哗声。

黎禺和万奇山坐在原位,也默默地拿起书。

京中六学二馆,六学皆属国子监,尚且有寒门子弟,弘文馆、崇文馆二馆,乃是本朝最高官学,皆是皇亲国戚侯爵高官子弟。

弘文馆地位高于崇文馆,但弘文馆由于皆是皇亲国戚侯爵,课程较松些;崇文馆因太子而设,则不然,要求更加严格。

但学士们皆为大才之师。

许活如饥似渴,并不放过任何一个吸收的机会,且她十分清楚,陆家子家学渊源,又皆天赋不俗,若是不付出更多的努力,她今日之傲便是日后之过。

是以许活每一堂课皆十分专注。

这一整日,没人跟她搭话,或主动或被动地完全孤立了她。

许活也不在意。

越是这样的环境,想要站稳脚跟,越是要用实力说话,实力是唯一无可置喙的东西。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她不需要与人为伍。

第19章

傍晚,许活回府,直接穿着学服去正院请安。

老侯夫人一见她便喜欢道:“快看看,这是谁家的书生郎来了,照的我这屋子都雅致了。”

文氏笑着附和:“可不是咱们家的吗。”

屋内陈设富丽堂皇,老侯夫人和郑氏一身装扮,皆富贵逼人。

文氏世家出身,打扮气质向来文雅。

郑氏瞅向许活和大嫂文氏,越对比脸色越不愉。

老侯夫人眉开眼笑,“快来,让祖母仔细瞧瞧。”

许活走近,任她打量。

老侯夫人还没说话,郑氏便意有所指地教训许活:“你祖母先前特意交代过,除服了,满府都得鲜艳点儿,瞧着才有生气,你这身衣服素,怎地不换了再来?还是针线房没给你准备?”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侯府如今就许活一个宝贝疙瘩,阖府都要围着他转,怎么可能苛待了?

管家的是文氏,显然郑氏是在点她。

文氏的神色淡了淡。

她因为没有儿子,常要避二房锋芒,如今许活又成了板上钉钉的世子,二房夫妻更是猖狂了,许是还想骑在他们大房头上……

文氏不与她争论,只对老侯夫人道:“我瞧着荣安近来好似瘦了些,先前做的衣裳,衣量恐怕有些大,回头让他屋里的婢女重新量量,免得不合身。”

她在暗示郑氏不如她关心许活。

郑氏本就是文氏没做什么也要硬揣测几分的人,闻言便酸涩道:“我们二房没什么钱,我嫁妆也不甚丰厚,纵是想给荣安添置些衣物也力不足,不似嫂子当这家……”

文氏对许活好,是为了许活的孝顺,不是因为当着管家夫人理所当然。

郑氏生下侯府唯一的“男丁”,老侯夫人和文氏怎么都要顾及几分她的颜面,她这些年过得顺风顺水,春风得意,大房却不能容忍他们夫妻肆无忌惮。

有些事情,文氏直接当着老侯夫人和许活的面儿捅开,“二弟妹这话实在教人不懂,这些日子二房到账房支了不少银钱,怎么,竟是没花到荣安身上吗?”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25书屋;http://m.25shuwu.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许活抬眼,淡淡地看向母亲,眼里没有多少情绪,自然也没有孺慕之情。

郑氏不小心对上她的眼神,不自在地撇开视线。

老侯夫人不满地看二儿媳一眼,没有当着孙儿的面训斥她,叉开道:“我瞧着荣安也瘦了,不过咱们荣安穿什么都好看……”

随即问许活今日在崇文馆的事情。

许活对陆峥等人的孤立避而不谈,只说学士们饱学,说她有进益,等等。

许活离开正院,便派人去账房叫管事带着账本来芦园。

管事如实汇报。

许活这才知道,这些日子,二房确实支过几次钱。

第一次五十两,第二次三百两,第三次五百两,最近一次,一千二百两。

中间一次三百两是郑氏派人支的,其他是许仲山取走的,缘由皆是开销吃紧。

许活又叫了其他人来回话,询问二房这段时间的情况。

许活封为世子,整个二房都有种鸡犬得道的飘然,在府里头仰头走。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许仲山也一并官复原职,仍然做着他的闲散低品武官,从祠堂解放出来的时候,肚子都小了几分。

