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轩王还不是宣和帝的皇叔,是景和帝的兄弟,大行皇帝的皇叔。
所以,在辈分上,老轩王就高了。
再加上,这个老皇叔很拎得清,从来不插手朝廷政事,就在府里养养花、溜溜鸟,伤天害理的事也不干……这样一来,无论是大行皇帝还是宣和帝,都不会随意亏待他。
由他来从中说项,可能宣和帝还会听进去一些。
这个老皇叔本来是不想趟这趟浑水的,但耐不住宗室一个劲的求,只能到宫里走这么一遭了。
反正,老皇叔进宫,也就是把其他人在他面前交代过的话又转述一遍罢了,倒也不费多大劲儿。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总归又不需要他去想内容。
老皇叔年纪大了,宗室也怕他记不清,连着说了好几遍,甚至还派了一个脑筋清楚的年轻宗室子弟跟着,一路进的宫。
朝臣这边还没去找宗室呢,宗室自己就进宫了,倒也让大臣们歇了口气。
他们劝宣和帝,可不是为了一己私欲,而是为了大周的百年基业。这么想着,宗室也是理直气壮,也给老皇叔壮了壮胆。
宣和帝虽说不耐烦跟宗室打交道,但为了贤名,自即位以来,对宗室也都是客客气气的。否则,他也不会为了名声忍了钱正新那么长的时间。
也正是因为宣和帝对宗室的态度,这才使得宣和帝之前将自己的手足兄弟尽数斩杀的时候,宗室闭了嘴。主要是,他们吭声也没用,到时候宣和帝把他们一起杀了……
知道宣和帝的性子并不如大行皇帝那般宽厚,所以大多数时候,宗室都是夹着尾巴做人,不会到宣和帝面前来惹眼。
这一次,要不是实在没办法,谁愿意来呀!
宣和帝本就是一怒之下才下旨命几个王爷就藩的,现在吃了“仙丹”,身体好了些,自然也有些后悔。这会儿老皇叔进宫,宣和帝也是耐着性子把老皇叔的话都听完了。
老皇叔年纪大了,腿脚不灵便,但胜在口齿还算清晰,脑筋也有条理。他只管把宗室的话传到,宣和帝听不听,他才不管。
当初,老皇叔就是这么个态度才能活到现在。这会儿,他到这把年纪了,更不图什么了。
宣和帝一直防着宗室,所以宗室子弟除非自己有能耐的,否则几乎没有在朝堂上行走的。
这些年来,宗室一些年长的也都有些藏拙和“养废”的意思,所以大都是拿了俸禄赋闲在家。现在,叫他们站出来为宣和帝排忧解难是不大可能了。但宣和帝把皇子全都搞到外头去,那就不行了。这个不合祖宗家法,他们宗室得站出来说话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皇帝,你也知道,你搞的那个‘秘密立储’,本来就不合祖宗家法。”
老皇叔也很无奈,之前宣和帝秘密立储的时候,他们宗室一句话都没吭。
正是因为知道不合规矩,宗室也不瞎掺和了。而宗室这般装聋作哑,倒也方便了宣和帝力排众议,把事情办下来……所以,认真算起来,宣和帝是还得承他们的情的。
只是……不知道宣和帝到底承不承了。
这种事本就是心照不宣的,宣和帝欠了宗室的人情,宗室嘴巴里老念叨没用,得宣和帝自己心里记着才行。
宣和帝点点头,倒也没有说什么。他知道老皇叔不是要翻这个老黄历,只是做个铺垫罢了。
“现在,灾民在外头闹,雅砻那边看起来也是要打仗了,就这么个节骨眼子上,你给几个王爷安排了封地,让他们都离了京……”老皇叔语重心长道:“如果你立了太子,把太子留在京城,命其他皇子就藩就算了。这会儿京里全空了,万一出个什么事还得了?”
