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烬夏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三章 大禹宫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我微微颔首,走出大殿。阳光刺眼,照在雪地上反射出冷硬的光。

卫凛在宫门外焦急等候,见我出来才松了口气:“陛下...”

“以后叫先生。”我打断他,“楚夏皇帝已经死了。”

他神色一凛,低头称是。

西偏院果然偏僻,几株枯海棠在风中颤抖,显得格外凄凉。院子不大,陈设简单,但至少干净暖和。墙角积着未扫净的雪,屋檐下挂着冰凌。

“慕容奕这是要给下马威。”卫凛检查着房间,皱眉道。

“无妨。”我推开窗,让冷风吹散屋内的霉味,“比起雁门关,这里已是天堂。”

安顿下来后,我让卫凛去办几件事:一是打听王敬之与大禹是否有来往;二是查清慕容渊的底细;三是寻找散落各地的楚夏旧部。

夜深人静时,我独坐灯下,展开随身携带的楚夏地图。上面的山川河流如此熟悉,如今却都沦陷敌手。指尖划过雁门关的位置,那里仿佛还残留着血与火的温度。

“等着...”我轻声道,“我会回来的。”

烛火跳跃,映着袖中断剑的冷光。剑身上的“守”字微微反光,像一只永不闭合的眼睛。

门外突然传来轻微响动。我迅速吹灭蜡烛,隐入阴影中。

片刻后,窗纸被捅破个小孔,一只眼睛向內窥视。接着是开锁的细微声响——有人要潜入!

握紧断剑,我屏息以待。门悄无声息地推开,一个黑影溜进来,直扑床铺!

就在他举刀刺向床褥的瞬间,我从阴影中闪出,断剑直取对方咽喉!

刺客反应极快,侧身避开,反手一刀劈来。兵器相交,迸出火星。借着窗外月光,我看清对方蒙着面,但身手极为了得。

几个回合下来,我左肩伤口剧痛,渐感不支。刺客看出破绽,攻势更猛。

就在千钧一发之际,窗外射/进一支弩箭,正中刺客后心!他踉跄一步,被我趁机刺中咽喉,倒地气绝。

卫凛冲进来,手中弩箭还冒着青烟:“先生没事吧?”

我摇头,蹲下身揭开刺客面巾——是张完全陌生的脸。

“慕容奕的人?”卫凛皱眉。

“不像。”我检查刺客衣物,发现内衬有个极小的黑鹰刺绣——与那日路上袭击我们的刺客一模一样!

王敬之的势力竟然伸到了大禹皇宫?

卫凛也认出那个标志,脸色一变:“他这是要赶尽杀绝!”

我看着地上的尸体,心中寒意更甚。前有慕容奕的试探,后有王敬之的追杀,这条路比想象中更加凶险。

“处理掉。”我平静道,“不要声张。”

卫凛拖走尸体后,我独坐黑暗中,久久未动。

窗外风声呜咽,像是无数亡魂在哭泣。我摩挲着断剑上的“守”字,感受着那冰冷的触感。

“来吧。”我对着虚空轻声道,“看看最后,谁能守住。”

黎明的第一缕光照进窗棂,落在断剑上,反射出凛冽的寒光。

新的一天开始了,新的博弈也已展开。

第四章偏院海棠

西偏院的日子比想象中平静。慕容奕再未召见,仿佛那日的约定只是场幻梦。只有案头日渐增多的文书提示着交易的真实——都是关于江南漕运和慕容渊的卷宗。

我每日晨起练剑,尽管左肩伤势未愈,动作迟滞许多。卫凛几次想劝,都被我眼神制止。亡国之君没有软弱的资格,伤痛是最好的提醒。每一次挥剑带来的刺痛,都让我铭记雁门关的耻辱。

那几株海棠在雪中奄奄一息,枝干枯槁,唯有最深处的枝桠上还倔强地顶着几个花苞,在寒风中瑟瑟发抖。我时常站在院中看着它们,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这树怕是活不过这个冬天了。”卫凛叹道,递上一杯热茶。

“未必。”我轻触那坚硬的花苞,“越是看似枯死的,生命力往往越顽强。你看这花苞,内部蕴藏着生机,只待春风一来便会绽放。”