他被拘得狠了,好不容易放出来,野猪出栏一般,恨不得奔向旷野,拥抱自由。侯府就像他的客栈,若不是怕老侯夫人逮着错责罚他,都要直接宿在外面了。

侯府主子少,三代积累,许伯山和文氏又持家有道,月例一向不吝啬,衣食住行皆由府里承担,许仲山的俸禄不需要交到公中,还额外给月钱。

许活的外祖家是武将,当初跟老侯爷相交莫逆,家底不厚,郑氏的嫁妆确实不如文氏丰厚,可也不算少,该有的都有,这些年她也没花什么,甚至节省点儿光靠府里就能攒下一笔。

所谓的“开销吃紧”、“力不足”……不过是借口罢了。

许活面无表情地独自坐在书案后。

书房里只点了两个灯,随着夜色降临,越加昏暗。

她身后的博古架边上,挂着一幅画,画上,一棵奇松耸立在悬崖峭壁上,形单影只,坚韧不屈。

这是老侯爷在许活七岁生辰时,送给她的礼物,他亲手所画,一直挂在这书房里。

“郎君。”

青鸢的声音在书房门外响起,“可要再点几盏灯?”

屋内没有回声。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青鸢正欲敲门,书房门打开,她便退到边上。

许活往外走。

青鸢关心地问:“郎君,这么晚了……”

“不必跟着。”

许活没留下话,乘着朦胧的夜色径直出去。

西院正屋--

许仲山将将赶在宵禁之前,浑身酒气熏天、左歪右倒地回来。

郑氏立马迎上去,担忧地招呼道:“快扶二老爷去榻上。”

两个小厮面红耳赤地憋着劲儿,撑着极有分量的二老爷挪到榻边,小心翼翼地放下。

郑氏教人端水来,亲自坐在许仲山身边给他擦拭脸、脖子、手……

许仲山打了个响亮的酒嗝,酒劲儿较回府之前散了些,得意忘形地抬手比划道:“我看中一只琉璃盏,流光溢彩,明儿我就跟账房支钱买回来把玩。”

郑氏闻到了一股浓郁的脂粉味儿,脸色不佳,满腹幽怨道:“还买呢,大嫂在母亲和荣安面前把你支钱的事儿说了,荣安走后,母亲单独训了我一通,我这脸都没地儿搁。”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那又如何!荣安是世子了,大哥得爹看重又如何?侯府早晚是我的,我想如何就如何……”

他醉的前言不搭后语,手又点向郑氏,“你不是说大嫂有一套翡翠头面,水头工艺都极好吗?买!都买!”

郑氏想到文氏要看她的脸色行事,眼里也有几分压不住的得意。

门外,许活提前打发了守门的丫鬟婆子们,正听到夫妻俩的对话,无声地嗤笑。

她还算了解许仲山,踩着时辰过来,果然,他前脚刚回来,不知道又去了哪里寻欢作乐。

现在还说这些异想天开的话。

许活眼神发冷,没敲门,直接推门进去。

屋内,郑氏吓了一跳。

许仲山反应慢,掀开眼皮见是许活,大着舌头训斥:“你的教养呢?竟然擅闯父母的屋子……”

他脑子还糊涂着,说完看向郑氏,确认:“是不……嗝~是不是没敲门?”

郑氏埋怨许活,“荣安,怎可不敬父母,贸然闯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许活随手带上门,夹着寒风踏进来,冷声道:“琉璃盏和翡翠头面如何够,不如我一把火把侯府烧了,为父亲母亲助兴。”

郑氏瞪大眼,紧接着便气恼道:“你浑说什么呢?怎么能说这种玩笑?”

许活一甩后摆,自顾自地坐下,给自己倒了一杯茶,三指捏着杯子,冲他们一敬,用一种游戏人间似的讥讽口吻道:“欺君之罪的铡刀一直掉在头顶上,与其不知道什么时候落下来,首尾分离,一无所有,及时行乐够本,咱们就一起一了百了不是正好……”

“谁够本?!”许仲山忽地拔起来,指着许活醉骂,“放屁!老子才不会够本儿!”

许活冷冷地看着他。

她一双眼睛,乃至于眼神,都和老侯爷极像。

许仲山恍惚间好似看到了过世几年的爹,不由地打了个激灵。

鬼可怕,爹也可怕。

他吓得酒醒了些,发现面前只是许活,当爹的颜面受损,怒了一下,“你要是个儿子,怎么会有这些麻烦?”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25书屋;http://m.25shuwu.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郑氏听了,也幽幽道:“你说你怎么就不是个儿子呢?”

许活神色愈冷,目光森森地看着夫妻二人,“你们真是爱口无遮拦,凭白惹人不快。”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