“祖宗规矩向来如此,就是先帝御驾亲征,这京里也都是要有个储君在的。”
宣和帝知道老皇叔这个话是没错,但他心里就是觉着,几个皇儿年纪大了,心也大了。
老皇叔倒是不管宣和帝怎么想得,只担心自己进宫时间一久就忘了要说什么了,便继续道:“封地……都多少年没有封地了。”
宣和帝被老皇叔说得也是一怔。
当初,先帝就是害怕宗室就藩之后难以管辖,这才废了封地一说。后来,宣和帝继位之后,把亲兄弟弄得死的死、残的残,但这也是暗地里,明面上他可不敢这么干。后来也整了封地,把那是不成气候的丢了过去……本来也想着他们反正也没几年好活了,等人一死再把封地弄回来就是……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25书屋;http://m.25shuwu.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现在听到老皇叔这么说起,宣和帝才有些施施然。他这么紧着想打雅砻,自然是本着要“将雅砻纳入大周的国土”的心思。可他那头拼命挑起战争,这头却又把地封出去……
虽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而“封地”亦是大周的国土,但总归还是不一样的。这一个没管住,日后可就是国家割据了。
早前,大周就是从一个分封的小国家逐渐吞并周边,渐渐壮大起来的。
老皇叔其实是说着说着就忘了自己要再说什么,但隐约记得“封地”两个字,这才随便补了一句。反正阴差阳错,落到了宣和帝耳朵里,意思也跟来之前,宗室交代给老皇叔的差不多了。
老皇叔刚才就已经忘记了自己要说什么,这会儿就更是想不起来了。
“……”
沉默了半晌,老皇叔干脆就从椅子上起了身,“臣言尽于此,还望皇上多多斟酌。”
宣和帝一听老轩王这么说,就知道他是因为年纪大了,忘性也大,眼下怕是都已经想不起自己进宫来做什么了。
思及此处,宣和帝便也点点头,“老皇叔慢走。”
第364章
得知宣和帝醒了之后,除了本来就在宫里衙门当值的大臣外,其他的臣子全都离了宫。
墨珣在刚才看越国公这个急性子要冲出门去的时候就已经眼疾手快地把他拉住了。
越国公现在已经不是御史丞的身份了,没必要这么强出头。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而且,越国公这么贸贸然进宫,能跟宣和帝说什么?
越国公本来也就是卯了一身的劲儿,却冷不丁地被墨珣拦了一下。只这一下,越国公就像是在顷刻间泄了气。
他回过头来看了看墨珣,张张嘴,但却没有说出话来。
倒不是因为无话可说,而是眼前的这个情况,这么多同僚在场,饶是他有话要说,那也只能憋着!
墨珣冲着越国公眨了眨眼,示意越国公此时不要轻举妄动。
饶是越国公想要轻举妄动也不成,墨珣握着他手臂的那只手,就像是铜铸铁打的一样,根本不容越国公再动。
两人对视了一阵,越国公忽然意识到,自己刚才好像是太过冲动了。
墨珣见越国公似乎不想刚才那样“杀气腾腾”了,便松了手,示意越国公先听听同僚们的意见。
最终。当同僚们拟定主意,先请宗室出头,再由“三公”进宫面圣。越国公才惊觉自己刚才那样急吼吼地要冲进宫里去劝宣和帝的反应有些过头了。
好在墨珣将他拦了一下,否则他就这么进宫,或许还真会引来宣和帝的怒火。
墨珣刚才就已经看见了,虽然刚刚那会儿,屋里乱成了一锅粥,但也还是有人看见越国公要朝外走的。
就这么个节骨眼上,越国公朝外走还能去哪?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那肯定就是要去劝宣和帝了……
在场的这些一个两个的,就眼睁睁地看着,无非就是想让越国公去探一探宣和帝的口风罢了。
墨珣心里对这些同僚倒没有多大的怨气,对他们的冷眼旁观也能理解。
毕竟,如果越国公与他无关,两人之间只是普普通通的同僚关系,那墨珣的选择恐怕也会跟其他人一样——作壁上观。
眼瞅着越国公被墨珣拦下,也没人说什么。
越国公愿意打头,好;不愿意,也没人觉得不对。
越国公在其他同僚眼中,虽也是老臣,但已经不在“三公”的位置上了。“三公”还没商量出对策,他就先跑去找宣和帝。宣和帝要是真听了越国公的话,收回成命倒也罢了,万一没听,反而更生气了,这责任谁来担?
墨珣倒是没有刻意去看同僚,但这些同僚心里想的是什么,他再清楚不过。
说到底,宣和帝也是挺惨的。好不容易登上皇位,偏生又不是一个安分的皇帝,碰到这样一群想守成的臣子,日子过得确实憋屈。
而且,一直以来世家大族、前朝老臣、宗室,这些一样一样都挡在了宣和帝面前,想要大展宏图、开疆拓土确实有一定的阻力了。
墨珣估算了一下,宣和帝大概是这十年才逐步将大权拢在了自己手中。
然而,霸业未成,人要死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朝臣们这边把对策商议完了,便要去跟宗室那边提上一提了。却不料宗室的反应倒也快,就这么一会儿功夫,把老轩王都搬出来了。
老轩王年纪大了,在宣和帝面前还算有些面子,叫他来说事再好不过。
只是,老轩王年纪太大,记性也差,还不知道能跟宣和帝说多少。
不过,宗室愿意开这个头,总归是好的。
年太尉在面圣之前,还特意找了宣和帝跟前伺候的内监问了问,皇上现在的心情如何。
毕竟老轩王才刚从宣和帝面前出去,如果宣和帝不高兴的话,他们也省得来触霉头,总得等到明天上早朝了,再提才好。
现在,一听到内监说起皇上心情还不错,“三公”对视了一眼之后,便加快了步子。
宣和帝送走了老皇叔,一个人坐在椅子上出神。
老皇叔说的话,其实都是宗室想说得话,派老皇叔来,不过就是当个传声筒罢了。
一开始,他是想着,自己服用了“仙丹”,就算不能成仙,那应当也能长生不死。否则,怎么能叫“仙丹”呢?
