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三国:我,赤壁周瑜,揽二乔脱离江东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40章 孙权败走江夏,刘璋率军出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江夏。

“呼噜~呼噜~”

甘宁背靠女墙、蹲在地上,正端着一碗热汤饼狼吞虎咽。

“啊~”

待到用尽之后,甘宁喝光汤水,不禁发出一声满足的叹息,道:

“味真足!”

从交州成功购得食盐后,襄阳、江夏得以食盐自由。

襄阳方面,趁着晚上直接开南城门,把食盐送进去就行。

江夏方面要麻烦一些,城门洞毕竟堵死,而且江东包围的也更严密,不过还是有办法。

顾邵率领小队人马,从长沙方向自南向北,进入江夏后伺机等待。

在一个夜黑风高的晚上,用投石车隔着老远,把一袋袋的食盐直接扔进城中。

毕竟,战争期间有盐吃就不错了,谁还管会不会弄脏

得到食盐补充后,江夏方面算是彻底没了后顾之忧。

凭借一万五千的兵力,以及甘宁百骑劫营的士气增幅,后续的战事就越打越轻松。

毕竟,江东军与曹军一样,也开始期盼回家过年

甘宁吃饱喝足,一抹嘴站起身子,随意瞥了眼城外的情况,笑道:

“碧眼小儿今日挺老实,竟然没有组织进攻,倒是让乃公偷得浮生半日闲。”

“将军,我看江东军近来气势不足。”吴巨开口道:“进攻力度一日不如一日,照这么下去恐怕离撤军不远。”

“吴太守之有理。”赵范附和道:“以我观之,江东自将军劫营后,便已经是昨日黄花。”

“话虽如此,但也不可大意。”甘宁慎重道:“或许江东军真的要撤,但也有可能是在憋着坏。”

“告诉下边的弟兄。”甘宁吩咐道:“近来不得松懈,都给我打起精神,千万不能在这时候掉链子。”

甘宁虽然性格粗鄙,有时会有冒进举措,但不意味着粗心。

对待战事的态度,绝对是粗中有细。

“遵命!”两名太守齐齐答应。

城外,江东大营。

孙权坐在帅位上,脸上的表情一脸郁闷。

甘宁不知外界情况,只能凭经验判断,而孙权则是收到确切消息

“混账!”

孙权砸出手中竹简,恶狠狠骂道:

“该死的曹军,谁让他们擅自退兵?”

“他们不继续进攻襄阳,咱们这边还怎么继续打下去?”

对于曹军这种“不顾同伴”的行径,孙权不由强烈谴责。

但是没办法,双方压根就不是同盟,曹操更不会在意孙权的感受。

出兵前,曹操的目的就是为了稍加干涉南方,报着被孙权利用的态度,为其牵扯一下荆州的兵力。

但之后情况出现变化,曹仁决定强攻襄阳,曹操也没有反对,改为姑且一试的态度。

待到年关来临,襄阳没能取得丝毫进展,曹操也是不拖泥带水,直接下令让曹仁撤军。

让孙权小小利用一把无妨,但曹操也没义务拼尽全力。

既然事不可为,那就抽身而退,没必要为此有任何心理负担。

曹操的行为无可厚非,但切换到孙权的视角,自然会感到不痛快。

曹孙一同进攻,才对荆州构成威胁,少了谁都不行。

眼下曹军撤退,襄阳方面的守军,极端些甚至可以驰援江夏,届时战事就更加难以继续。

面对发脾气的孙权,江东文臣武将一时间也不知该如何劝说。

“主公。”

最终,还是诸葛瑾站出来,谏道:

“既然战事不利,且曹军已经退去,我军也不如也返回江东。”

“动用五万大军!”孙权不甘道:“耗费这么长时间、这么多粮草,到头来一无所获,我有何颜面返回江东?!”

“这”诸葛瑾硬着头皮道:“再继续打下去,恐怕也不会有任何进展,还望主公三思。”

“你们的意思呢?”孙权转而看向诸将。

程普、黄盖、韩当、朱治一群老将没有表态,他们一直都坚定支持孙权,这时候也无需他们表态。

孙权其实也不是问老将,而是询问这些世家的态度。

毕竟,兵权下方之后,江东早已不是孙权的一堂。

这些人想打,孙权想撤也撤不了。

反之,这些人不想打,孙权想打也继续不了。

“诸葛先生之有理。”

“还是先撤回去吧。”

“不打了不打了”

一时间,众多世家之人,纷纷谏撤军。

尽管,先前被诸葛瑾的计策,调动起主观能动性。

但随着战事长时间毫无进展,这些人的热情也就逐渐褪去。

毕竟每日不断折损私兵,对世家而无疑是一种损失。

只有损失、没有收获,换作任何人恐怕都不会头铁坚持。

孙权看到这一幕,心中暗骂的同时,也明白大势已去。

就算强行要求继续打下去,恐怕这些人又会开始划水,变得出工不出力。

到头来,还是徒耗钱粮而已。

“也罢。”孙权一副从善如流的模样,“既然大家都这么说,我也不能违逆众人之意,那便撤军吧。”

“主公英明!!!”

