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烬夏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六章 猛虎兵符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匈奴人此次突袭,看似随意,实则是在试探我们的虚实。“我指着舆图上的哨所位置,“这三个哨所呈品字形,互为犄角,他们却能同时得手,说明对我们的布防了如指掌。“

“那又如何?“一个年轻将领嗤笑道,“不过是些打家劫舍的蛮子,难道还能翻天不成?“

“你错了。“我冷冷地看了他一眼,“匈奴狼王阿古拉是个极有野心的人,他敢动大禹,就没打算只抢点粮草。他要的,是整个北境,甚至......是大禹的江山。“

帐内瞬间安静下来,将领们的脸色都凝重了几分。他们或许看不起我,却不得不承认,我比他们更了解匈奴人。

“那依宋先生之见,该如何应对?“赵猛沉声道,语气缓和了些。

“以彼之道,还施彼身。“我指尖在舆图上划过一条弧线,“他们偷袭我们,我们就夜袭他们的营地。他们仗着骑兵勇猛,我们就利用地形设伏。“

我顿了顿,目光扫过帐内众人:“三日后,我要领三千精兵,直捣匈奴人的粮草营。谁愿随我前往?“

帐内一片死寂,将领们面面相觑,没人应声。夜袭匈奴营地,无异于虎口拔牙,谁都不想拿自己的性命去赌。

“我去!“赵猛猛地站起来,铠甲发出哐当的声响,“老子早就想跟这些蛮子好好干一架了!“

有了他带头,几个血性方刚的将领也纷纷请战。我看着他们眼中燃起的战意,心里终于松了口气。

这些北境将士,不是怯战,只是缺一个能让他们信服的统帅。

我拔出袖中的断剑,重重插在地上。剑身没入泥土半寸,发出嗡鸣。

“此剑随我守过雁门关,饮过匈奴人的血。“我的声音在帐内回荡,带着一股决绝,“三日后,我宋知乐在此立誓,不烧了匈奴人的粮草营,绝不回营!“

烛火跳动,映在每个人的脸上。赵猛看着那半截断剑,又看看我,突然单膝跪地:“末将,愿听宋先生号令!“

其余将领也纷纷跪倒,帐内响起一片整齐的甲胄碰撞声。

我望着他们,握紧了手中的虎符。

北境的雪,比雁门关的更冷。

但我知道,这里的火,也能烧得更旺。

只要我们的心还在一起,只要这杆大旗不倒,就没有打不赢的仗。

匈奴人,你们的噩梦,来了。

......

夜幕降临,我独自在帐中研究舆图。烛火摇曳,在帐壁上投下晃动的影子。左肩的旧伤在寒气中隐隐作痛,让我不禁想起慕容奕临别时的叮嘱。

“先生,该换药了。“卫凛端着药盘进来,见我仍在伏案工作,不禁皱眉,“您这样熬着,伤势会加重的。“

我这才放下手中的笔,任由他帮我解开衣带。左肩的伤口果然有些发红,卫凛小心翼翼地清洗上药,动作轻柔得不像个武夫。

“先生今日在帐中立誓的时候,像极了先帝。“卫凛突然低声道,“当年先帝御驾亲征时,也是这般气势。“

我心中一痛。父王...若是他还在,楚夏不会亡,我也不必寄人篱下。

“不要提往事。“我声音微冷,“如今我是大禹的谋士,你是我的侍卫,这就够了。“

卫凛沉默地点点头,继续手上的动作。帐外忽然传来脚步声,赵猛的声音在帐外响起:“宋先生,末将有事禀报。“

“进来。“我拢好衣襟,卫凛迅速收拾好药盘站到一旁。

赵猛掀帘而入,看到我正在整理衣物,不禁一愣:“先生身体不适?“

“旧伤而已,无碍。“我淡淡道,“赵将军有何事?“

赵猛从怀中取出一封密信:“刚收到的消息,匈奴人似乎在黑风口增兵了。“

我展开密信,眉头越皱越紧。黑风口地势险要,若是匈奴在此增兵,对我们三日后行动极为不利。

“消息可靠吗?“

“是我们的探子拼死送出来的。“赵猛神色凝重,“他还说,匈奴人似乎知道我们要去偷袭,正在设伏。“

帐内一时寂静,只有烛火噼啪作响。若消息属实,我们的计划必须改变。

“你怎么看?“我看向赵猛。

赵猛沉吟片刻:“若是真的,这就是个陷阱。但若是假消息,我们改变计划反而会错失良机。“

我走到舆图前,手指点着黑风口的位置:“不管真假,我们都不能按原计划行事。但偷袭还是要进行,只是要换个方式。“

“先生的意思是?“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我嘴角微扬,“他们若以为我们要去黑风口,我们就偏不去。你带一支队伍佯攻黑风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我带另一支队伍从白狼峡绕过去,直取他们的粮草营。“

赵猛眼睛一亮:“妙计!白狼峡地势险峻,匈奴人绝不会想到我们会从那里过去。只是...“他犹豫了一下,“白狼峡太过危险,万一...“

“没有万一。“我打断他,“这一战,必须胜。“

赵猛看着我坚定的眼神,最终重重点头:“末将领命!“

待赵猛离去,卫凛才担忧地开口:“先生,白狼峡确实危险,您身上还有伤...“

“正因为有伤,才更要亲自去。“我望着帐外纷飞的大雪,“若我不去,如何让将士们信服?如何对得起陛下的信任?“

更重要的是,如何对得起那些在雁门关死去的将士?

卫凛不再多言,只是默默为我披上外袍。我知道他在担心,但有些路,必须自己走。

三日后,胜负将分。而我,绝不能输',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