最早的时候,不用臣子们说,宣和帝也是最属意大皇子的。也曾想过自己百年之后,这大周的江山就由大皇子继承。理由也不外乎是朝臣们所说的,嫡长。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25书屋;http://m.25shuwu.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只是,宣和帝有野心,也有城府,尚武崇文,而他的这个大儿子,在宣和帝看来,性格有点太软了。
一开始,宣和帝还是挺喜欢大皇子的,不管怎么说都是自己第一个儿子,长得也跟自己像,又是自己手把手教出来的……
可越大,性格就跟自己越不像了……
宣和帝也说不上自己这会儿是个什么心情,总之,听完了老皇叔的话之后,他确实有那么点儿后悔。
想来,应当是这段时间烦心事太多了。
不多时,内监传话,说是“三公”有要事求见。
宣和帝面上一哂,当下就知道他们是为了什么事来的。
“传。”
“三公”进殿,倒也没有一开始就把自己的来意说出来,而是先关心了一下宣和帝的身体。毕竟皇上才刚醒,他们一来就先质疑,恐怕皇上也听不进去。
早些年,宣和帝尚能听得进朝臣们的话,但后来渐渐的……有那么一点儿刚愎自用的意味。
经过了今天的事情之后,墨珣甚至觉得“刚愎自用”这个词用在宣和帝身上还好听的。
难听点儿的,那就是昏庸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爱卿担心了,朕无事。”宣和帝觉得自己现在身体状况良好,自然也就没有了今日醒来时那样的怨念,心情也算是不错,看到“三公”前来,非但没觉得威胁,反而还让人赐了座。
年太尉打头,虽说想要寒暄一二,却也不敢一直揪着宣和帝的身体状况,就担心宣和帝心里会多想。
此时,皇子们都已经带着家眷和侍卫、下人一行出了怀阳城。
尽管宣和帝此时身体不错,心情尚可,却也不想多花时间跟他们闲聊,直接就把话题给挑开了。“爱卿今日前来,应当是为了几个皇子就藩的事吧?”
在宣和帝面前,“三公”不敢有什么多余的小动作,便遵循本心,齐声应道:“皇上当真明察秋毫。”
宣和帝颔首,受下了“三公”的恭维。
年太尉见宣和帝果然心情不错,虽然心里犯着嘀咕,不知道皇上怎么今日这是怎么了,但却也没有忘记自己今天面圣的目的。
“启禀皇上,臣认为,此时大周正值内忧外患,皇上在这个紧要的关头将几位王爷派到封地,实属不妥。”
“臣认为年大人所言在理,将几位王爷留在在京里,也好为皇上分忧解难。”
“现在大周正值多事之秋,朝廷也正是用人之际,有几位王爷在,也是皇上的一大助力。”
……
大概是年太尉起了个头,刘丞相和御史丞就也跟着说了起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们还没有去探过宗室的口风,想来应当也是在劝宣和帝收回成命的。
刚才“三公”在面圣之前,就已经跟其他大臣探讨过了,这会儿一经打开了话匣子,那当真可以说得上是妙语连珠。
总之,这千言万语最终汇成一句“请皇上三思”。
宣和帝一开始是担心朝臣们会反对,所以会下旨,要求皇子们即刻启程。
这会儿身体好了,脑子也没那么混沌,倒也觉得老皇叔和“三公”的话确实有一定道理。
自古以来都是这样,不管皇帝身体是否康健,京里总是要有个储君的。
只是,圣旨已经下了,总不好立刻就把人叫回来。
年太尉毕竟在朝堂上呆得久了,现在看到宣和帝一脸兴致缺缺,当下就明白他并没有生气,只是在想该怎么做。
这就好办了!
尽管年太尉想跟宣和帝说说,如果皇上想将皇子们召回,该用什么法子,但宣和帝现在并没有明确的准话,他也不好妄加揣测,只能再接再厉地继续劝。
宣和帝并没有明确地表态,他们也只能继续劝着。劝人的话就那么些,有的还都不能说,很快就说完了。
这下可好,把该说的话说完了之后,殿内便静了下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宣和帝见状,干脆摆摆手让人出去了。
等“三公”从宣和帝跟前离开,刘丞相才小声向两位同僚求证,“两位大人觉着,皇上有没有……听进去了?”
