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三国:我,赤壁周瑜,揽二乔脱离江东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39章 刘巴:我留守成都,绝对万无一失!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城头上。

刘璋下意识踮起脚尖张望,看着周瑜大军上岸列阵,而后又目送远去。

刘巴与严颜这一文一武,一左一右站在身后。

“走了走了”

刘璋语含迫切,脸上露出几分激动与欣喜。

无论怎么讲,对于刘璋而,周瑜、刘备这些潜在敌人,正在远离成都。

哪怕不谈后续发展,这本身也是一件好事。

“主公放心。”严颜开口道:“这些人不仅会走,接下来还会继续走月余之久。”

在严颜的计划里,最好的出兵时机,就是刘备即将断粮的时刻。

利用刘备干掉周瑜的同时,还要让刘备无法威胁到刘璋。

甚至于抓住刘备断粮的破绽,灭周瑜之后再灭刘备,这才是最佳局面。

“全赖老将军运筹帷幄。”刘璋出称赞,又不忘补充道:“当然,还有先生的筹谋策划。”

“主公过奖了。”

“使君过誉了。”

正当这时,有传令兵匆匆而来。

“报~~~”

“启禀使君,前往葭萌关探查的斥候回来了。”

成都距离葭萌关并不近,少说五六百里的距离。

不过快马加鞭、昼夜不歇的情况下,两日时间也足够了。

“快讲!”刘璋立即催促。

“回使君,据斥候探查,葭萌关确实已经易主,乃由周瑜方面所占据。”

得到传令兵的肯定答复,刘璋与严颜心中大石齐齐落地,刘巴对此并不意外。

“看来诸葛匹夫所都是真的。”刘璋随即道:“刘备、张鲁的粮道,确实已经被周瑜掐断。”

“情况属实。”严颜沉稳道:“就能按照定下的计划行事了。”

君臣二人讨论的热切,刘巴的心思却不在这上边。

本来嘛,双方压根也不是一路人

“使君。”刘巴突然开口,“既然已经决定实行计划,我看诸葛亮也没必要留着,不如先杀了祭旗?”

作为周瑜的内应,刘巴自然要在合理的范畴内,尽可能去做些事情。

诸葛亮作为刘备的心腹谋臣,且拥有超世之才。

眼下机会难得,刘巴也顾不上什么老乡情谊,当即就要找机会除掉诸葛亮。

刘璋闻面露思索,开始考虑这个提议的可行性。

毕竟,对于刘备一伙人,刘璋说是恨之入骨都不为过。

无论怎么讲,刘备篡蜀的行径,对刘璋本人而,实打实就是“白眼狼”行径。

尤其,诸葛亮先前还给刘璋,出过馊主意去开罪周瑜。

“先生所”

“主公。”严颜突然开口打断,道:“不如暂且留其性命。”

“怎讲?”刘璋歪头反问,“杀了就杀了,老将军可有什么顾虑?”

“诸葛亮在咱们手上,随时都能要其性命,何必急于一时呢?”严颜提醒道:“灭周瑜毕竟还需依仗刘备,后续二刘要短暂合作一下。”

“此时杀了诸葛亮,万一被刘备方面知晓,难免有打草惊蛇的危险。”

万一之后刘备派人前来,要确定诸葛亮的安危。

刘璋方面交不出人,确实会有打草惊蛇的风险。

“不如等到与刘备开战前,临战斩杀诸葛亮祭旗,还能提升我军士气、打击刘备军心。”严颜继续道:“然后在送刘备、张鲁一同上路。”

“嗯”刘璋若有所思,连连点头,“老将军之有理。”

严颜没有反对刘巴的意思,但也确实提了一个更好的建议,从而让诸葛亮得意暂存。

“先生觉得如何?”严颜出请教,对于刘巴还是非常尊重。

“在下孟浪,还是老将军的方式更稳妥。”刘巴并未抬杠,以免显得太过奇怪。

反正,借刀杀人的目的已经达到。

早一刻、晚一时都无所谓,只要愿意杀诸葛亮就没问题。

“好。”刘璋拍板道:“那就暂寄诸葛匹夫狗头,之后当着刘备的面,我要亲手将其斩掉!”