瞬间,众人不约而同齐声吹捧,孙权却没半点高兴。

“散了!”

说罢,孙权径直起身离席。

待到众人离开之后,孙权又独自招来诸葛瑾。

“子瑜,这些人说撤也就罢了,怎么连你都不跟我站在一起?”

面对孙权的抱怨之,诸葛瑾面露歉意,道:

“属下也是为主公考虑,继续打下去确实百害而无一利。”

“唉~”孙权叹息道:“你说的我也明白,但就是咽不下这口恶气!”

“本想趁此良机,好好报复周贼一次,到头来没能取得任何收获。”孙权愤恨道:“你说,万一周贼真的得逞,成功拿下益州,下一步还不得盯上江东?”

除了情绪方面的不甘之外,周瑜的威胁性,也是孙权不想撤军的原因。

“主公多虑了。”诸葛瑾安慰道:“偌大的一个州,哪有那么容易拿下呢?”

“蜀中的局势非常复杂,纵使周瑜也不见得就能掌控。”诸葛瑾继续道:“刘备本就不是善类,更何况还有刘璋、张鲁等势力,周瑜岂能笑到最后?”

“别的不说。”诸葛瑾自信道:“就是舍弟恐怕都要给周瑜添一些麻烦。”

“这倒也是”

孙权微微颔首,对于诸葛亮还是非常认可,不由被诸葛瑾稍微说服几分。

“周贼狂妄自大,带着三万兵力,就敢去掺和益州的事情。”孙权期盼道:“说不定还会偷鸡不成蚀把米!”

“若是周贼后续战败,实力倘若大损”孙权喃喃道:“未尝不是江东的良机!”

“主公说的是。”诸葛瑾连忙附和,“不如暂且回军,养精蓄锐,等待周瑜战败之后,主公再卷土重来,二度进攻江夏,说不定就能建功。”

“江夏啊江夏”孙权郁闷道:“这破地方是真难打!”

江东对江夏的进攻,可以追溯到孙策时代。

但除了周瑜领军带队,成功攻克江夏之外,剩余对江夏的战役,江东全都是无功而返。

历史上,合肥是孙权注定迈不过去的坎儿。

而今,恐怕又要多出一个江夏

城头。

“将军快看,敌军撤了!”

不用提醒,甘宁已经趴着城垛上,抻着脖子往外看去。

只见江东军营之中,此刻格外忙碌,大军来来往往,开始往船上搬运物资。

很显然,这是要拔营撤军的前兆。

“哈哈哈~”

甘宁不由仰天大笑,道:

“怪不得碧眼儿今日不曾进攻,原来是要滚蛋咯~”

“吼吼吼”

一时间,城头上的守军不禁欢呼雀跃,发出兴奋的呼喊声。

江畔。

听着城上传来的欢呼,孙权只觉得是对他的嘲讽。

不甘的看了眼城池,孙权郁闷的登上战船,头也不回钻进船舱内。

眼不见心不烦

船只缓缓开动,离岸后组成舰队,顺江而下返回江东。

————————

成都。

“老将军,刘备、周瑜已经离开月余,咱们什么时候出击?”

刘璋把严颜、刘巴二人请来,开始就出征之事商讨。

“今日诸葛亮又来催促,搞得我不厌其烦”

“主公不必理会。”严颜抚须而笑,“诸葛匹夫这是沉不住了。”

“根据老将军的估算,大耳贼此刻不是该断粮吗?”刘璋奇怪道:“难道您不怕周瑜未灭,刘备先行崩溃,届时咱们就不能前后夹击了。”

“使君。”刘巴解释道:“口粮可以缩减。”

“只要肯饿肚子,一月军粮吃俩月也没问题。”刘巴一针见血道:“在没有后勤的情况下,您猜刘备、张鲁会不会缩减口粮?”

“对啊。”刘璋一拍大腿,“老将军是想多拖几日,拖到刘备无论如何节省,都将濒临断粮时,再选择出击吗?”

“然也。”严颜微微颔首,话锋一转道:“不过眼下也确实该出兵了。”

“刘备、周瑜这两家一追一逃,已经跑出去很远,咱们追上去也许一段时间。”严颜拱手道:“主公若觉得合适,咱们可以立即出兵。”

“大不了,在路上在耗一些时间便是。”

“嗯,提前出动也好。”刘璋连连点头,“免得没掌握好度,刘备突然断粮崩溃,反倒让周瑜捡便宜。”

“主公英明。”

“好!”刘璋猛然起身,“那就今日出发,开始追赶敌军的步伐。”

“遵命。”

“先生。”刘璋看向刘巴,语重心长道:“成都就托福给您了。”

“使君放心。”刘巴保证道:“人在城在!”

确实人在城在,但城具体归谁,可就不好说咯

是日。

刘璋“御驾亲征”,严颜统领大军,带着准备祭旗的诸葛亮,踏上追赶刘备、周瑜的征程

城头上。

刘巴目送大军离开,嘴角抑制不住翘起,以微不可查的语气自自语,道:

“成都归我主矣”

a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