刘宝泓是三人之中最年轻的,虽然进入官场时间不断,但面对宣和帝的时候还有那么点儿胆怯。一开始,他只认为是宣和帝的气势太足,后来却发现是因为宣和帝性情乖戾,喜怒无常,这才让人望而怯步。
年太尉没吭声,只点头,算是应了。
刘宝泓看了年太尉的反应,顿时安了心。
大臣们一见到三人出现,赶忙问了问结果。
只是宣和帝没有明确说要把皇子们都召回来,他们现在面对着其他的同僚自然也不能回答得太过斩钉截铁。万一宣和帝想着想着又觉得不行,那他们岂不是白高兴了?
在场的都不傻,看了“三公”的表情如何能不知?
然而,皇上召回皇子的圣旨一日不下,他们也一日难安。
墨珣现今已在大理寺,得到消息自是比别人晚些,不过……他是一开始没想到过宣和帝竟然会命王爷就藩,但后来稍稍一想,倒也认为宣和帝此举并不奇怪——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就是自己的亲生儿子也不行。
宣和帝会下这样的圣旨,就是因为在朝堂之上,几个本来争着抢着要在他面前立功的皇子都不吭声了……这意味着,几个皇子也意识到,他们的父皇的身体已经大不如前了。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25书屋;http://m.25shuwu.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而宣和帝自己,想来也是察觉到了自己身体的异常,这才会做出一个这样糊涂的安排。
宣和帝一意孤行,既从玉玺盖上了圣旨,便已下定的决心,又怎么会因为朝臣的几句话就改变主意?
可现在,宣和帝似乎有改变主意的念头……
墨珣提笔在卷宗右侧的空白处写下批文——着实是古怪了些。
第365章
翌日,一上朝,太和殿之中便空出的几个原先王爷们站着的位置。
本来昨日,朝臣们听了“三公”的话,只觉着皇上是马上就要下旨将几位王爷都召回来的。
可现在,都拖了一天了,宫里还是没有动静,直让朝臣们禁不住忐忑起来。
帝王心,千古难测。
谁知道宣和帝自己一个人又瞎琢磨出了什么。
宣和帝没有动静,但朝臣们却不能不提。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早朝之上,将其他的政务谈完了之后,便又有臣子提起了几位王爷就藩一事。
大多数都是,昨天“三公”已经劝过的了,宣和帝无非就是把这些话又听了一遍罢了。
因为宣和帝一直面无表情,也不给句准话,朝臣们只当他是没把这件事放在心上,便又提了提。这下可好,朝臣们一个、两个轮番上阵,说来说去都是重复的话,让宣和帝听着有些烦了。
本来昨天老轩王一走,他就想下旨将人召回。但封地已经封了,现在把人召回来又什么用?
宣和帝心里后悔的并不是因为没有储君在京里坐镇,而是因为他确实违背了祖宗家法,又把“封地”一事提了起来。
“此事,朕自有考量。”宣和帝不耐烦地挥挥手,“爱卿们还有什么事要奏?”
本来还说得起劲的朝臣被宣和帝的反应唬了一下,倒也没人再提,只盘算着今日回去还得将此事写进奏折里。
墨珣站在殿外,也是被宣和帝这种反反复复的性子给搞迷糊了。
明明昨天宗室和“三公”那边传出的消息还说宣和帝意欲将皇子们召回,怎么今天就又咬死了不松口?
越国公本来就想进宫跟宣和帝说道说道,但被墨珣那么一拦,后来又听了御史丞的话,只当皇上是心里已经有了悔意但碍于颜面不好开口,越国公便也没有非得要面见皇帝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晚饭的时候,越国公也是提了一嘴,言语之中对宣和帝的安排存疑,只觉得皇上不像是会犯这样简单错误的人。
墨珣听了,倒没有顺着越国公的话往下说。
林醉听了越国公的话,抿着嘴,眼帘微阖,倒叫人看不出他心里在想些什么。
饭后,墨珣趁着伸手探进了林醉的广袖,捏着他的手,“夫人又胡思乱想。”墨珣这话可不是在询问,而是直接下了定论。
林醉张张嘴,话还未出口,就觉得自己嘴里吐出来的必定是一些不时宜的话,当即噤了声。
墨珣无奈,满心只觉得,林醉这么个忧国忧民的性子,不去当官,真是太浪费了。
林醉要说的话,不外乎是与今日早朝时,朝臣们劝宣和帝的话一样。
然而,道理,宣和帝都懂,可他就是咽不下自己心里的那口气,旁人能怎么办?
