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烬夏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六章 猛虎兵符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猛虎玉佩挂在腰间已有半月,冰凉温润的触感时刻提醒着我它所代表的权力与责任。卫凛几乎每日都要劝我调遣禁军护卫院落,以防慕容瑾等人的暗算,但我始终摇头拒绝。

“防得住明枪,躲不过暗箭。“我坐在院中石凳上,仔细擦拭着那柄断剑的锋刃,“与其整日草木皆兵,不如让他们看清楚,我宋知乐没那么好对付。“

卫凛欲言又止,最终化作一声长叹。他总是说我太过冒险,可他不懂,在这大禹宫城之中,过度谨慎只会让人陷入被动,适当的冒险反而能搏出一线生机。

这半月来,我每日都在研究楚夏与大禹的边境防务图,推演可能的边防漏洞。慕容奕偶尔会来我院中,有时是询问楚夏的风土人情,有时是探讨边防策略。他从不提及那日的交易,但我知道,他一直在观察我,衡量我的价值。

这日午后,雪花又开始飘洒。我正对着楚夏舆图推演边防,慕容奕突然带着一身风雪闯了进来。他玄色龙袍上沾着未化的雪沫,金旒下的眉头紧锁,脸色是从未有过的凝重。

“匈奴动了。“他将一份急报拍在桌上,声音里压抑着怒火,“三天前,他们突袭了我们北境三个哨所,杀了七十三名士兵,还抢走了过冬的粮草。“

我拿起急报,指尖划过那些冰冷的数字,眼前瞬间闪过雁门关的血色。匈奴人的弯刀,又开始饮血了。

“他们还留了话。“慕容奕的声音像淬了冰,“说要让大禹尝尝楚夏的滋味,让我这个皇帝,也尝尝亡国的滋味。“

最后几个字,他咬得极重,眼底翻涌着惊涛骇浪。我知道,这不仅是挑衅,更是在揭他的痛处——大禹与楚夏相邻,谁都清楚,匈奴下一个目标,就是这片看似安稳的土地。

“陛下打算如何应对?“我放下急报,掌心已沁出冷汗。

“北境守将奏请增兵,可朝中......“慕容奕顿了顿,语气沉了下去,“慕容瑾说冬季严寒,不宜出兵,还说......还说这是我收留你的报应。“

又是慕容瑾。我眼底掠过一丝冷意,这个草包郡王,到了此刻还想着内斗。

“他懂什么!“我忍不住斥道,“匈奴人最是欺软怕硬,这次退让了,下次他们就敢打到都城来!“

慕容奕抬眼望我,目光锐利如刀:“你觉得该打?“

“必须打。“我斩钉截铁,“不仅要打,还要打得他们不敢再犯!“我的指尖重重戳在舆图上的北境,“这里是咽喉,丢不得。“

他沉默了片刻,突然问道:“你愿意替朕去一趟北境吗?“

我猛地抬头,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北境,那是离楚夏最近的地方,也是离匈奴最近的地方。

“陛下......“

“北境将士多是老将,桀骜不驯,朝中派谁去他们都未必服气。“慕容奕打断我,语气里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但你不一样,你守过雁门关,你懂匈奴人的打法,也懂怎么让士兵信服。“

他从怀中掏出一枚虎符,与我腰间的玉佩纹路恰好相合。铜制的兵符沉甸甸的,握在手里像握着一团火。

“这是北境兵权。“他将兵符塞进我掌心,“所有军队,皆听你调遣。“

我看着掌中的兵符,又看向慕容奕。他眼底没有丝毫犹豫,只有一种近乎孤注一掷的信任。我突然想起那日在大殿上,他说“你不会杀我,因为我是你重建楚夏的唯一希望“,原来从那时起,他就把彼此的命运缠在了一起。

“臣,领命。“我握紧兵符,指尖因用力而泛白,“定不辱使命。“

慕容奕似乎松了口气,转身看向院外的海棠。雪又开始下了,细小的雪粒落在枯枝上,簌簌作响。

“北境比这里冷得多。“他突然道,“伤药带够了吗?左肩的旧伤......“

“早就不碍事了。“我别过脸,避开他的目光。不知为何,被他这般惦记着,心里竟有些发慌。

“别硬撑。“他走到我面前,伸手想碰我的肩膀,却在半空中停住,转而理了理我衣襟上的褶皱,“活着回来。“

他的指尖带着暖意,轻轻扫过我的领口,像羽毛拂过心尖。我猛地后退一步,撞在桌角上,后腰传来一阵钝痛。

“臣......臣告退。“我低下头,不敢看他的眼睛,转身就往外走。

走到院门口时,身后传来他的声音,轻得像一片雪花:“宋知乐,楚夏还等着你,我也......还等着你的捷报。“

我脚步一顿,没回头,只攥紧了兵符,大步走进风雪里。

卫凛早已备好了车马,见我出来,连忙递上一件厚厚的貂裘:“先生,北境苦寒,多穿点。“

我接过貂裘披上,那皮毛的暖意却驱不散心底的纷乱。翻身上马时,我回头望了一眼那座偏院,慕容奕还站在海棠树下,玄色的身影在白雪中格外醒目,像一幅没干透的画。

“走吧。“我收回目光,一扬马鞭,“去北境。“

马车碾过积雪,发出咯吱的声响。我坐在车里,摩挲着那枚虎符,上面的猛虎纹路被磨得光滑,想来是慕容奕时常摩挲的缘故。

他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是那个工于心计、把我当棋子的帝王,还是......刚才那个会叮嘱我带伤药的慕容奕?

我摇了摇头,将这些念头压下去。现在不是想这些的时候,北境的战事,才是眼下最要紧的事。

车行五日,终于抵达北境军营。营寨依山而建,绵延数十里,旌旗在寒风中猎猎作响,透着一股肃杀之气。可走近了才发现,士兵们的铠甲多有破损,脸上也带着倦怠,显然是疏于操练。

“来者何人?“守营的士兵拦住我们,眼神警惕。

我亮出虎符:“奉陛下旨意,宋知乐,前来掌兵。“

士兵们看到虎符,脸色微变,却没人立刻放行。一个络腮胡的将领走了出来,他穿着件旧铠甲,肩上还带着箭伤疤痕,目光如炬地盯着我:“就是你?那个楚夏来的亡国皇帝?“

我知道他是谁,北境副将赵猛,是跟着慕容奕父亲征战过的老将,性子耿直,最是看不起“亡国之人“。

“过去是,现在是大禹谋士宋知乐。“我直视着他,“赵将军若不服,可验虎符。“

赵猛哼了一声,接过虎符验了验,脸色更沉:“陛下糊涂!竟让一个外人掌我北境兵权!“

“将军这话差了。“我语气平静,“不管我是谁,手里的兵符是真的,要打匈奴的心也是真的。难道将军宁愿看着匈奴人在我们的土地上烧杀抢掠,也要计较我的来历?“

这话戳中了赵猛的痛处,他脸色变了几变,最终重重一哼:“但愿你有真本事,别让兄弟们白白送命!“

他侧身让开道路,语气依旧不善,却终究是认了这枚虎符。

进营的第一晚,我就召集了所有将领议事。帐内烛火通明,将领们环坐四周,目光里带着怀疑和审视,像在看一个跳梁小丑。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