“主公还需注意一事。”

谈罢诸葛亮的问题,严颜转而提醒,道:

“周瑜并未把全部大军带走,在此还留了一些人手。”

“应该是留下看管船只吧?”刘璋瞥了眼水面上的舰队,“肯定是防着咱们出去破坏。”

“老朽觉得也是如此。”严颜分析道:“观其方阵,应该留下了一营的兵力,之后咱们离开成都,也应当留下小部分兵力防范。”

“老将军说的没错。”刘璋附和一句,看向刘巴问道:“先生,你觉得需要留下多少兵力?”

坐镇成都的任务,刘巴先前已经拿到手中,自然要询问他的意见。

刘巴闻不由陷入思考

多了不行,少了同样不妥。

留下太多兵力,纵使刘巴作为内应,轻松打开城门放吕蒙进来。

倘若兵力太过悬殊,吕蒙无法在巷战中拿下,一切也都是白搭。

故而留守的兵力不能过多,以免拿不下成都。

但若是少了也不妥

留守成都的兵力少了,意味着出征的兵力就多了。

周瑜毕竟要面临前后夹击的困境,刘巴虽然无法解决这个困境,但也想尽可能从侧面帮助。

严颜带出去的兵力越少,周瑜就越容易应对。

“五千?”刘巴试探性给出一个数字。

此一出,别说懂军事的严颜,就连不懂军事的刘璋也直皱眉头。

“五千!”刘璋诧异道:“城外就两千人,依托城池的防御,哪里需要这么多兵力驻守?”

“先生是嘴瓢了吧?”严颜试着解释道:“应该是想说五百”

“五百太少了些。”刘璋自顾自道:“我觉得留下一千比较稳妥。”

“二位误会。”刘巴连忙道:“我说的就是五千。”

“先生这是何意啊?”严颜费解道:“防守两千人,何须五千兵?”

“使君、老将军。”刘巴无奈道:“防城外明面上的敌人,莫说五千人,就算五百人也足矣。”

“但要防城中潜在的敌人”刘巴低沉道:“至少需要五千人!”

刘璋与严颜心中凛然,明白刘巴想表达的意思。

“我乃使君宾客,在城中没什么交好之人。”刘巴继续道:“二位离开后,万一有人暗中串联后果不堪设想!”

“一部分驻守城墙,抵御外部敌人。”

“一部人死守城门,避免里应外合。”

“一部分巡逻城中,继续维持宵禁。”

“成都乃重中之重,只有这样才能万无一失。”刘巴沉声道:“非五千人手,不足以做到这三点。”

听完刘巴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刘璋不禁心中动摇

无他,先有张松、后有法正、再有许靖,麾下总是出现二五仔里通外敌,都把刘璋弄出心理阴影了。

有道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刘璋也不敢保证,此刻城中没有二五仔。

别的不说,就许靖这个人,目前都尚未处理掉。

“先生说的也有道理。”严颜迟疑道:“可我军仅有两万兵力,不仅弱于刘备、张鲁,甚至比之周瑜都不足。”

“在这种情况下,再刨去五千人留手,只带一万五千出城,恐怕力有不逮”

“我是这样想的。”刘巴沉声道:“灭周瑜,乃二刘合力为之。”

“尽管我军兵力比不上周瑜,但我军加上张刘二贼,兵力就远胜周瑜。”

“故而就算兵力少一些,也不影响灭周瑜。”

“之后呢?”刘璋忙不迭道:“后续对上刘备、张鲁,又该如何是好?”

“对付刘备、张鲁,只要靠对方粮尽溃散,无需正面硬来。”刘巴继续道:“何况那时使君出面赦免,老将军振臂一呼,益州军悉数倒戈”

“如此一来,刘备的兵力归于使君,使君的兵力就能反超大耳贼与贼道人。”

“老将军觉得呢?”

刘璋觉得这种事情,还是让严颜来拿主意比较稳妥。

“先生之”严颜缓缓点头,“的确有深思熟虑过,老朽觉得没问题。”

考虑到内部潜藏的隐患,以及刘巴的详细分析。

严颜在心中权衡过后,觉得若是计划顺利,确实没有什么大问题。

“既然是先生的计策,老将军也觉得没问题”刘璋重重点头,“那就这么办吧!”

“谢使君信任!”

刘巴成功达到目的,帮周瑜削减了五千来自身后的威胁。

至于吕蒙能否率两千军,拿下城中这五千军,就是后续要考虑的事情。

之后可以慢慢谋划,慢慢设计

a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