墨珣又不能钻进林醉的脑子里,将他现在满脑子的胡思乱想全都一扫而空,只得宽慰林醉一句,“事情马上就要了结了。”
林醉下意识朝着墨珣侧过头去,刚要细问,忽然便意识到了什么,立刻闭上了嘴。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墨珣一看林醉的反应,就知道他是明白了自己的言外之意,只在林醉的注视下点了点头,算是坐实了林醉的猜测。
他早就跟林醉说了,宣和帝时日无多,现在这样的举措,想来应当是因为察觉到王爷们正觊觎着自己屁|股下的那个位置。
若说宣和帝是想为新皇铺路,墨珣觉着这个可能性不太大。
或许是因为宣和帝一直以来对长生不死、“仙丹”这些东西的执念,让墨珣甚至还怀疑过宣和帝的那个传位诏书上是空白的呢!
这会儿,要让墨珣相信,宣和帝会因为觉察到自己时日无多就为新皇铺平道路,将几个王位的竞争对手都撵走,墨珣是一概不信的。
真有那般宽宏大度,倒不如就此退位,可比什么都稳妥了。
林醉憋了一肚子的话,好不容易等到了没人的时候,才含含糊糊地来了一句,“大周要变天了。”
墨珣一听就笑了,“早就已经变过天了。”
林醉说的是王朝更迭,而墨珣则说的是天体变化。
明明说的就不是同一件事,但似乎……有那么点儿异曲同工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林醉闻言,干脆沉默了下来。
墨珣知道林醉在愁什么,当下便觉着像林醉这样的悲天悯人的性子,当个百姓的父母官倒也不赖。
想来,应当会是个刚正不阿的好官了。
思及此处,墨珣干脆就将自己心里的想法说了出来。
林醉只当墨珣是在打趣自己,嫌自己瞎操心了。
林醉也不知道自己究竟是怎么了,心里总惦记着这些事。待一看到墨珣满眼睛的促狭,林醉脸上原先的担忧也化成了一抹局促——他好像是有那么点儿瞎操心了。
墨珣倒是不以为意。
他既然已经猜测出了“林醉”的真实身份,那就不会再对林醉这样的表现有什么疑惑。
修仙又不是要全然摒弃七情六欲,不是有句话说的吗?“泥菩萨也有气性”。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25书屋;http://m.25shuwu.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宣和帝一日不下旨,朝臣们便一日难安。
而宣和帝大概也是烦了朝臣们每个早朝都要把这件事拿出来说上一遍,险些听得耳朵都要长茧了,这才颇为不情愿地让人拟旨,将皇子们都召回来。
反正封地已经封了,现在盖没有将封地收回的道理,但将几个皇子召回京里还是可以的。
朝臣们听到宣和帝松口,当即高呼“皇上圣明”,意欲将此事就此揭过。
只是,还不等传旨的禁卫军出城,“大皇子遇刺”的消息就已经先一步传进了京里。
宣和帝听到消息之后,当即便坐不住了,径直从椅子上站了起来,“究竟怎么回事?!”
“启禀皇上,锦硕王一行奉旨离京前往封地,岂料,在途径昌州戴月山时,遇贼人偷袭……”被派回京城传讯的侍卫跪在地上,好不狼狈。
宣和帝语气有些急促,只觉着自己右眼皮跳得厉害,“大皇子人呢?人没事吧?”
“王爷和皇长孙殿下受了重伤,大王妃和侧妃们及其他的几位皇孙殿下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惊吓。”
宣和帝一听到“重伤”二字,立刻紧张起来,又追问道:“可知是何人所为?”
侍卫立刻摇头,“臣不知道,但那些贼人却扮作山贼模样。”
“噢?”宣和帝眉头紧蹙,“怎么知道是扮作?”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山贼无非图财图色,但这些人上来就是杀招,什么都不说,显然不对。”侍卫有条不紊地答道。
宣和帝颔首,沉吟片刻后便道:“王府里的侍卫竟还不如这些贼人来得厉害?竟能伤到朕的大皇子和皇长孙?”
侍卫听到宣和帝这么说,心里暗道不好——皇上这是在怪他们护卫不周,才使得大皇子及皇长孙受了伤。
“皇上恕罪!”侍卫忙不迭地磕了个头,一直埋在地上没敢抬起头来。
宣和帝不高兴归不高兴,却也没有把这个侍卫如何,只继续问:“贼人可留有活口?”
侍卫摇头,“没有,全都死了。”
宣和帝眼神一凛,嘴唇也直接拉平了,瞧着正是心情不大好的样子。
“除却被侍卫斩杀的贼人之外,余下的便是见事情败露,便咬破了藏在口中的毒药,自尽身亡。”
宣和帝一听,就知道这些贼人怕是根本就已经盯上了大皇子,就是冲着大皇子去的!