就像楚夏,就像...我。现在的屈辱和隐忍,都是为了将来的重生。

三日后,慕容奕突然驾临。玄色大氅披在他肩上,金线绣的龙纹在雪光中若隐若现。他独自一人来的,连个太监都没带,仿佛只是随意散步至此。

“看来宋先生过得不错。”他扫视院落,目光在那几株海棠上停留片刻,似乎有些意外它们还活着。

“托陛下的福。”我放下正在擦拭的断剑,起身行礼。剑身上的“守“字在阳光下格外醒目。

他走到石桌前,拿起断剑端详:“楚夏皇室的传承之剑?听说折在了雁门关。”他的指尖抚过断口,动作轻缓得令人不安。

“剑折了,人还在。”我平静道,目光毫不避讳地迎上他的审视。

慕容奕轻笑一声,放下剑,从袖中取出一卷账册:“看看这个。”

是江南漕运的明细记录,字迹工整,数目清晰,完美得可疑。我快速翻阅,指尖在某一页停顿——墨色深浅微有差异,显然被修改过。更巧妙的是,修改处还模仿了纸张旧化的痕迹,若非仔细比对,根本难以发现。

“去年秋收丰稔,漕粮反少三成。”慕容奕的手指点了点那个数字,“王叔说是河道淤塞,运力不足。”

“河道淤塞会影响所有粮船,不会单独减少三成。”我指向账册上一处细微的破绽,“而且若是运力不足,应该是所有月份的漕粮都减少,但这里只有秋收后的三个月出现了短缺。更可疑的是...”我翻到后面几页,“同期从江南运往北境的军粮反而增加了两成,这不合常理。”

慕容奕的目光变得深邃:“继续说。”

“除非有人故意将漕粮转入私库,再以军粮的名义运往别处。”我抬起头,直视他的眼睛,“比如...换购匈奴的战马和兵器。”

殿内一时寂静,只有窗外风吹枯枝的声响。慕容奕的手指无意识地敲打着石桌,那是他思考时的习惯动作。

“这些账目经过户部三位侍郎审核,皆未发现异常。”他缓缓道,“你如何一眼就看破?”

“因为我知道该找什么。”我平静地回答,“在楚夏时,我也曾处理过类似案件。贪墨之徒往往在细节处露出马脚,比如墨色、纸张厚度,甚至是装订线的磨损程度。”

慕容奕忽然笑了,这次是真的笑意到达眼底:“有意思。那以你之见,接下来该如何?”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我蘸着茶水在石桌上画出一条路线,“派人假扮商队,沿漕运路线暗中查访。特别是这些...”我点了几个关键地点,“慕容渊的私仓所在。同时放出风声,说朝廷要清查漕运账目,让他们自乱阵脚。”

“打草惊蛇?”他挑眉。

“是引蛇出洞。”我纠正道,“一旦他们开始转移赃物,就是人赃并获的最好时机。”

慕容奕凝视着我,目光中带着重新审视的意味。寒风吹起他玄色大氅的衣角,金线绣的龙纹在阳光下流光溢彩。

“那就依计行事。”他最终道,“你需要多少人?”

“精干者十人足矣。”我说,“但都要可靠之人,且与慕容渊无涉。”

他点头,忽然转向那几株海棠:“你觉得它们能活到开花吗?”

我顺着他的目光看去,那些脆弱的花苞在寒风中颤抖,却依然紧紧抱着枝头。

“只要根还在,就能等到春天。”我轻声道。

慕容奕意味深长地看了我一眼,转身离去。玄色身影消失在月洞门外,就像从未出现过一般。

卫凛从暗处走出,神色凝重:“先生真要插手大禹内斗?这恐怕...”

“这是最好的机会。”我打断他,目光仍望着慕容奕消失的方向,“慕容渊与王敬之有勾结,扳倒他,就等于斩断王敬之的一条臂膀。而且...”我拿起石桌上的账册,“我们需要慕容奕的信任,这是投名状。”

“但若失败...”

“不会失败。”我翻开账册,指着其中一处修改痕迹,“因为我们已经找到了蛇的七寸。”

阳光穿过枯枝,在账册上投下斑驳的光影。那些数字仿佛活了过来,编织成一张巨大的网,而网的中心,正是远在江南的慕容渊。

我轻轻合上账册,抬头望向南方。

春天来临之前,总要经历最寒冷的冬天。

而这场博弈,才刚刚开始。',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