紧接着,宣和帝又问了这个侍卫一些事。然而,侍卫对此事知道得也并不很多,只是被派回来向宣和帝报信而已。
最后,宣和帝从侍卫口中得知,大皇子一行现在还停留在昌州境内,便偏过头去,对着身旁的内监道:“太尉他们说得也没错,大周这会儿不太平,叫朕的几个皇儿在这个时候离京确实也不大安全。”宣和帝这话说得就跟在给自己一个台阶下似的,“就叫朕的几个皇儿都回京来吧。”
马公公一听宣和帝的话,忙应了,这就走出去差人去办。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然而实际上,宣和帝早就已经下了旨意让人把几个王爷都召回来了。马公公不好在这个时候拂了宣和帝的意,便只能装作传旨的样子走了出去。
几位王爷已经离京了几天,拖家带口本就走得不快,这会儿宣和帝又是派了快马去传讯,不出两日,除却大皇子之外,几个王爷都已经回到了京城。
大皇子是受了伤,也不好赶路,只能慢慢来。
而宣和帝知道了之后,担心大皇子一行这么慢悠悠地回京,路上要是遇上了灾民闹事就糟了,便干脆派兵去迎。
皇上待大皇子的态度可见一斑。
几位王爷在知道了大皇子遇刺的消息,在宣和帝面前,一个个面容忧虑,倒将兄弟之情展露得淋漓尽致。
当他们问起了大皇子遇刺的详情时,宣和帝摇了摇头。不是不答,只是他知道得也并不清楚,就只能等大皇子回来再细问。
宣和帝从来传信的侍卫口中得知,大皇子与皇长孙两人受了重伤,尤其是皇长孙,因为年纪小,现在就靠药吊着一口气。
宣和帝越想越气,呼吸也跟着急促了几分。
除却大皇子和皇长孙,其他的几个皇孙也受了惊吓,当晚便发了高热。也正是因为如此,锦硕王一行也没能像其他的王爷那样,那么快就赶回京城。
宣和帝不禁有些懊恼,如果自己早些下旨将几个皇儿召回,这件事本是可以避免的。
宣和帝这次派去的,除了兵将外,自然还有刑部的官员。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用意,就是为了彻查这次大皇子遇袭一事。
宣和帝本来就是一个多疑的人,一听到什么服毒自尽,立刻就联想到了什么。
几位王爷离京,端得上叫一个大张旗鼓,而且这一次,除了王爷之外,连内命夫、皇孙也全都在。
按照这样的出行规格,寻常的匪徒见到了,避让都还来不及,又怎么会这么不长眼地故意往上撞?
再加上,哪来的贼人会在刺杀失败之后便服毒自尽的?
宣和帝派了刑部的人去查,无非就是想知道究竟是谁这么大的胆子,竟敢在天子脚下动手。
第366章
宣和帝派出去的将士和刑部的官员快马加鞭,连夜就赶到了锦硕王的身边。
锦硕王也不是傻子,自然知道这次遇袭情况古怪。
那些匪徒根本就训练有素,就算穿着粗布麻衣装成山贼流寇的样子,可一出手就是杀招,根本就不像是为了求财的。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25书屋;http://m.25shuwu.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锦硕王与皇长孙本身是没有受多大的伤,毕竟皇家的侍卫又不是酒囊饭袋,而且,如果锦硕王、皇孙、内命夫此次遇险,那么这些侍卫也难辞其咎,自然是豁出了命去保护。
只是,这次前来行刺的,一看就是行家里手,根本就是冲着他的命来的……
锦硕王眼睛一眯,眉头渐渐皱了起来。
“可是小君弄疼王爷了?”锦硕王妃见王爷脸色不太好,眉头紧蹙,只以为是因为自己为王爷服药的时候手脚太重,弄疼了王爷。
锦硕王这才回过神,脸色苍白地对着王妃笑了笑,“与王妃无关,我只是在想,这件事究竟是何人所为。”
说起刺杀一事,王妃的脸色也跟着难看起来。
前来行刺的人都是些死士,根本就不要命了,否则也不会叫他们伤到王爷和皇长孙。
死士是一些早就已经将生死置之度外的人,他们为了完成任务,连命都不要了,谁还能治得住?再加上这一次,这批死士来得突然,人数又多,一个个又都不是软柿子,怎么看都是早有预谋的了。
可宣和帝命王爷们就藩是突发奇想的,没人能早早就料到会有这样一遭,但死士却早已备下……而且,那些死士还能精准地找到自己与皇长孙的位置,这点就让锦硕王更是疑惑。
本来皇族都是惜命,更别提像是锦硕王这样的嫡长子,最有继任登基的资格。
这一次,他们兄弟几个都已觉察到了父皇身体衰弱,却又被支开……估计是谁想要先下手为强了!
锦硕王越想越觉得,肯定是有有什么事被他忽略掉了的,他的队伍里,必定有对方安插的眼线!
这一次随同他一起前往封地的,大都是王府里的人,只有护卫是由宫里安排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此次跟着去封地的人太多,要叫锦硕王一一甄别,确实太难了。
先不说他们王府里之前有没有被安插进奸细,就说这一次被安排随行的那些护卫,也不见得里头就没有他皇弟的人。
等王妃为自己上过了药,锦硕王的眉头才微微舒展开,“皇儿如何了?”
“皇儿喝了药,现在已经睡下了。”王妃定了定神,净了手,“王爷可是要去看看看?”
锦硕王点点头,“去看看也好。”
一提到皇长孙,锦硕王的眼神幽深了几分。
不知道是谁安排的死士,竟是想斩尽杀绝,完完全全摸清了自己与几个皇儿的位置……也幸得当时几个皇儿身边都有侍卫在,这才逃过了一劫。
只是,长子身边只有两个宫人看着,要不是两个宫人舍了性命,他的这个皇长子可就没了!
皇长孙乃锦硕王的嫡长子,身份非同一般,如今蒙此大难,又全凭一碗汤药吊着,叫大王妃心里疼得厉害。刚才,若不是先让皇儿吃下了药,见皇儿四平八稳地睡下了,他恐怕也腾不开空到锦硕王身边来。
不单是皇长孙,就是余下几个小的,也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惊吓,一个两个的,夜里都跟着起了梦魇。大概是没见过杀人,当血溅出来的时候,委实是吓坏了。
锦硕王想着想着,这就咬紧了牙关。
此次回京,他定要让父皇为自己做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皇长孙的伤势比起锦硕王而言,更为严重。
太医当时就说了,万幸没有伤在要害,否则就药石无灵。
这会儿凶险的那阵子已经熬过去了,现在就是好生静养了。
锦硕王伸手摸了摸皇长孙的额头,见他睡得沉,便也离开去看其他的几个皇儿了。
宣和帝派离京的刑部官员抵达之后,便有条不紊地开始彻查此事。
锦硕王看了看此次前来的官员,倒不像是其他皇子的人,脸色这才好看了几分。
他与几个弟弟斗智斗勇了这么多年,也知道几个弟弟的手段和能耐。
如果说刑部之中有其他皇子的人,锦硕王丝毫不觉得奇怪。
他自己都能将手伸进后宫,伸进刑部,又怎么敢保证他的几个好皇弟没这个能力呢?
等到大皇子一行回了京,大皇子便也一刻都不耽搁,直接就进宫面圣。
锦硕王一见到宣和帝,泪水就盈了上来。
他飞快地跪到了宣和帝跟前,言辞凄厉,“求父王为儿臣和几个皇孙做主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宣和帝一看大儿子面无血色的样子,心里一刺,也跟着难受起来。他年纪大了,虽说最在意的还是自己,但这个儿子也是他看着长大的,自然也是在意的。
现在,又有人在昌州地界刺杀皇嗣,这就是明晃晃地在打宣和帝的脸面。
“你受了伤,赶紧先起来。”宣和帝命人将锦硕王搀起来,赐了座。
大皇子这么一靠近,宣和帝便能闻到他身上浓浓的药味。再看他此时双唇惨白,想来是遭了不少的罪。
“父皇。”大皇子一张口,鼻子一酸,当即就要落泪,“曜儿他……”
宣和帝一惊,忙问:“曜儿怎么了?”
“曜儿”指的是皇长孙。
“性命垂危。”锦硕王可没有撒谎,皇长孙确实是性命垂危。“太医说,若不是有宫人相护,这会儿怕是已经与儿臣阴阳相隔了。”
大皇子一行一回京,宣和帝就已经派了御医前去探视,自然也知道锦硕王所言属实。
现在看着儿子面容戚戚,宣和帝的老练也有些挂不住了,又赐了不少补品、药材,这才把皇长孙的事先放了过去。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25书屋;http://m.25shuwu.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儿臣认为,此次绝对是早有预谋的!”锦硕王掷地有声,“若非如此,又怎么能正好知道儿臣与皇孙所在的马车、帐篷?昌州境内,天子脚下,竟有如此恶徒!”
锦硕王提了声调,说话大声了几分,但却也能感觉到自己身上的伤口因为自己的反应,似乎有些开裂了。非但没有收敛,反而仍是怒气冲冲地将话说完。
宣和帝一开始就怀疑上了,是以现在听锦硕王说起,倒也丝毫不意外。
“皇儿可有什么头绪?”
“……”大皇子被宣和帝问得一愣,随即才摇了摇头,“儿臣并无头绪,只觉着定是早有预谋,而且,那些匪徒瞧着都是些训练有素的,不图财,就是想要儿臣与皇孙的性命。”
大皇子越说越是恨得牙痒痒。他在宣和帝面前一直表现得十分恭敬纯良,所以当宣和帝问出这样一句话的时候,他自然也不可能跟宣和帝说——我怀疑是哪个皇弟所为。
宣和帝当年几乎是屠尽了手足,这才登上了帝位,可不知怎么,他却是打心眼里十分厌恶兄弟阋墙。
锦硕王现在无凭无据,如何开得了这个口,让父皇去查他另外的那几个宝贝儿子?
宣和帝看了一眼才几天没见便已憔悴了不少的儿子,说道:“放心,这件事,父皇定会彻查到底!”
锦硕王本来是想在宣和帝心上添上一把火,但碍于自己一直以来维持着的形象,倒也不好多说。只针对那些死士,将自己心里的那些疑点都一并说了。
他自然是不敢当着宣和帝的面说自己怀疑皇弟,面上倒像是信了宣和帝的话。一方面盼着宣和帝真能查到真凶,除掉几个皇位的竞争者,另一方面也开始谋划着自己接下来当如何。
宣和帝倒没有让锦硕王完全不要管这件事,只让他好生休息。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父后听到你遇刺的消息之后寝食难安,日日跪在佛堂为你诵经祈福,你到宫里去看看他,也让他放放心吧。”宣和帝听完了大皇子的话,这就让他到后宫去见皇贵君了。
大皇子忙不迭地起身,却是扯到了伤口,疼得小声抽气,同时脸色更白了几分。
宣和帝一惊,赶紧让御医来看。
御医本来是想让宣和帝避开一下,免得见血。
在听到宣和帝不耐烦地“欸”了一声之后,御医便不再劝了。
只这么两三天的功夫,锦硕王的伤口就是用了灵丹妙药,也没有那么快愈合。
当宣和帝看到大皇子已经染了血的绷带,和御医解开绷带之后外翻的伤口,更是禁不住呼吸一滞,
这一刀砍得当真是没有留手,这个伤口又深又长,而且现在还在淌血,看得宣和帝眼皮一阵猛跳。
没亲眼见到,宣和帝还不觉得有多严重,现在亲眼瞧见了,直接就让宣和帝凝了眉。
宣和帝在御医为大皇子换药的时候,连呼吸都轻了几分,这会儿见伤口被重新包扎起来,他才轻声问御医,“如何了?”
“伤可见骨,若不是王爷福大命大,恐怕……”御医欲言又止,但那未尽的话,任谁都能猜到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宣和帝刚才还说要让锦硕王到后宫去看看皇贵君,现在立刻改了口,“皇儿还是赶紧回府休息吧。”
锦硕王气若游丝地摇摇头,“还是得先见过父后,叫父后安心才是。”
“罢了。”宣和帝想想,觉得自己刚才的安排不妥,便摇摇头,“这段时间你就先住在宫里。”
锦硕王刚要推辞,就听到宣和帝又道:“将曜儿也一并带进宫里来,让御医好生看看,等伤好了再回王府。”
这下锦硕王也就没有再拒绝,只点点头,“谢父王恩典。”
内监将锦硕王搀扶下去之后,宣和帝便一手拍在了案上,“查!给朕查!吃了雄心豹子胆,竟然敢伤朕的皇子皇孙!”
因为锦硕王留在宫里,皇贵君也不等他来拜见,便主动寻了过去。
本来几个皇子还未封王的时候,都住在各自的父妃宫中,这会儿锦硕王留在宫里,自然就住在了皇贵君的宫里。
皇贵君一看到儿子的脸惨白兮兮,顿时眼眶就红了。
“儿臣参见父后。”
见锦硕王要行礼,皇贵君赶忙上前将人托住,“你受了伤,就不要在意这些虚礼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锦硕王这才作罢。
皇贵君仔细打量了儿子一番,这才开口问起了详情。
跟面对宣和帝时所说的话不同,锦硕王这一次是完全毫无保留地将自己所怀疑的事全都说了出来。
皇贵君眼神一凛,“何以见得是其他几个王爷?”
“总归不是流寇。”锦硕王说着,便冷笑起来。
锦硕王自己没有证据,而那些死士见杀他不得,最后干脆咬毒自尽。他当时也命人查验过死士的身体,倒是没查出什么明显的标记和证据。
死士所携带的刀、剑都没有明显的戳记,而身上也没有携带有特殊的,能够证明身份的东西,叫锦硕王如何能相信他们不是蓄谋已久?
皇贵君沉思片刻,这才反问:“你没当着你父皇的面说这些吧?”
没有证据,单凭一张嘴说,宣和帝非但不会相信,反而还会觉得大皇子心胸狭隘,无法容人。
皇贵君与宣和帝少年夫夫至今已有数十载,虽说宣和帝性情已然变了许多,但两人相处时间久了,一些最基本的事,皇贵君还是了解的。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25书屋;http://m.25shuwu.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3360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